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6月21日訊】芒種節氣過後15天,就是夏至節氣。每年的6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為夏至。2019年夏至交於6月21日23時54分(北京時間)。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夏至這天,白晝最長,黑夜最短。是陽氣最旺盛的一天,此後陽盛極而陰生。曆書《恪遵憲度抄本》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三候
《禮記》中記載:「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古人把夏至分為三候,初候鹿角解。麋與鹿屬同科,但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二候蟬始鳴,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鼓翼而鳴。唐詩有句:「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便是描寫此時。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在夏季的中期生長,故名半夏。所以說:三候半夏生,這也意味著夏天過半了。
夏至風俗--六月六曬龍衣
夏至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有很多應節的節俗。
民間有俗語說:「六月六,士曬書,女曬衣,農禳田」。人們相信黃曆六月初六這天,陽光最具消毒作用,所曬物品不會起霉,不會遭蟲蛀。這一天,農家還盛行做(酒)曲,因為在這一天做的曲拌醋,做出的醋特別酸,味道特別醇美。
夏至食俗—吃夏至菌
夏至菌,顧名思義,是生長在這個時候的美食。夏至菌,即雞樅菌,在食用野生菌中為珍品。
古籍《黔書》中說:「雞樅,秋七月生淺草中,初奮地則如笠,漸如蓋,移晷紛披如雞羽,故名雞,以其從土出,故名樅。」
夏至菌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美。為菌中之冠。被譽為「菌中之花」。性平味甘,有補益腸胃、療痔止血的功效,可治脾虛納呆、消化不良、痔瘡出血等症。
夏至食俗—吃夏至面
中國北方流行一句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飲食主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涼麵既能降火開胃,又不至於過於寒涼。
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南方人會吃陽春麵、干湯麵、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麻油涼拌麵等;而北方則是以打滷麵和炸醬麵為主。
無錫地區是夏至吃餛飩,早晨吃麥粥,取混沌和合之意。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在臺灣,夏至這個時節是香蕉與虱目魚的盛產期。香蕉被稱作「臺灣之光」;而新鮮的虱目魚,不用加任何調味料,簡單的烹煮就已經非常美味。
夏至養生—午後小憩
在中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一方面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謂「陰陽爭死生分」的時節,俗話說「夏至—陰生」,也就是說,儘管天氣炎熱,可陰氣已開始生長。
在此時節,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
太極圖上,夏至所對應時間為一日的午時(11點~1點),此時陽中一點陰開始萌生,所以午時的小憩或靜坐有助於陰生陽降,心腎相交。在夏至當日的午時小憩,與自然大道相應,養心安神頗有功效。
夏至養生—食姜
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冬吃蘿蔔夏吃薑,勝過醫生開藥方」、「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夏季暑熱,人們往往食慾不振,生薑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幫助我們防暑度夏。
夏至養生—清涼清淡
夏季陽氣盛於外。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所以,在夏至後,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
廣東地區,人們在夏季普遍煲清補涼湯、涼茶、酸梅湯等傳統的甜品。另外建議,夏天食物以清淡為主。
夏至養生—清心寡慾
除飲食上注意養生,精神上也要注意調養。《周易》認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後重在養心。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因此要善於調節,排除心中煩念。保持心情的平和與愉悅。
夏至古詩歌欣賞
夏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在中國古代是非常受重視的。因此,從皇帝到文人,均留下了夏至的詠懷詩篇。
魏文帝曹丕的《夏日詩》寫道:「夏時饒溫和,避暑就清涼。比坐高閣下,延賓作名倡。弦歌隨風厲,吐羽含征商。嘉餚重疊來,珍果在一傍。棊局縱橫陳,博奕合雙揚。巧拙更勝負,歡美樂人腸。從朝至日夕,安知夏節長。」夏至節這天,皇帝與大臣隆重地歡宴慶祝,同時避暑乘涼。從上開始,他們聽戲觀舞,下棋博弈,品嚐佳餚。到了日落之時,也不知疲倦。夏至這天可是白晝最長的一天吶,在這一天享受可真是恰當,因為誰不希望這歌舞昇平的日子越長越好啊。
然而,幾家歡樂幾家愁,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思歸》一詩,卻表達了長夜漫漫,憂思難忘的情緒:「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可見詩人夜夜難眠,夏至夜的些微變化詩人也先知先覺了。
「煙暝千岩木,溪明一帶樓。片雲封舊恨,急雨罥新愁。節又匆匆過,詩從軋軋抽。病軀無耐暑,老鬢不禁秋。」夏至後天氣炎熱起來,二十天左右「入伏」。這首宋詩題為《夏至日雨》,詩人筆下的雲和雨都帶著哀愁與遺憾,時節的變化,令人驚覺時光飛逝。雖然火熱的夏季已經到來,而詩人的身體與心境都彷彿來到肅殺的秋天,整首詩透露出老年人的頹唐之感。
(記者李蒨蒨報導/責任編輯: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