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談判關鍵期再施緩兵計?北京推遲發布爭議規定

2019年04月22日時政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4月23日訊】英媒消息,美中貿易談判進入關鍵階段,中共為了向美方示好,推遲了一個宣布限制跨境數據轉移的法規。美媒分析,無論能否達成協議,貿易對抗給美中經貿關係造成的影響,都已不可逆轉。
《金融時報》4月21日引述消息稱,北京方面本計劃在去年年底前,宣布限制跨境數據轉移的法規,但監管機構已推遲發布該消息。
早在2017年開始實施的中共《網絡安全法》就已明文規定,外國在華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必須將其蒐集或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內,如果需要傳輸到國外,必須經過中共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在《網絡安全法》生效之前,中共網信辦就發布了《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對數據出境進行「安全評估」的具體辦法和範圍。
外界據此推測,中共推遲宣布實施的,很可能就是這個《評估辦法》。
根據中共2016年底發布實施的《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中共認為的所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包括但不限於公共通信和廣播電視網絡,能源、金融、交通、教育、科研、水利、工業製造、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用事業等領域,和政府機關的重要信息系統,重要互聯網應用系統等,幾乎涵蓋了所有重要經濟領域。
《金融時報》報導稱,跨國公司們擔心,中共對所謂「重要數據」的模糊界定,可能迫使他們對雲存儲數據方式進行成本高昂的重組。一名業內人士透露,「一些跨國公司已經在調查他們的數據,也有一些人正在觀望」。
報導說,中共限制數據出境,但很多在華外企出於各種原因,必須經常移出或分析數據,中共這種要求外企「本地化」的要求,可能逼迫這些公司將專有軟件甚至人員帶入中國,為中共強取技術提供方便,並產生迫使這些企業購買中國本地設備和服務的貿易保護主義效應。這其中包括,外企可能不得不購買中國當地公司的雲數據服務。此前,亞馬遜已被迫將其在中國的部份雲設備出售給當地合作公司。
《華爾街日報》本月初報導,美國在貿易談判中向中共強硬施壓,要求北京放寬對雲計算和數據跨境轉移的限制。中方官員近幾週才表現出討論這些問題的意願,而此前他們一直將這些問題視為談判禁區。
2012年,美國的商業軟件聯盟(BSA)曾發布報告,批評中共的互聯網過濾和審查阻撓雲計算發展。這意味着,如果中共放開雲計算等互聯網產業,將影響到中共的數據監控和網絡防火牆。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中方已經提出了不止一個妥協方案,包括設置自由貿易區讓美國雲計算公司試運營,取消對某些外國雲服務供應商設定的50%持股上限等。此外,美國談判人員施壓要求中方對轉移數據受限的所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做出清晰界定,中共官員提出可以根據在華市場份額來劃定範圍,占據市場份額很小的公司將不受網絡安全法約束。
不過外界懷疑,中方在壓力下給出這些提議,可能只是緩兵之計。
美媒:美中對抗的影響不會消失
儘管美中貿易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但白宮官員一再表態,剩下的談判依然很艱難,美方不會給談判設定期限,但必須獲得一個「好協議」。外界分析,這可能意味着當前的談判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陷入僵持狀態。
《華爾街日報》4月21日報導,雖然美中正在努力達成貿易協議,但太平洋兩岸緊張不安的企業都不願重返對方的市場。專門處理對華投資業務的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哈裡斯(Dan Harris)說:「關稅、逮捕、威脅和更高的風險對企業產生了影響,這些影響不會消失。」
投資專家表示,一輪又一輪的關稅、投資限制和尖銳言辭,讓雙方相互投資一直在下滑,美國和中國的公司不得不重新思考他們的業務。一些在華美國企業已經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或柬埔寨等國,一些中國企業也被迫擱置了對美國出口的計劃。
美國商會今年2月底在上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5%的會員稱貿易戰將影響他們的長期戰略。路透社報導說,大部份美國企業已經將「美中長期衝突」列入其經營重要考量,正在持續從中國撤離。日媒也報導稱,大部份日本企業也已經或者正在考慮撤出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對美媒表示,針對500億美元中國科技產品加徵的關稅將長期保留。另外,美中已經達成共識,如果將來中共違約,美方有權繼續用關稅進行制裁。這意味着,即使美中達成貿易協議,關稅威脅還將長期存在。
此外,美國正在國內大舉處置和清理中共間諜,並拒絕華為、中興等為美國帶來安全威脅的中國企業,限制以竊取技術為目的的中國投資等,美中新冷戰的氣氛越來越濃厚。
(記者穆峰宇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