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十九大報告一處用詞微調或有深意

2017年11月05日中共高層內鬥
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的報告中,曾有這樣的表述:「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台灣東森電視注意到,當習近平在念這句話時,央視鏡頭轉向了坐在主席台上的江澤民,而且是給了一個特寫。主持人表示,這絕對不是巧合,因為在共產黨的世界裡,沒有偶然,只有必然。這畫面一定都是千挑百選過的。

畫面如此,共產黨的用詞也同樣是反覆斟酌過的。如果對比2014年9月,習近平在全國人大成立60周年大會上講話類似的表述,就會發現有些許不同。當時的說辭是:「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打擊。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反對腐敗。」

對於人民反對的和痛恨的,從「防範和打擊」變為「防範和糾正」,顯然是刻意為之。按照漢語用法,「防範和打擊腐敗」是說的通的,「防範和糾正腐敗」是說不通的,糾正通常與「錯誤」搭配。

眾所周知,中共二十幾年來的腐敗空前少有,中國人是深惡痛絕。2012年習近平上台後,為祛除江派人馬對自己施政的掣肘,其開始高調反腐敗,力度確實超過以往,共立案審查省軍級以上幹部及其他中管幹部440人,其中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有43人,中紀委委員有9人,這其中就包括薄熙來、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蘇榮、令計劃、孫政才等具有江派背景或與之有牽連的高官。而2014年正是反腐處於激烈之時,習近平多次發出強硬聲音,包括在人大周年大會上再次發出「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堅決「打擊」,就是在釋放信號。

經過五年中共高層的博弈,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稱「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但「鬥爭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因此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定不移懲治腐敗」,以「奪取壓倒性的勝利」。

從以上的表述看,習近平所要傳遞的依舊是繼續保持「防範和打擊腐敗」的力度,那麼要糾正什麼錯誤?人民對於中共犯下的什麼錯誤「反對和痛恨」?央視鏡頭在此對準江澤民有什麼特殊意味?

關心中國社會的人都不會否認,江澤民當政時期,以腐敗治國,其提拔的官員基本都是腐敗之人,而他們就如細菌一樣瀰漫在整個中國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場,老百姓們深受其害。為了壓制民眾的反抗,江又以暴力治國,尤其是在執掌公安部、政法委後,中國的刑事案件每年以17%至22%的幅度上升,公安部門成了百姓公認的最腐敗、最黑暗的衙門,全國嚴重刑事案率居高不下,黑勢力橫行,各地民眾對社會治安不滿意程度上升,冤案錯案也是層出不窮。

而江當政時期,其製造的最大冤案就是法輪功,成千上萬名法輪功學員被非法關押、迫害、騷擾、洗腦,一些被迫害致死,江和中共甚至還犯下了強摘器官的前所未有的罪行,同時將大量公檢法人員、普通民眾捲入其中,自覺不自覺的成為幫凶。

無疑,以暴力治國,以暴力迫害、殘害百姓,製造一個個冤案,衝破人類道德底線,都是人們所反對的、痛恨的。如果習近平想打造一個不同以往的「新時代」,那麼披露過去因種種原因所引發的各種違反國際法或人權保障的行為,糾正所為,還蒙冤者正義、公道,並追究加害者的犯罪行為,即推行「轉型正義」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從這個方面來說,習近平在報告中埋下伏筆,有意將鏡頭轉向江,或許是另有深意的。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