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4月22日訊】美國對中國近期祭出的經濟制裁,被外界譽為「拳拳到肉」,外界分析有一重大原因就是總統川普的內閣有眾多對中共強硬的閣員,其中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太資深主任博明在10多年前還是一名記者時,曾被中國國安人員暴力對待、撕碎採訪資料。有網友聽聞這段經歷後便稱,這根本是「業力引爆」。
據自由時報報導,今年44歲的博明(Matthew Pottinger)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十多年前曾擔任過《路透》駐香港記者和《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
報導說,他在擔任《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的7年中,曾因報導貪腐新聞,被中共國安人員暴力相向,他在辭去記者後回憶:「我站在馬桶上,一群中共警員站在我旁邊,一頁一頁撕毀我的筆記,接著沖進了馬桶」。
2005年時,博明辭去記者,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2006年《ABC NEWS》的報導中指出,在中國的經驗,讓博明感受到美國自由的可貴。
2017年《紐約時報》的報導中提到,在中國被打壓的經驗,讓博明心中的愛國主義被點燃,也讓他對自己的國家(美國)有更深刻的理解。
博明曾說,「在中國的生活可以告訴你,一個非民主的國家能對它的公民做些什麼」。
年過30歲「高齡」的博明熬過海軍陸戰隊刻苦訓練後,派駐阿富汗時進入陸軍中將佛林(Michael Flynn)麾下,就此因緣際會,2016年隨著佛林被川普延攬擔任白宮國安顧問,博明進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
後來,佛林因「通俄門」離職,但接任白宮國安顧問的麥馬斯特(H. R. McMaster)將博明留下,即使麥馬斯特之後離職,因其優秀能力仍讓他位居要職,最近還參與「川金會」的協調工作。
有分析認為,中共以為川普還和前任總統一樣,通過利益手段就可以擺平,但顯然打錯了算盤。
報導說,在美中貿易摩擦發生後,有中國網友翻出博明在中國的經歷,於是做成圖片上傳網路,結果引起熱議,有台灣網友對此笑說:「業力引爆」、「相遇的到啦」、「風水輪流轉」。
不過,《自由亞洲》文章也曾報導,中美貿易戰起因,是中共數十年來在世界經濟圈內「坑、蒙、拐、騙、偷」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這次川普帶領世界教訓中共守規矩,是因為不能再聽憑中共肆意破壞世界經貿體系,從而給人類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
川普堅信美國政府是站在「神的肩膀上」,在聯合國大會上痛斥共產黨政權帶給人類的痛苦和災難。川普在新國安策略中,還譴責中共對美國進行「經濟侵略」,並將中共定義為挑戰美國價值觀和國際規則的「對手」。
(責任編輯:葉日觀)
據自由時報報導,今年44歲的博明(Matthew Pottinger)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十多年前曾擔任過《路透》駐香港記者和《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
報導說,他在擔任《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的7年中,曾因報導貪腐新聞,被中共國安人員暴力相向,他在辭去記者後回憶:「我站在馬桶上,一群中共警員站在我旁邊,一頁一頁撕毀我的筆記,接著沖進了馬桶」。
2005年時,博明辭去記者,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2006年《ABC NEWS》的報導中指出,在中國的經驗,讓博明感受到美國自由的可貴。
2017年《紐約時報》的報導中提到,在中國被打壓的經驗,讓博明心中的愛國主義被點燃,也讓他對自己的國家(美國)有更深刻的理解。
博明曾說,「在中國的生活可以告訴你,一個非民主的國家能對它的公民做些什麼」。
年過30歲「高齡」的博明熬過海軍陸戰隊刻苦訓練後,派駐阿富汗時進入陸軍中將佛林(Michael Flynn)麾下,就此因緣際會,2016年隨著佛林被川普延攬擔任白宮國安顧問,博明進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
後來,佛林因「通俄門」離職,但接任白宮國安顧問的麥馬斯特(H. R. McMaster)將博明留下,即使麥馬斯特之後離職,因其優秀能力仍讓他位居要職,最近還參與「川金會」的協調工作。
有分析認為,中共以為川普還和前任總統一樣,通過利益手段就可以擺平,但顯然打錯了算盤。
報導說,在美中貿易摩擦發生後,有中國網友翻出博明在中國的經歷,於是做成圖片上傳網路,結果引起熱議,有台灣網友對此笑說:「業力引爆」、「相遇的到啦」、「風水輪流轉」。
再轉:
— 至暗時刻 (@DarkestHour1949) 2018年4月21日
多年前,一個在中國採訪的美國小記者堵被在一個賓館,強逼他把採訪資料撕掉……
他就是馬修·博明,現任川普特別助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東亞高級主任。 pic.twitter.com/sU3j1bIvba
不過,《自由亞洲》文章也曾報導,中美貿易戰起因,是中共數十年來在世界經濟圈內「坑、蒙、拐、騙、偷」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這次川普帶領世界教訓中共守規矩,是因為不能再聽憑中共肆意破壞世界經貿體系,從而給人類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
川普堅信美國政府是站在「神的肩膀上」,在聯合國大會上痛斥共產黨政權帶給人類的痛苦和災難。川普在新國安策略中,還譴責中共對美國進行「經濟侵略」,並將中共定義為挑戰美國價值觀和國際規則的「對手」。
(責任編輯:葉日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