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趙孟頫,鮮知其妻管道昇。
「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揉碎,融合,打破,再重塑,慢慢成為對方的一部分,也許這就是夫妻間的相處之道吧。
28歲嫁給了趙孟頫
每每提到自己的夫人,趙孟頫總是得意:我夫人生來聰慧過人,筆墨文學無師自通,老丈人把愛女當寶貝,一定要給她找個乘龍快婿,挑來挑去,後來終於選中了我!
管道昇,字仲姬、瑤姬,她出身江南大戶,是春秋管仲的後人,其父是鄉裡倜儻之人。
當時正值南宋滅亡之際,有宋朝皇祖血統的趙孟頫蟄居在家,被管父相中。他認為趙孟頫日後「必貴」,就把28歲的管道昇嫁給了35歲的趙孟頫。
趙孟頫成婚不久,被廣求人才的元世祖看到,見他玉樹臨風,神情閒遠,驚呼趙孟頫為「神仙中人」。趙孟頫從此入仕,一路平步青雲,從最初的四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夫貴妻榮,管道昇也被封為魏國夫人。
天上人間此佳偶 齊勞共命兼師友
趙孟頫號雪松道人,是詩、書、畫、印全能的「元人冠冕」, 為其紅袖添香研墨的管夫人,也是 詩、書、畫三絕的大才女。他們被稱作「天上人間此佳偶,齊勞共命兼師友」。
這對修養相當、志趣相投的夫妻,琴瑟相和,兩人心弦始終為對方而波動,他們對詩作畫,珠聯壁合。
趙孟頫畫春江垂釣,夫人就為他補墨竹;管道昇畫張梅竹卷,趙孟頫就給她題字,趙孟頫說夫人不學詩也能詩,不學畫還能畫得這麼好,一落筆就超逸絕塵,簡直就像炫耀自己的無價之寶。
而管夫人非常謙虛,自言看趙孟頫下筆,自己也就知道了一點筆墨,總想操弄筆墨,並非認為女紅不重要,只是天性太喜歡,不能自已罷了。
「得妻若此 夫復何求」
和所有的恩愛夫妻一樣,他們也鬧彆扭。
趙孟頫曾有「山妻對飲唱漁歌」的知己之歎,但後來,面對「玉貌一衰難再好」 的管夫人,趙孟頫還是有過外心。
大德年間,在浙江主管儒學的趙孟頫,偶遇歌姬崔雲英,便動了納之為妾的念頭。那時朝中很多同僚都有三妻四妾,納妾也是平常之事。
年過四旬的管夫人,帶著兒子留守大都已二年有餘。知道丈夫變心,管夫人心裡想必也是百轉千迴吧,但她沒有抒怨怒之氣,而是淡墨輕掃,給夫君寫了一首元曲。
《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熱似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據說趙孟頫得此詞,大笑而止,再不提納妾之事,「有妻若此,夫復何求!」
世間盡有丹青手 寫照端須似此人
管夫人的書法蜚聲天下,當時連她的寸綃片紙,人都爭購之,學習以為範例。她的小楷精美,端正森嚴,而且比趙孟頫的書法更富有變化;她的行草俊逸灑脫,圓潤天成。史上把管夫人與衛夫人並列,稱為書壇二夫人。
趙孟頫「書畫同源」思想的最好實踐者,就是管夫人了。她首創「晴竹」一體,以書法飛白手法畫竹,勁挺有骨。 她經常揣摩竹子的姿態,將竹子的生長環境、品種以及畫竹步驟匯總成譜,成為元代的繪畫理論著作《墨竹譜》,影響深遠。管夫人還喜歡梅花,趙孟頫讚曰:「下筆輒妙,不讓山仙。」
趙孟頫、管道昇、趙雍一家三口合作過一幅墨竹圖卷,乾隆皇帝對管夫人評價極高:世間盡有丹青手,寫照端須似此人。
管夫人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大多都是佛家經文,她篤信佛教,曾手書《金剛經》等數十卷,遍贈名山名僧。
元代之後,中國寺廟中的觀音都為女性,與管夫人有很大的關係,她編寫了《觀世音菩薩傳略》,把民間流傳觀音的身世進行了重新整理,肯定觀音為女性。此書吸引了很多婦女信佛,流傳甚廣。
人生貴極是王侯 浮利浮名不自由
當時皇帝皇太後都非常欣賞管夫人的才藝,皇太後賞賜她上等美酒,還經常邀她進宮做客。一次宮中宴罷歸來,管夫人在《自題畫竹》中寫道:
宴罷歸來未夕陽,鎖衣猶帶御爐香。
侍兒不用頻揮扇,修竹蕭蕭生微涼。
此詩文淺意深,將宮中的炎熱與修竹的清涼對比,寫出了身為命婦的管夫人,依然有超脫名利的淡然。
帝京喧鬧,管夫人曾填《漁父詞》,勸丈夫棄官歸隱:
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畫船。
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
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
晚年貴傾朝野的趙孟頫,與管夫人也是高度契合,他們夫妻一直與僧人道士往來密切。尋求人生解脫,是他們共同的嚮往,所以他們的詩畫,有著超凡脫俗的意境。
生同一個衾 死同一個槨
1318年,管夫人復發腳氣病,趙孟頫獲旨送夫人回家鄉。4月25日,他們從都城出發,5月10日,在山東臨清的一條小船上,58歲的管夫人病逝。趙孟頫和兒子護柩,把管夫人遺體送到她日夜思念的家鄉,後來葬在德清縣千秋鄉東衡山。這是管夫人生前選定的地方。
三十六載相伴,倏忽就天人兩隔,趙孟頫「棲棲然無所依」,哀痛之極,長時間不能鎮定傷痛。
管夫人離世的那年冬天,皇帝派使者召趙孟頫回京,但趙孟頫婉拒,後來皈依了佛教。
四年之後,1322年6月16日,趙孟頫追妻而去。他與管夫人合葬於德清,實現了「生得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管夫人生育了3男6女,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德言容功,無一不備;在家上侍公婆,下教子女,家裡家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條。趙孟頫說她待客應事,無不中禮合度。儒家的禮法,佛家的慈悲,使管夫人常常救濟不幸,恩施族人,侍奉先祖之祠,恭敬謹慎。
在她的言傳身教之下,次子趙雍、孫趙鳳、趙麟,都成了著名的書畫家;元代四大家之一的王蒙,就是她的外孫。
管夫人雖有殊異普通女人的才華,卻沒有忘記自己的本分,她能獲得一個女人完滿人生,憑藉的不僅是才華與智慧,更是儒家道統的至深修養。
參考文獻:
趙孟頫《魏國夫人管氏墓誌》
清代 徐釚《詞苑叢談》
清 錢謙益《觀管夫人畫竹並書松雪公修竹賦敬題短歌》@*
點閱【婚姻愛情三千年】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