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奪科技地位目標不變 歐洲需警惕

2019年08月20日中國禁聞新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8月21日訊】德國智庫指出,中共政權的「中國製造2025」策略發展計畫,企圖爭奪全球科技領先地位的野心,始終沒有改變。最新的報告認為,「中國製造2025」會讓歐洲的科技陷入惡性循環,歐洲各界必須保持警惕。
中共的「中國製造2025」策略,企圖在2025年時,讓中國從製造大國達到製造強國的地位。
中共當局從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之後,就不斷的宣傳「厲害了,我的國」。另一方面,通過強迫在華的外國企業交出先進技術,和竊取智慧財產等不公平手段,企圖超越美國。不過,這個野心被美國總統川普識破,祭出關稅,打亂了中共的如意算盤。美國一路從關稅戰打到科技戰,打得中共當局開始把「中國製造2025」地下化。
雖然北京不再提「中國製造2025」計劃,但外界不相信他們已經放棄這項計劃的目標。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共爭奪科技領先地位的目標其實始終沒有改變,歐洲各界必須保持警惕。
根據報告,中共吸引歐洲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有三類:第一,那些被認為戰略價值不大的產業,中共正加快向外資開放,如餐飲、快速消費品,甚至傳統的燃油汽車等行業;這些「低價值」的企業被中共當作談判的籌碼,如:限制外國車廠在中國市場的合資股分比例,獲得開放,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第二類是「有意願」的科技合作夥伴,北京正利用各種優惠條件,說服外國企業將它的產業鏈中,最有技術含量的部分,轉移到中國,如中國的電子產品行業,就是典型例子;第三類就是那些具有中國「仍難以得到科技」的外企——這些企業往往具有各自行業的領先地位,產業鏈最有價值的部分仍在中國境外。
報告指出,針對吸引參與「中國製造2025」第三類關鍵科技的歐洲企業,北京當局正採用多種手段拉攏,例如,承諾給這些企業更多的優惠條件、讓中國企業直接去海外收購相關企業;對這些企業的關鍵員工進行「挖角」,讓他們到中國企業;必要時甚至會動用間諜手段。
美國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認為,歐美國家可能認為,歐洲企業只是把技術交給中國,換取中國的市場。
美國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 俞偉雄:「因為過去的例子太多了,技術一給之後,那就是等於養虎為患,中國公司拿了這個技術之後,以後就會變成最大的競爭者,在這個國際市場。」
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學者曾林(Max Zenglein)對德國之聲表示,歐洲各界在對待「中國製造2025」的態度上,已經有了轉變,有更加嚴格的審核機制。歐盟內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是戰略性對手。
俞偉雄:「在川普政府的領導之下,已經有一個很好的認識。因為以前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怕中國,怕失去這個市場,怕惹怒中國這個政府。那現在川普上臺之後,改變了這個態勢。我覺得他們最好的方式,應該跟美國一起合作,讓雙方——歐、美都能夠聯合陣線,共同要求中國(中共)來做一個改變。」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中國的體制和教育,造成自身研發能力不足,中共以為自己有「2025」計劃,就能促動中國的創造。
旅美經濟學者 鄭旭光:「你那個『2025』計劃搞補貼,反而對真正的研發企業是一種打擊,因為大家都去騙蛋了,都去騙補貼了。比如中國的電動車,搞電動車的企業很多是衝著補貼去的,結果搞得大家的心思並不在研發上,而是怎麼樣在打聽政府官員官階上,來騙補貼,有了補貼他就盈利了,沒有補貼它馬上變成虧損項目。」
過去20年來,中共靠著盜竊,成了「厲害了,我的國」,美中貿易戰,引起世界各國對「中國製造2025」的關注。而遏止中共野蠻崛起,已經成為世界潮流,甚至形成民主與集權國家間的價值對壘。
採訪/常春 編輯/黃億美 後製/王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