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國酒」茅臺背後的纍纍白骨

2017年08月21日血色禁史
【新唐人2017年08月20日訊】曾被譽為“國酒”的茅臺酒價格不菲,很多人以喝上一口茅臺為享受,但卻很少人知道國酒背後藏著血淚和纍纍白骨。今天的“百年紅禍”特別報導,我們來看茅臺酒的背後。

茅臺鎮釀酒的燒房在清代已經非常興旺,同治年間,鹽商華聯輝開設了“成義燒房”。1879年,鹽號“王天和”老闆王立夫和富紳石榮霄、孫全太與合股,成立了“榮太和燒房”,後改名“榮和燒房”。這兩家成為茅臺鎮產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酒房。

1914年初,美國國會決定在巴拿馬運河竣工之時召開國際博覽會以示慶祝,也邀請中國官商參加。第二年,貴州省農商部選送了“榮和”、“成義”兩家的酒,都用“茅臺造酒公司”名義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統稱“茅臺酒”。

展會上茅臺酒榮獲金獎,和法國的科涅克白蘭地、英國的蘇格蘭威士忌,並稱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從此蜚聲中外。當時榮和燒坊酒價格是兩銀元一瓶,“成義”是一銀元二吊瓶。國共兩黨等眾多知名大人物都以喝上一口榮和酒為榮。據說當年中共北上逃跑時,途經茅臺鎮,周恩來等中共高層暢飲榮和酒,讚不絕口。而中共軍隊療傷用的也是榮和酒。

但是在中共建政後,“榮和燒房”卻遭到了致命打擊。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49年之後,中共做所謂的『公私合營』,實際上就是掠奪民間財富,把已經成型的民族企業要打垮。這個『榮和』的老闆王先生就拒絕中共的這種掠奪,所以就被安上了私藏槍支的名義,就給槍斃了。”

1952年,“榮和燒房”第四代經營者王秉乾因所謂私藏槍械被槍斃,“榮和燒房”被沒收,只補償500元。

李元華:“當時在中國最頂級的一個制酒的民營企業家,把他的工廠給掠奪了。但是(中共)它還付了500塊錢,說他的固定資產值500。實際上這是一種流氓行為。因為在很早以前,三十年代的時候,這榮和產的酒一瓶就賣兩塊銀元。那以它的產量和那種規模,那怎麼可能只有這麼多錢呢?”

中共還以折價1.5萬元整體收購了“成義燒坊”﹔折價2.5萬元整體收購了另一家“恆興燒坊”,三家民企被合併成了貴州省地方國營茅臺酒廠。

雖然民營企業家家破人亡,但美酒仍是中共上層無法缺少的享受,即便是在三年大飢荒期間。

李元華:“中共搞大躍進,大飢荒的時候,全國老百姓因為它這種冒進,造成了沒有糧食吃,餓死了幾千萬人。在這個過程中,毛澤東在四川看到了貴州的省委書記,給他下達一個指令,說你可以去年產萬噸茅臺酒。”

據黨媒人民網報導,在三年大飢荒期間,茅臺酒大幅增產,合計產量2,079噸,其中出口才139多噸,剩下1,939噸都是國內消費。在那個年代能喝茅臺的自然不是普通老百姓。

而增產這麼多茅臺,需要的糧食合計1.13萬噸。根據《仁懷縣誌》:“1960年茅臺酒原料告急,省糧廳從全省各地調來紅糧支援”。據《炎黃春秋》署名帥好的文章統計,被緊急調糧的思南縣三年減少5.1萬人,湄潭縣死亡12.2萬人,銅梓縣減少41734人,習水縣減少42624人,畢節縣減少人口53990人。

李元華:“37年的時候,國民政府貴州省政府頒布了一個法規,遇到飢荒,遇到欠收的時候,凡是跟糧食有關的,比如說用糧食釀酒的都要被禁止。那麼中共在大飢荒的時候,不但沒有禁止去釀酒,而是比原來有一個高速的發展。想必在那個大飢荒的年代就需要更多的人去餓死,作為代價。”

被譽為國酒的茅臺酒,背後有著民營企業家的血淚,飢民的纍纍白骨。如今又成為了貪官的標籤之一,據大陸媒體報導,在查抄落馬的中共軍隊總後勤部副部長谷俊山家時,發現的茅臺酒就有1,000多箱。

採訪/常春 編輯/尚燕 後制/葛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