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1月14日訊】印度首艘國造核子潛艇「殲敵者號(INS Arihant)」傳出因忘了關閉艙蓋,造成海水倒灌,完全失去動力,從2017年2月癱瘓至今,已經10個月無法航行,目前仍在整修中。
《印度教徒報》(The Hindu)引述印度海軍消息人士報導,殲敵者號當時正在港口內,後方的艙蓋沒有關上因此釀成大錯,是一起人為疏失。
事故發生後,殲敵者號必須切除大量管路,進行大修和清洗的費力工程。消息來源表示,清理核潛艇是一項艱鉅任務。
「殲敵者號」於2009年7月26日正式下水後,讓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和中國後,全球第6個可以製造核潛艇的國家。
資料顯示,印度花費近20年的時間研發「殲敵者號」核潛艇,希望能打造一支擁有5艘殲敵者級的核潛艇編隊,初估3艘核潛艇的打造成本約為300億盧比(約4.7億美元),但第一艘殲敵者號就已花費超過1400億(約21.82億美元),遠遠超出3艘預算的總合比,成本付出相當昂貴。
「殲敵者號」其排水量6000噸,配備100名操控人員,艇長104公尺、寬10公尺,水下航速22節,水面航速25節,裝有4個垂直發射管,能夠攜帶6枚533毫米魚雷和12枚B-05(K-15)導彈或4枚K-4巡航導彈。
印度首艘國造核子潛艇「殲敵者號」於2009年7月26日正式下水後。圖為,2009年7月24日召開下水前的記者會。(NOAH SEELAM/AFP/Getty Images)
印度首艘國造核子潛艇「殲敵者號」於2009年7月26日正式下水後。圖為,2009年7月24日召開下水前的記者會。(NOAH SEELAM/AFP/Getty Images)
印度首艘國造核子潛艇「殲敵者號」於2009年7月26日正式下水後。圖為,2009年7月24日召開下水前的記者會。(NOAH SEELAM/AFP/Getty Images)
(責任編輯:程以仁)
《印度教徒報》(The Hindu)引述印度海軍消息人士報導,殲敵者號當時正在港口內,後方的艙蓋沒有關上因此釀成大錯,是一起人為疏失。
事故發生後,殲敵者號必須切除大量管路,進行大修和清洗的費力工程。消息來源表示,清理核潛艇是一項艱鉅任務。
「殲敵者號」於2009年7月26日正式下水後,讓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和中國後,全球第6個可以製造核潛艇的國家。
資料顯示,印度花費近20年的時間研發「殲敵者號」核潛艇,希望能打造一支擁有5艘殲敵者級的核潛艇編隊,初估3艘核潛艇的打造成本約為300億盧比(約4.7億美元),但第一艘殲敵者號就已花費超過1400億(約21.82億美元),遠遠超出3艘預算的總合比,成本付出相當昂貴。
「殲敵者號」其排水量6000噸,配備100名操控人員,艇長104公尺、寬10公尺,水下航速22節,水面航速25節,裝有4個垂直發射管,能夠攜帶6枚533毫米魚雷和12枚B-05(K-15)導彈或4枚K-4巡航導彈。
印度首艘國造核子潛艇「殲敵者號」於2009年7月26日正式下水後。圖為,2009年7月24日召開下水前的記者會。(NOAH SEELAM/AFP/Getty Images)
印度首艘國造核子潛艇「殲敵者號」於2009年7月26日正式下水後。圖為,2009年7月24日召開下水前的記者會。(NOAH SEELAM/AFP/Getty Images)
印度首艘國造核子潛艇「殲敵者號」於2009年7月26日正式下水後。圖為,2009年7月24日召開下水前的記者會。(NOAH SEELAM/AFP/Getty Images)
(責任編輯:程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