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6月11日訊】乾隆年間,有個人名叫葉天士,由於醫術高明,而名聲響亮。他從十二歲到十八歲,拜學過十七位老師。他一旦聽到某人善於治療某種病,就前去給人當徒弟,學會了治病的方法以後,就走了。
正因為虛心好學,他的醫術十分高明。但可惜一生未留下著作。其流傳於世的《臨症指南》醫案十卷,都是他的徒弟,根據他治病的藥方、治法和效驗,分門別類,匯集而成的,所加的論斷,並不是葉天士的本意。
有一天,葉天士坐轎經過市場,看見一戶人家正在送葬,棺材底下還淌著幾滴鮮血。葉天士急忙叫停下來,問死了多長時間了?人們回答說:「昨天晚上。」葉天士又問:「是男的,還是女的?」回答講:「是沒生產的孕婦。」葉天士說:「馬上抬回家,我可以治。」
女人的丈夫,叩頭後,哭著走在葉天士的轎後,圍觀的人特別多,到那人的家中,開棺抬出屍體,放到床上,褪掉衣服,葉天士按那女人右手的脈,說:「可救。」立即取長針一枚,解開她胸前的衣服,照著她心口扎了一針,當即聽見哇的一聲,產下一子,產婦也有嘆息聲了,圍觀的人都讚不絕口。
有人問葉天士:「先生真是妙手回春,可是你怎麼知道產婦並沒有死呀?」葉天士說:「沒有別的,只是剛才看見滴出來的血,鮮艷而不衰敗,所以知道她沒死。經過號脈,又知道是腹中胎兒的手,抓住了母親的胞絡,胞絡接近心臟,她的心痛,暈過去了。所以,我用針刺小孩的手,小孩怕痛,手一縮,孩子就生下來了。兒子生下來,母親也就沒有死的道理了。這裡有危險的,只是扎針的分寸罷了。」
葉天士的話,剛剛說完,人群中忽地跳出一個少年,伸出胳膊請葉天士看病。葉天士給他號脈他,用了很長時間,然後說:「你應該馬上回家!今晚你一定會死。」圍觀的人,都特別吃驚。
有人問那個少年為什麼會死的原因,葉天士說:「這人看上去很健康,可是我號脈時,發現他的腸子已經斷成一寸一寸的了,這樣的人,怎麼能不死?」人們又問:「這個少年的腸子,怎麼會斷成一寸一寸的呢?」
那個少年自己講:「我是產婦對門店鋪的夥計,剛才聽到眾人,齊口稱讚葉天士的醫術,我心中疑惑,憤憤不平,我當時剛吃了午飯,肚子脹得飽飽的,就從櫃檯裡跳出來,從人群中擠到屋裡,本想和葉天士開個玩笑:讓葉天士看看自己是否有病?想考考醫生。沒想到……現在真的得了病,肚子裡很痛,很痛!」
葉天士講:「 吃飽飯後,本不宜跳,他是跳得腸子斷裂了。」
當天晚上店鋪的那個小夥計,果然死了。這是由於他的妒忌心,見人講好、氣不過,飽後亂跳所致。
於是眾人紛紛傳說,葉天士能看出「死人為活人,活人為死人」,從此以後,葉天士名聲大振。
(事據清代易宗夔《新世說》)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張信燕)
正因為虛心好學,他的醫術十分高明。但可惜一生未留下著作。其流傳於世的《臨症指南》醫案十卷,都是他的徒弟,根據他治病的藥方、治法和效驗,分門別類,匯集而成的,所加的論斷,並不是葉天士的本意。
有一天,葉天士坐轎經過市場,看見一戶人家正在送葬,棺材底下還淌著幾滴鮮血。葉天士急忙叫停下來,問死了多長時間了?人們回答說:「昨天晚上。」葉天士又問:「是男的,還是女的?」回答講:「是沒生產的孕婦。」葉天士說:「馬上抬回家,我可以治。」
女人的丈夫,叩頭後,哭著走在葉天士的轎後,圍觀的人特別多,到那人的家中,開棺抬出屍體,放到床上,褪掉衣服,葉天士按那女人右手的脈,說:「可救。」立即取長針一枚,解開她胸前的衣服,照著她心口扎了一針,當即聽見哇的一聲,產下一子,產婦也有嘆息聲了,圍觀的人都讚不絕口。
有人問葉天士:「先生真是妙手回春,可是你怎麼知道產婦並沒有死呀?」葉天士說:「沒有別的,只是剛才看見滴出來的血,鮮艷而不衰敗,所以知道她沒死。經過號脈,又知道是腹中胎兒的手,抓住了母親的胞絡,胞絡接近心臟,她的心痛,暈過去了。所以,我用針刺小孩的手,小孩怕痛,手一縮,孩子就生下來了。兒子生下來,母親也就沒有死的道理了。這裡有危險的,只是扎針的分寸罷了。」
葉天士的話,剛剛說完,人群中忽地跳出一個少年,伸出胳膊請葉天士看病。葉天士給他號脈他,用了很長時間,然後說:「你應該馬上回家!今晚你一定會死。」圍觀的人,都特別吃驚。
有人問那個少年為什麼會死的原因,葉天士說:「這人看上去很健康,可是我號脈時,發現他的腸子已經斷成一寸一寸的了,這樣的人,怎麼能不死?」人們又問:「這個少年的腸子,怎麼會斷成一寸一寸的呢?」
那個少年自己講:「我是產婦對門店鋪的夥計,剛才聽到眾人,齊口稱讚葉天士的醫術,我心中疑惑,憤憤不平,我當時剛吃了午飯,肚子脹得飽飽的,就從櫃檯裡跳出來,從人群中擠到屋裡,本想和葉天士開個玩笑:讓葉天士看看自己是否有病?想考考醫生。沒想到……現在真的得了病,肚子裡很痛,很痛!」
葉天士講:「 吃飽飯後,本不宜跳,他是跳得腸子斷裂了。」
當天晚上店鋪的那個小夥計,果然死了。這是由於他的妒忌心,見人講好、氣不過,飽後亂跳所致。
於是眾人紛紛傳說,葉天士能看出「死人為活人,活人為死人」,從此以後,葉天士名聲大振。
(事據清代易宗夔《新世說》)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