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紐時》:中共在全球難找貿易盟友

2018年11月08日社會
【新唐人2018年11月07日訊】中共正在上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紐約時報》說,這是中共在全球尋找貿易盟友,但要讓世界相信中共宣傳的真的,將是一個挑戰。

中國大陸舉辦首屆以進口為目標的博覽會,號稱是一場最重要的外交貿易展示會。

中共當局把這次博覽會營造出所謂「萬商雲集」、「豐碩成果」的榮景。

《北京之春》主編胡平認為,北京當局藉由所謂的「國際進口博覽會」,企圖把自己塑造成促進自由貿易的領頭羊。

《北京之春》主編胡平:「當然國際是會對這些說法持保留態度,因為類似的話過去也說過,但是並沒有實際的改進,所以一般的態度就是走著瞧。」

外界認為,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習近平的一番話,透露了中國在當前內、外經濟困境交逼下,經濟轉型的策略,希望用中國龐大的市場來促進進口,藉以推動國內內需市場的經濟轉型升級,對外則爭取盟友、平衡貿易順差、引進新產品與新技術等。

而面對美國加徵越來越多的關稅可能會進一步放緩中國經濟的情勢,《紐約時報》中文網分析,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正在努力讓世界其他國家相信,中國能夠成為全球貿易的積極力量。不過,報導還說,要讓世界相信他說的是真的,將是一個挑戰。

胡平表示,中共精心準備這麼久的首屆進口博覽會,世界經濟大國卻全部缺席,這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了。

胡平:「去的這些國家,它們加起來的經濟體量,在全世界連百分之一的比例都不到。你本來是一個搞經濟貿易的會,最重要的你就要吸引那些經濟大國來參加,這方面它是非常失敗,所以這個效果應該是非常清楚的。」

外界對中共當局所謂的加大市場開放,放鬆投資限制的措施,反應並不熱烈,甚至認為是沒有實際行動的老調重彈。

包括欠中國很多錢的肯尼亞,都發出不平的聲音。肯尼亞總統肯雅塔在大會發言說,「肯尼亞與中國的貿易在過去10年增加了8倍,但是雙方的貿易嚴重地傾向於對中國有利,因此必須要糾正貿易不平衡,確保更公平的貿易分配。」

旅美時事評論員藍述:「有些小國家確實國內的經濟遇到了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走投無路之下,把中共這種所謂的促銷活動,當作救命稻草一樣的。」

《紐約時報》的報導還說,就在尋求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同時,中共政府也在試圖打動世界其他國家,一方面是為了尋求其他國家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是為了確保中國可以有更多的地方出售自己的產品。不過,報導認為:中共要找到貿易盟友並不容易。

藍述:「因為它產能過剩,它產能過剩以後,就造成大規模的國內這些工人下崗,那怎麼辦?它當然是在全球尋找貿易夥伴,這不是一個新的策略,但是問題是中共這種發展模式,以及中共和西方國家的經濟交往的模式,讓人家只能對它敬而遠之,人家沒有辦法跟你做生意。」

另一方面,大陸媒體高調曬出博覽會出大單,包括大眾汽車和德國大眾簽備忘錄,到2019年進口上百億的汽車部件和奧迪整車;阿裡集團號稱拋出今後5年採購2千億美元的進口産品;京東集團號稱也準備上千億元的採購大單;德陽市政府與美國賽仕軟件的簽約、中國檢驗認證有限公司與比利時澤布魯日港務局項目的簽約等。

據了解,這些大單已經洽談很長時間,只不過是把簽約儀式挪到進博會的會場,成就了進博會的所謂「豐碩成果」。

採訪/常春 編輯/黃億美 後製/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