【新唐人2016年08月19日訊】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發布的2014年美國十大死亡原因,亞裔美國人的第一健康殺手是癌症,和中國的狀況一樣。我們專訪了紐約法拉盛的李友震醫生,請他為觀眾朋友提供一些養生建議。
1. 癌症為亞裔第一大殺手 粗茶淡飯最健康
首先是飲食方面,李友震醫生認為,粗茶淡飯是最健康的。
內科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李友震:「談飲食的話,永遠都是粗茶淡飯是最健康的。拿米來說吧,中國人吃米比較多,五穀雜糧是最健康。我都跟我現在的病人說,你不要吃白米,不要吃粳米,不要吃什麼雪白的香米,吃上去可能很舒服,但是對你的腸子卻非常不好。現在我的外國病人,我都建議他們不要吃任何白麵包,通通吃五穀雜糧,黑麵包,穀子類的,又健康,又預防糖尿病,又預防癌症,又解決你大便不暢通的問題,特別的老年人,所以說是一舉很多得,但是做起來很難,因為嘴上吃上去不好吃。」
2. 遠離吸菸環境 運動不可少 但要注意適量
要避免罹患癌症,先做到不要吸菸,遠離吸菸的環境。此外,運動不可少,不過,李醫生建議運動要適量。
內科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李友震:「我都跟我的病人說,做運動要適量,以適合自己的身體來做決定。現在的運動,我們醫生都建議,最好是一周五天以上的運動,一般三十分鐘以上,這是對心臟有效的,但是如果你要做更長時間的話,根據自己的情況。」
而有一種運動,很多人都適合。
內科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李友震:「任何病人,你說游泳的話,絕對不會錯,因為是全身運動,或者是在沙灘上跑步。當然,游泳的話,你要注意安全,要看有沒有救生員,你自己會不會游啊,根據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
3. 就醫看診的固有習慣和觀念 需要轉變
很多民眾,對自己是否有癌症感到緊張疑惑,定期身體檢查,顯得尤其重要。而很多移民朋友,來到美國以後,對就醫看診有一些固有的習慣和觀念,需要轉變。
內科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李友震:「很多人的想法,跟在中國以前的想法一樣,就是自己找醫生,這種想法,在美國就是非常不實際,因為很多醫生不是那麼好找,而且需要很繁瑣的轉診啊、約時間啊,所以難度很大,這種情況,都應該詢問自己的家庭醫生,幫他們解決這些問題。」
話說回來,要選好醫生,也不是容易的事。如果病人不幸罹患癌症,不同醫生的溝通方式也不同。
內科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李友震:「如果有癌症的話,應該立刻告訴他們,下一步應該怎麼做,就是要安撫病人。我聽說,很多醫生都跟病人說,你這個是晚期啦,沒辦法治了,我覺得這個說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我的病人在其他的專科看了以後,回到我這裡來說,那個醫生叫他回家準備後事了,我就說不用,我給你轉到最大的公立醫院去,他們絕對不會這樣說。一個星期後,他們開開心心地到我的診所來說,他又得救了,因為那個醫生說,還有救!」
李友震醫生認為,醫生幫助病人構建心理應對能力很重要,另一方面,病人也要配合治療積極面對,才有利於下一步的治療。
新唐人記者陳曉天、唐誠紐約報導
1. 癌症為亞裔第一大殺手 粗茶淡飯最健康
首先是飲食方面,李友震醫生認為,粗茶淡飯是最健康的。
內科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李友震:「談飲食的話,永遠都是粗茶淡飯是最健康的。拿米來說吧,中國人吃米比較多,五穀雜糧是最健康。我都跟我現在的病人說,你不要吃白米,不要吃粳米,不要吃什麼雪白的香米,吃上去可能很舒服,但是對你的腸子卻非常不好。現在我的外國病人,我都建議他們不要吃任何白麵包,通通吃五穀雜糧,黑麵包,穀子類的,又健康,又預防糖尿病,又預防癌症,又解決你大便不暢通的問題,特別的老年人,所以說是一舉很多得,但是做起來很難,因為嘴上吃上去不好吃。」
2. 遠離吸菸環境 運動不可少 但要注意適量
要避免罹患癌症,先做到不要吸菸,遠離吸菸的環境。此外,運動不可少,不過,李醫生建議運動要適量。
內科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李友震:「我都跟我的病人說,做運動要適量,以適合自己的身體來做決定。現在的運動,我們醫生都建議,最好是一周五天以上的運動,一般三十分鐘以上,這是對心臟有效的,但是如果你要做更長時間的話,根據自己的情況。」
而有一種運動,很多人都適合。
內科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李友震:「任何病人,你說游泳的話,絕對不會錯,因為是全身運動,或者是在沙灘上跑步。當然,游泳的話,你要注意安全,要看有沒有救生員,你自己會不會游啊,根據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
3. 就醫看診的固有習慣和觀念 需要轉變
很多民眾,對自己是否有癌症感到緊張疑惑,定期身體檢查,顯得尤其重要。而很多移民朋友,來到美國以後,對就醫看診有一些固有的習慣和觀念,需要轉變。
內科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李友震:「很多人的想法,跟在中國以前的想法一樣,就是自己找醫生,這種想法,在美國就是非常不實際,因為很多醫生不是那麼好找,而且需要很繁瑣的轉診啊、約時間啊,所以難度很大,這種情況,都應該詢問自己的家庭醫生,幫他們解決這些問題。」
話說回來,要選好醫生,也不是容易的事。如果病人不幸罹患癌症,不同醫生的溝通方式也不同。
內科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李友震:「如果有癌症的話,應該立刻告訴他們,下一步應該怎麼做,就是要安撫病人。我聽說,很多醫生都跟病人說,你這個是晚期啦,沒辦法治了,我覺得這個說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我的病人在其他的專科看了以後,回到我這裡來說,那個醫生叫他回家準備後事了,我就說不用,我給你轉到最大的公立醫院去,他們絕對不會這樣說。一個星期後,他們開開心心地到我的診所來說,他又得救了,因為那個醫生說,還有救!」
李友震醫生認為,醫生幫助病人構建心理應對能力很重要,另一方面,病人也要配合治療積極面對,才有利於下一步的治療。
新唐人記者陳曉天、唐誠紐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