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才子卓敬奇遇 拒收僧帽結果令人嘆息

2018年12月27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2018年12月27日訊】
明朝初年有一位才子,名叫卓敬。少年時,他曾於下雨天在山裡迷了路,遇到一樁奇事。一名老翁不僅預見了他的命運,贈送僧帽,希望日後他能解脫,還讓牛兒帶他回家。只是遺憾,卓敬拒絕了僧帽。他才華橫溢,但是「不得善終」的命運終是未能擺脫。
卓敬字惟恭,溫州瑞安人。小時候就機智靈敏,聰穎絕人。他讀書能一目十行,看過之後就終身不忘。七歲那年,他跟著一群小孩玩耍,有個異人從旁邊路過,正好看見他,說:「這孩子骨相非同尋常,日後一定會成為有名的公卿大臣。只可惜,氣血沒有華色,恐怕不能善終。」
十五歲那年,卓敬在寶香山中讀書。有一天晚上回家,半路遇到暴風雨,他到一棵大樹下避雨。由於雨實在太大,卓敬輾轉換地方避雨,無意中迷路了。
他遠遠看到樹林外有一片火光,趕緊走過去,發現那兒有一座小院子,又聽到屋裡傳來讀書聲,這時卓敬才定下心來。他敲敲門,有一個童子一面應聲答話,一面走出來說:「先生知道你要來,所以讓我在這裡等候你。」
卓敬抬頭看到門上掛著一塊匾,上面寫著二個大字「體玄」。他隨童子走進屋內,看見一個老翁坐在長明燈下,於是恭敬地向他作揖行禮。
老翁站起來,問他:「夜裡,你在深山中遇到風雨,難道不害怕嗎?」卓敬說:「早晚回家問候父母是我的習慣,以免父母為我擔心。雖然往返路途比較辛苦,但我也無怨無悔。只要有燭火照明引路,就可回家。」
老翁笑著說:「山裡哪能得到燭火呢?只有些枯葉罷了。你先烘乾衣服。」卓敬起身,脫下衣服,問童子:「老翁是誰,姓什麼?」童子說:「先生不想讓人知道他的姓氏,每每對人自稱逍遙翁。」
卓敬又問童子:「你叫什麼名字?」童子說:「我叫少孤。」卓敬猜想,他們是隱居山裡的君子,但他還是對老翁的來歷不解,於是恭謹地問道:「我們卓家就住在山下,常年往來山中,對此非常熟悉。可是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體玄院,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逍遙翁』的名號,請問這是為什麼?」
老翁說:「昔日,體玄先生常常居住在逍遙谷中,而我世代以行醫為業,往來中條山(山西南部)。後來因為避難,聽說陶隱居(陶弘景)有丹室在此。我因採藥從南邊而來,結庵居住稍作休憩,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不久以後我也要返還故山了。」卓敬又問:「體玄是什麼人?」老翁說:「這是我祖輩上的事,你也不用知道。」
不一會兒,衣服烘乾了,卓敬起身告辭。老翁起身,對他說:「既然你不肯留宿到明天,我有一隻牛,可以讓你騎著回家。」夜裡昏暗,山路崎嶇,有所依仗,卓敬非常高興。
於是,逍遙老翁命少孤牽出牛兒,又喚來一名叫少逸的童子,說:「你可將我的舊籠拿來。」老翁從籠中取出一頂僧帽,對卓敬說:「既然不能相留,就把這個帽子送給你吧。」
卓敬推辭了,他說:「我是一個書生,平生志氣有朝一日能夠匡濟天下。您是長者,既然蒙受您的訓教,又怎能以僧帽戲我呢?」
逍遙老翁說:「昔日,我也曾立志匡濟於世,後來因為輔佐的對象沒有才能,也不採用我的謀略,災禍無法揣測。幸得這個籠子,才獲得解脫。否則,怎麼能活著走出宜秋門呢(宜秋門,古時公卿進入御所的大門,也稱公卿門)!你收下這頂帽子,日後自然會理解。」但是,卓敬堅持拒絕了,老翁再三嘆息不已。
卓敬遠遠地偷看籠子,裝的都是工匠製作箍桶的用具以及僧人的衣缽。兩名童子將卓敬送到門外,卓敬坐在牛背上,向他們道謝就離開了。剛走出山林,牛兒奔走得越來越快,猶如飛馳一般,雖然無法控制,但是他坐得很安穩,一點也不害怕。不一會兒,就快到家門口了。
卓敬坐在牛背上,遠遠地大喊家人開門。家人都已經睡下了,此時被卓敬的喊聲驚醒了,隔著牆壁問他:「黑夜將盡,你怎麼這個時候冒著風雨一個人回來了?」
卓敬回答道:「路上我遇到隱居的君子,借給我一頭牛,我騎著回來了。要不然,今晚一定回不來。」家人點火,剛要把牛兒牽進去,這時牛兒忽然抖擻咆嗥,化作一隻黑虎離開了。屋裡的人全都很震驚,走出屋捨觀看。第二天他回去尋訪體玄院,但是卻再也找不到。
幾天之後,在縣城西邊四十裡的地方,卓敬發現陶弘景的丹室基址旁有一個古廟,彷彿是下雨的那個晚上所經過的地方。他看到牆壁上有一句詩,即潘閬寫的《夏日宿西禪院詩》:「夜涼疑有雨,院靜若無僧。」但見筆墨猶如新寫的一般。卓敬沿著原路返回去,發現老虎走過的蹤跡還在,歷歷在目。
卓敬飽讀詩書,長大後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考中進士,入仕為官。後來,卓敬看到燕王朱棣(後來的明成祖)雄才大略。當時的天下都會北平(今北京)正是燕王的封地,這一帶地方廣邈,兵強馬壯。所以他勸朱允炆(後來的明惠宗,也稱建文帝)將燕王徙封南昌。《明史》載,朱允炆表面上沒有採納他的建議,但著手進行削藩卻是事實。
明惠宗朱允炆即位後,將齊王榑、周王橚、代王桂、岷王楩廢為庶人。湘王柏被人誣告謀反,逼得自焚身亡。燕王為自保,一度佯狂稱疾。建文帝派張昺為北平布政使,派謝貴、張信主掌北平都指揮使司,祕密監督燕王。這些王都是明惠宗的皇叔,卻被逼得走投無路,進退兩難。
《皇明祖訓‧法律》載:「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如果朝中沒有正臣,奸惡當道,親王有權統兵,征討滅亂。為安定天下,燕王以「靖難」為號,發兵平亂。
靖難之役後,卓敬被抓,明成祖朱棣責備他離間皇室骨肉。卓敬厲聲辯稱:「可惜先帝不採用我的建議。」言外之意,朱允炆不早做打算,才落得今天的下場。
朱棣聽後大怒,但因愛惜他的才華,派人以管仲、魏徵的事蹟勸他歸附。卓敬忠於故主,不想臣服。朱棣也不忍心殺他,《明史》載,固執的卓敬只想立即去死,去見先帝。大臣姚廣孝和卓敬不合,勸朱棣成全他的心意,卓敬終是被殺。抄家時,只見他家徒四壁,只有幾幅書畫而已。朱棣曾經感嘆地說:「國家養士三十年,只得到一個卓敬。」
卓敬七歲時就被人預言不得善終。十五歲時,逍遙翁想送他僧帽,提醒他將來可以憑此獲得解脫,能活著走出公卿門,但他堅持拒絕了,為此逍遙翁嘆息不已。他終以「不得善終」劃上了人生的句點,令人扼腕。@*#
參考資料: 《高坡異纂》卷上 《明史》卷4、卷5、卷101、卷141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