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起訴媒體避重就輕 陸媒緊追不放

2016年10月09日落馬官員
【新唐人2016年10月09日訊】繼前不久中國大陸媒體財新傳媒高調起底 「中國首騙」陳光標後,在中國大陸網絡上一度掀起了一股質疑陳光標慈善造假的小熱潮。正當這股熱潮漸漸消散之際,日前又有一家陸媒發表社論,再次高調質疑陳光標,指其之前的公開迴應避重就輕,「很難和媒體實現有效質證」,並要求陳拿出點像樣的證據來證明他自己宣揚的那些「事跡」。

陸媒繼續追打陳光標


10月7日,陸媒澎湃新聞發表一篇題爲《陳光標有義務證明自己的「事跡」》的社論,指圍繞陳光標的爭論,並不僅僅是他究竟捐沒捐錢,或捐的錢多一點少一點的問題,而是「事關誠信、商業倫理乃至法律」的問題,在外界提出這麼多疑問的情況下,陳光標有義務、他有責任拿出可靠的證據來證明給自己帶來巨大榮譽的那些所謂「善行」。

文章表示,陳光標自己宣揚捐贈了20億元做慈善,但熟悉他歷史的人卻向媒體暴料他總共可能捐了兩三千萬元,「懸殊得有點驚人」。但面對外界的強烈質疑,陳卻只是「選擇性地拿出一些票據」作爲迴應,而且總是一再重複、高調宣揚他做過的那些「善事」,對於媒體關注的核心問題卻「要麼避而不談、要麼語焉不詳」,這種迴應方式「很難和媒體實現有效質證」,而最終的結果是,「陳光標始終保持爭議,始終吸引眼球,他也毫不猶豫地用『首善』的名人身份去招攬生意,推廣產品。」

一些支持陳光標的人曾大肆宣揚,認爲只要陳光標捐了錢,就不必追究他是「騙來的還是搶來的」,對這種論調,該文反駁稱,「如果陳光標所垂範的慈善不過是所謂的『劫富濟貧』,難道不是對一個文明社會的巨大反諷嗎?」「因爲做過善事,就不去關注可能的謊言和欺騙,這是陳光標爭議中最需要警惕的思維誤區。」

文章表示,關注陳光標的真假慈善的問題,其核心是關注他的誠信和真相本身,「一個不講誠信、不重倫理的社會,高調空談慈善豈不有捨本逐末之嫌?」

文章明確主張,「陳光標應拿出能驗證的證據來,包括捐款憑證、對賬單、對公章真僞的檢驗」,而不是拋出一些「大詞」,就以爲自己「搶佔了道德制高點」。

陳光標被指爲中共商幹特務 陸媒連續追打的背後有玄機


此前,在中國大陸頗有影響力的財新傳媒曾於今年9月20日刊發特稿《陳光標:「首善」還是「首騙」?》放出一系列經過該媒體調查覈證的材料,起底了陳光標在經商與所謂「做慈善」的過程中存在的做假、騙捐款、騙頭銜、騙項目等不法行爲,並直接點出了包裝塑造陳光標的幕後人物包括前中共統戰部部長令計劃和中共公安部副部長、中央「6.10辦公室」主任李東生等人。

9月21日,陳光標以侵害名譽權、榮譽權爲由將財新傳媒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次日中共江派常委劉雲山掌控的官媒新華網報導了南京市秦淮區法院立案的消息。但此後,法院方面卻遲遲沒有像財新傳媒發出相關的法律文書,此事件似乎會「不了了之」。

對此,外界輿論認爲,陳光標和財新網的背後各有自己的政治靠山,因此這次財新網突然向陳某發難,其實是中共高層內部不同派系勢力鬥爭的一個表徵。法院方面對陳光標的投訴雖立了案,卻遲遲不敢推進,是因爲他們夾在兩股勢力之間「左右爲難」,只好採取拖延的策略。

據公開資料,目前擔任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公司董事長的陳光標,過去常常高調搞「慈善」秀,自我標榜爲「中國首善」,但有媒體曝光了他所擁有的公司連年虧損的現狀,並揭發了他涉嫌勾結黑社會參與暴力強拆,虛假慈善、詐捐等黑幕,有媒體更斥責他爲「中國首騙」。

據海外中文媒體披露,陳光標當年最初是依靠軍方的支持,以倒賣軍火起家,並積累鉅額財富。

報導指出,陳光標與賴昌星一樣,都是中共特務系統發展的典型的「商幹」特務。在2010年或更早些時候,陳光標曾進入中共國防大學學習三個月之久,就是陳光標要接受進一步的特務專業培訓,是中共總參情報部的安排。

該報導表示,像陳光標這種「商幹特務」,經過培訓後進入特務系統的行政編制,他們一方面靠蒐集各種各樣信息資料來按等級換取報酬,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利用特務幹部享受的特權來爲自己的不正當生意提供權力保護,並能夠得到常規渠道得不到的各種商機。

因此,海外有輿論認爲,擁有特殊背景的陳光標這次遭到陸媒的連續追打絕非偶然,其背後是中共內部高層不同勢力之間的政治較量,其事態的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