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懂風水的皇帝 14歲拋玉扳指找到大清龍穴

2018年05月12日神祕現象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5月12日訊】清朝順治皇帝是滿人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據史書記載,順治帝天資極為聰穎,更精通易經風水,14歲時曾拋下玉扳指,為大清皇朝找到一塊絕妙的風水寶地。

中國自古講究風水,歷朝歷代君王都會建造帝王陵寢,以保國家昌運。而對於陵寢的風水,更是極為講究。古籍《嘯亭雜錄》記載了清朝順治帝親自選定陵寢的故事,文中稱讚他選的風水寶地,即使善於相地的風水先生,也不一定能找到。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是清太宗皇太極第九子,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6歲登基,由叔父攝政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輔政。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入主中原。同年,順治皇帝遷都北京。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灤河,福臨提前親政。

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的一天,14歲的順治皇帝奉孝莊文皇太後,率領皇後、妃嬪、諸王大臣、風水師,一行浩浩蕩蕩向遵化出發。

順治帝這次是有備而來,他聽說遵化馬蘭峪豐台嶺一帶風水極好,特來查看。明朝查繼佐所著的《罪惟錄》中曾記錄了豐台嶺的風水。崇禎十三年,崇禎皇帝派劉孔昭和張真人來遵化尋風水寶地,選好之後,劉孔昭說雖然風水很好,但是,沒有好的開工時間。經過掐算,開工吉時是甲申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而這一年,恰好是明朝滅亡的年份。


據史書記載,順治帝天資極為聰穎,更精通易經風水,14歲時曾拋下一枚玉扳指,為大清皇朝定下一塊絕妙的風水寶地。(公有領域)


順治一行人登上豐台嶺,登高遠望,但見南面平川似毯;北面重巒如湧,林木茂盛鬱鬱蔥蔥。在東、西方向,各有一泓青綠的碧水,形成一個天然的金甌,形狀完美無缺。

順治帝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他對周圍的近臣說:「這座山王氣昌盛,將來可做朕的陵寢。」他翻身下馬,在一塊向陽的地方,對天虔誠地祝禱。

隨行的堪輿大臣和欽天監官員按照八卦方位,根據陰陽五行等玄妙的機理,測算地勢。他們看到昌瑞山以北為「後龍」,東面的鷹飛倒仰山為青龍;西面的黃花山為白虎;南面的金星山為照山;而遠處的影壁山為案山;馬蘭河、西大河二水環繞流過,形成「山環水繞、負陰抱陽」的山水格局,實在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堪輿大臣和欽天監勘測地勢後,還發現龍脈從太行上延伸而來,氣勢猶如巨浪。再看四周的山勢猶如五魁站班,層巒疊嶂的山峰也酷似千葉襯托的蓮花,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福地了!

於是,順治帝摘下手上的玉扳指,向南面拋去,對侍臣說:「扳指落下的地方,就是將來的陵寢穴位。」眾人就在扳指落下的地方,插進一支金簪,在上面覆蓋泥土,用棚席罩住,不再使它們見到日月星辰的光芒。


清朝順治帝精通易經風水,14歲時親自選定清東陵。(gongfu_king/維基百科)


後來,就在這塊風水寶地上,清王朝修建了5個大清帝王的陵寢,就是著名的清東陵。清東陵共佔地2500公裡。是清王朝三大陵園中最大的皇家陵寢之地,包括有世祖順治孝陵、聖祖康熙景陵、高宗乾隆裕陵、文宗咸豐定陵、穆宗同治惠陵、慈安太後(東太後)及慈禧太後(西太後)等皇後陵4座,妃園寢5座,陵區外圍還建有王爺、皇太子、公主等陵寢,合共埋葬帝、後、妃、王、公主等160餘人。

現在很多滿族後人都認為,清東陵位居中華龍脈之首,巍巍壯觀,山龍水龍皆美,是一處金鎖玉關的寶地。因龍是行雲布雨的神獸,所以清東陵每年都會下七十二場雨,分毫不差。

歷史證明,順治帝選中的風水寶地確實為大清帶來好運,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締造的清朝盛世,千古傳頌。

1976年,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唐山境內房屋倒塌,幾乎被夷為平地時,同樣位於震央的清東陵,卻沒有受到絲毫損壞。而科學界至今對此難以解釋。

據史書記載,順治帝不僅對易經風水極有研究,還心向佛門。宮中奉有木陳忞、玉琳琇二禪師,鈐章有「塵隱道人」、「懶翁」、「痴道人」等稱號。他曾對木陳忞說:「願老和尚勿以天子視朕,當如門弟子旅庵相待。」

順治帝虔心佛事,每以講經釋教為常事。在順治帝御製《端敬皇後行狀》中也說:「後素不信佛,朕時以內典禪宗諭之,且為解《心經》典義,由是崇敬三寶,專心禪學。」

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順治寵愛的皇貴妃董鄂氏去世。傳說半年之後,順治皇帝於次年正月遁入山西五台山,削髮為僧。

(責任編輯: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