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7月13日訊】「男陽女陰走正道,各有分寸禮有別,稱心如意德為準,相映圓合成喜瓙。」男女之道貴在有別。工作機會、人權賦予可以平等,但機會適不適合?權利用得恰不恰當?則需平心靜氣去明智分辨,否則男女相鬥、爭權奪利終致兩敗俱傷,週遭人也會招來魚池之殃。
「男」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體都可以看的出來「田」與「力」代表著男性生命的便利條件與生產責任。「女」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體也能望圖知意的了解女性天然自成的溫柔婉約。
女性的雙手都疊扣在小腹(丹田)處,身形乃心內之外顯,疊扣小腹時則身不張狹,心需靜守。全跪或半跪之姿則於天地之間更顯謙遜而不驕狂。
規正男女行為須從小就紮下根基,以免年歲徒長,徒嘆奈何!近人多以《弟子規》為範本。《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本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其總敘綱領為: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道盡生活分寸,人倫禮節,讓行臥坐讓各有份際,領心提道自有規矩,何當為何當不為,由以最後的餘力學文篇末,亦可成為當今利祿求學為官者之心戒。篇末說:「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非聖書、屏勿視 蔽聰明、壞心志、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人的一生總有不如意之境,聖賢的諄諄教誨警惕人勿將學問知識用來敗壞心志,這在科技發達但道德下滑的今天,更有震聾發聵的針砭作用。
另外值得介紹的另一本聖賢之書作於唐代。據《舊唐書.女學士尚宮宋氏傳》載,唐代貝州(今河北省清河縣)人宋若莘仿《論語》作《女論語》十篇,其妹若昭注釋。共十二章,分立身、學作、學禮、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訓男女、管家、待客、和柔、守節共十二章,每一章都詳細規定古代女子的言行舉止和持家處世事理。宋氏姐妹是唐代有名的才女。據《舊唐書.後妃傳》記載:「德宗俱召人宮,試以詩賦,兼問經史中大義,深受賞歡。德宗能詩,與侍臣唱和相屬,亦令若莘姊妹應制。每進御,無不稱善。」並授以「學士」尊稱,德才皆受皇帝賞識,其《女論語》一書也為女德教育立下後世可追循的規範。
《女論語》首章即曰:「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務清貞。 清則身潔,貞則身榮。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 內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出外庭。 男非眷屬,莫與通名。女非善淑,莫與相親。立身端正,方可為人。」女不端莊則易招邪,何苦來哉?直至婚姻也守「夫妻結髮,義重千金。」
男有本,女能歸各盡其份,互補不足方為上策,比諸男女爭權互鬥或陰陽失調的不男不女要能顯盛世之祥樂。末以詩一首為記:「男女端正方有德,力健不誇心乃清,柔順不浮身自尊,陰陽相濟萬物和。」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劉玉)
「男」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體都可以看的出來「田」與「力」代表著男性生命的便利條件與生產責任。「女」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體也能望圖知意的了解女性天然自成的溫柔婉約。
女性的雙手都疊扣在小腹(丹田)處,身形乃心內之外顯,疊扣小腹時則身不張狹,心需靜守。全跪或半跪之姿則於天地之間更顯謙遜而不驕狂。
規正男女行為須從小就紮下根基,以免年歲徒長,徒嘆奈何!近人多以《弟子規》為範本。《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本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其總敘綱領為: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道盡生活分寸,人倫禮節,讓行臥坐讓各有份際,領心提道自有規矩,何當為何當不為,由以最後的餘力學文篇末,亦可成為當今利祿求學為官者之心戒。篇末說:「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非聖書、屏勿視 蔽聰明、壞心志、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人的一生總有不如意之境,聖賢的諄諄教誨警惕人勿將學問知識用來敗壞心志,這在科技發達但道德下滑的今天,更有震聾發聵的針砭作用。
另外值得介紹的另一本聖賢之書作於唐代。據《舊唐書.女學士尚宮宋氏傳》載,唐代貝州(今河北省清河縣)人宋若莘仿《論語》作《女論語》十篇,其妹若昭注釋。共十二章,分立身、學作、學禮、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訓男女、管家、待客、和柔、守節共十二章,每一章都詳細規定古代女子的言行舉止和持家處世事理。宋氏姐妹是唐代有名的才女。據《舊唐書.後妃傳》記載:「德宗俱召人宮,試以詩賦,兼問經史中大義,深受賞歡。德宗能詩,與侍臣唱和相屬,亦令若莘姊妹應制。每進御,無不稱善。」並授以「學士」尊稱,德才皆受皇帝賞識,其《女論語》一書也為女德教育立下後世可追循的規範。
《女論語》首章即曰:「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務清貞。 清則身潔,貞則身榮。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 內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出外庭。 男非眷屬,莫與通名。女非善淑,莫與相親。立身端正,方可為人。」女不端莊則易招邪,何苦來哉?直至婚姻也守「夫妻結髮,義重千金。」
男有本,女能歸各盡其份,互補不足方為上策,比諸男女爭權互鬥或陰陽失調的不男不女要能顯盛世之祥樂。末以詩一首為記:「男女端正方有德,力健不誇心乃清,柔順不浮身自尊,陰陽相濟萬物和。」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