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武帝是他的諡號,正式諡號是「孝武皇帝」,後來人一般省略「孝」而稱他為「漢武帝」,這大概是源於人們對漢武帝赫赫武功的崇敬和紀念。古代的諡法中認為,克定禍亂、拓地開封者,都可用「武」作諡號。歷史上著名的擁有「武」諡號的君主,還有周武王、魏武帝等人,他們大多是開國皇帝,在馬上取得天下,帶領精兵猛將開疆拓土,在軍事史上建立了輝煌功績。
那麼漢武帝雖然是西漢第七位皇帝,但是漢朝的邊境威脅,自立國以來始終沒有解決。在西漢初年無為而治的執政理念下,歷代君臣對邊患問題採取妥協、放任的態度。直到漢武帝,繼承了漢初積累的巨大財富,懷抱著收服四海的雄心壯志,在國家周邊通過一系列軍事與外交活動,實現了勘定邊患、開拓疆域的目標,建立了大一統的世界級多民族帝國,彰顯大漢帝國遠播四海的國威和榮耀。
因而,「武」作為漢武帝一生成就的概括,是最為恰當的。在上一集中,我們介紹了漢武帝時代的兩大名將衛青和霍去病。正是因為這兩人被慧眼識英的漢武帝所重用,西漢王朝終於平定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邊患,也成就了歷史公認的漢武帝彪炳千古的一大功績。那就是擊退了盤踞在北方、時常侵擾漢朝百姓的匈奴,使北部邊郡得以安定。
為對抗匈奴做準備,漢武帝改革兵制,加強了騎兵的發展。圖為明人繪《出警圖》局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匈奴之禍
從這一集開始,我們來談一談漢武帝平定匈奴的前後經過。匈奴,北方少數民族的一支,在漢以前也叫胡、鬼方、山戎、獫狁,《史記》說匈奴人的祖先是夏後氏的後裔,與華夏民族有血緣關係。秦朝時,匈奴一度被大將軍蒙恬擊敗,逃往漠北,十多年不敢南下。
秦朝滅亡後,匈奴趁楚漢相爭之際,再度崛起,並重新控制了中國西北部、北部和東北部的廣大地區。漢王朝建立後,貪婪殘暴的匈奴更是給西漢邊境帶來巨大威脅。晁錯在《言兵事疏》中說:「胡虜數入邊地,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攻城屠邑,毆略畜產」「殺吏卒,大寇盜。」匈奴多次侵犯邊境,小規模入侵就獲得小利,大規模入侵就獲得大利;他們做的都是攻城掠地、屠殺吏民、大肆劫掠的惡行。
為了安定北方,漢高祖劉邦在公元前201年曾親率大軍北征,但以失敗告終,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後通過向單於的閼氏也就是匈奴首領的妻子行賄,才得以脫險。此後,漢高祖不得不採取和親政策,贈送絲綢、糧食等物品,以減少匈奴的侵擾。之後的漢帝都延續上述政策,但這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匈奴常常違背和親約定,侵擾漢朝北部邊疆,殺人越貨。
不過,和親政策也給了漢王朝修養生息的機會。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家呈現出一片富庶豐足的景象,國庫充盈,百姓生活富足,這為漢武帝時期反擊匈奴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漢武帝在即位前,不斷聽聞匈奴暴行,即位後便蓄勢待發,為攻打匈奴作準備。軍事上,漢武帝改革兵制,加強了騎兵的發展。以往西漢王朝的兵種主要有車兵、步兵、弓弩兵、騎兵、水師等,但威脅漢朝的匈奴則多是騎兵。漢武帝意識到,若想打敗匈奴,必須是騎兵對騎兵,而漢朝的騎兵必須戰馬優良、騎士勇猛、武器精銳、訓練有素、統帥傑出。
這些漢武帝都一一做到了。他首先將官養苑馬擴充到四十五萬匹,同時選拔忠誠勇敢、武藝高超、擅長騎射的勇士,組成兩支精銳的侍衛軍,一曰「期門郎」,一曰「羽林騎」,在中國歷史上開創天子擁有親軍的先例。
漢武帝還大力擴充京城常備軍——「北軍」的力量,創設「八校尉」,即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中壘,其中一半都是騎兵。為了讓騎兵擁有精良的武器,他還下令皇家兵器庫也就是武庫,大批量生產鐵劍、鐵刀、鐵矛、鐵戟、鐵甲和弓弩,其中漢軍騎兵最流行的兵器就是勁弩、長戟和戰刀。
勁弩即「銅弩機」,和秦弩一樣,是一種威力巨大的遠射兵器。還有種叫「大黃」的勁弩更是厲害,歷史上有名的 「飛將軍」李廣曾使用它射倒好幾個匈奴將領。長戟,則是漢軍士兵手中最主要的長兵器。
漢武帝迅速打造了一支威猛雄壯的騎兵軍團,只需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這位大漢天子就可以發動對匈奴的反擊。
關於對匈奴是戰是和的決策,漢武帝經常在朝廷中展開廷議。圖為《福壽齊天冊.嘉祐四真》局部,作者不詳。(公有領域)
大戰前夕
漢武帝一朝,漢匈關係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由和而戰的籌劃期。即位之初,漢武帝對於匈奴的背信棄義非常氣憤,想揮兵討伐,但是考慮到:第一,國家新喪天子,政權未穩;第二,漢朝和匈奴朝廷中,主和的呼聲都很高;第三,出兵的舉動違背了無為政治的理念,漢武帝時常受到竇太後牽制。
比如在建元六年(前135年),匈奴請求和親,漢武帝召集大臣商議,朝廷開始出現了主戰的聲音。王恢任「大行令」,掌管國家外交事宜,他認為匈奴反覆無常,凶殘成性,就力主興兵討伐。但是御史大夫韓安國極力反對,他說:匈奴人遷徙鳥居,如果漢軍奔波幾千裡去攻打他,人馬疲憊,太危險了,還是和親更穩妥。其他大臣也都認同和親。
因而《史記‧匈奴列傳》中說,漢武帝繼續申明和親之盟,厚待匈奴人,互通關市貿易,供給豐厚;而匈奴自單於以下都願意親近漢朝,經常往來於長城之下。但這一切都是表象,漢武帝只是暫時隱忍,實際上為反擊匈奴積極籌備。比如剛才提到的發展軍隊,還有派張騫出使西域。
兩年後,也就是元光二年(前133年),馬邑縣(今山西朔州)的富商聶翁壹出於對匈奴邊患的焦慮,通過王恢向皇帝建議,和親後漢朝已經取信於匈奴,只要誘之以利,可以將其擊潰。漢武帝再次在朝中展開廷議,《資治通鑑》中記載了兩派大臣激烈的爭論。
韓安國仍然力主和親,他說:「漢高祖被圍困,斷糧七天,解圍後仍然以天下為重,與匈奴和親,歷經五代帝王,國家都受到和親的益處。」王恢反駁說:「高祖不報仇,是為了天下安寧。但是現在天下已經不安寧了,邊境多次報警,士兵和百姓又傷亡慘重。」韓安國說:「漢軍長途跋涉,深入敵境,物資運輸困難,因而作戰難度極大,還是不出要兵。」王恢也針鋒相對:「攻打匈奴可以誘敵到邊境,設奇兵伏擊,一定可以取勝。」最後,主和派無話可說,漢武帝決定正式改變對匈奴的政策,由和轉戰。
同年,漢武帝安排護軍將軍韓安國、將屯將軍王恢、驍騎將軍李廣等六人,統兵30萬執行誘敵伏擊的計劃,由聶壹做內應誘騙當時的軍臣單於,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邑之謀」。聶壹說,他能殺了馬邑令丞,獻城投降匈奴,城中的財物就都是匈奴人的了。軍臣單於信以為真,約定了行動時間。到了那一天,聶壹在城頭掛出幾顆頭顱,在城北散牧一群牲畜,同時讓三十萬漢軍埋伏在城外。軍臣單於帶著十萬騎兵趕到馬邑時,看到牲畜生出疑心,就俘虜了附近的雁門尉史盤問,得到了漢軍設伏的情報。匈奴人立刻驚慌撤退,漢軍聞訊追擊時,匈奴兵已經遠遁,「馬邑之謀」就這樣失敗了。主戰的王恢原本負責攻擊匈奴輜重,臨戰卻不敢出擊,最後畏罪自殺。
此後,漢匈維持幾十年的和平關係徹底破裂,和親斷絕。匈奴多次侵擾漢朝邊境,而漢武帝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給予匈奴迎頭痛擊,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漢匈對戰。
初露鋒芒
時隔四年,即到了元光四年(前129年),匈奴再度大舉侵擾漢朝,一直深入到今天河北張家口一帶,他們一路燒殺搶掠,漢朝百姓苦不堪言。一封封十萬火急的奏章被送到漢武帝手中。龍顏大怒的漢武帝對身邊的近侍說道:「朕正準備討伐匈奴,他們竟自己找上門了!」蟄伏許久的漢武帝,終於等到和匈奴一決高下的時刻。而且他已經得到了一位不世出的軍事奇才——衛青,能夠幫助他實現克定匈奴的理想。
在上一集我們講過,衛青是平陽公主的騎奴,姐姐衛子夫入宮受寵,他因此受到漢武帝關注而成為天子近臣。但是漢武帝並非因此而提拔衛青,而是看重他精於騎射、為人謙虛謹慎、行事果敢。在大戰之前,衛青先後擔任建章監、侍中、太中大夫,在漢武帝身邊學習政務,深得信任。
為征討匈奴,漢武帝立刻召見衛青、公孫賀、公孫敖、李廣,任命他們為出征匈奴的將軍,並申明此次的戰略意圖,即採取分兵突襲策略,在邊境要塞教訓匈奴人,讓他們領教大漢的軍威。但是,漢軍不要深入敵境,等做好充分準備後再給予重擊。四位將軍各領一萬人馬趕赴邊境,這是漢軍第一次組織大規模的反擊戰爭。
這四位將軍中,衛青和公孫敖都是破格提拔的,此前並無實戰經驗。公孫敖最初是漢武帝的騎郎,因救衛青一命而得到漢武帝的重用。對於漢武帝任用兩個新人,百官多有質疑。漢武帝則堅信,衛青此役取得的戰果不會比名將李廣差。果不其然,擔任車騎將軍的衛青,從上古(今河北懷來)出發,不拘泥於預定的方案,直搗匈奴人每年祭祀祖先、鬼神的政治文化中心龍城(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一帶),俘虜了七百名措手不及的匈奴人。
另外三路大軍,公孫賀無功而返;公孫敖與匈奴交戰,致七千名騎兵陣亡,因此被判死罪,後繳納贖金,被貶為庶人;而最為大家看好的李廣將軍,則遭遇了匈奴的伏擊,被俘後僥倖逃回,亦被貶為庶人。
這樣的結果一方面讓漢武帝很痛心,但另一方面,親手提拔的衛青所取得的勝利,不啻為對匈奴人的沉重打擊,這又讓漢武帝很欣慰,他當即封衛青為關內侯。衛青可說是勇冠三軍、一戰成名。
第二年(前128年),匈奴人瘋狂報復,突襲了漢朝守邊軍隊,殺死遼西太守,並侵犯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漢武帝決定,再次發動針對匈奴的戰役。這次漢武帝更加重用衛青,交給他三萬精銳騎兵,北出雁門,集中兵力殲滅匈奴軍隊;同時派將軍李息率軍牽制匈奴人,配合衛青作戰。二人不負眾望,殺死匈奴數千人,大獲全勝。雁門之戰,是漢武帝反擊匈奴以來的第一次真正的勝利,朝廷上下大受鼓舞。
這期間,李廣也讓匈奴聞風喪膽。他被復召為右北平(今遼寧凌源西南)太守,曾奪弓箭射殺匈奴騎兵,百發百中。匈奴人尊稱他為「飛將軍」,幾年來不敢進犯他的駐地。
漠南之戰的勝利,進一步鞏固了朔方要地,徹底消除了匈奴對京師長安的直接威脅。圖為明人繪《出警圖》局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收復河南
教訓完匈奴,漢武帝本打算推行政治改革,但在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入侵上谷(今河北懷來東南)和漁陽等地,殺掠吏民一千多人。匈奴的再度進犯,使漢武帝決定更大規模地發兵,反擊匈奴,消除邊患。
考慮到匈奴遊走迅速的特點,漢武帝採取了避實就虛的戰略。他派遣衛青、李息率大軍第二次反擊,進攻匈奴盤踞的河套地區。這裡古稱「河南地」,因為這裡距離國都長安較近,匈奴騎兵一兩天就可以抵達,對漢朝威脅極大。
衛青率大軍沿黃河西進,對占據河套及其以南地區的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所部進行了突襲,殲滅匈奴人五千多,繳獲牛羊上百萬頭,最終收復了「河南地」。漢武帝隨即採取大臣主父偃的建議,在「河南地」設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 ,並築造朔方城,遷徙內地十多萬百姓屯田。此外,他還下令修繕了蒙恬所築的城塞,使邊界又恢復到了陰山山脈一線。
漢武帝收復「河南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其不僅通過加強黃河邊防,解除了對長安的威脅,而且為漢軍建立了反擊匈奴的基地。事實上,漢武帝之舉的確給了匈奴沉重的打擊,軍臣單於聽說後,一病不起,第二年(前126年)去世,其弟弟伊稚斜即位。新單於不甘心失去河南這一戰略要地,反覆出兵襲擾朔方、雁門、定襄一帶,企圖奪回河南地區。
漢武帝本想反擊,但恰逢皇太後去世。為了守孝,漢武帝壓抑住怒火,沒有出兵。這讓伊稚斜單於誤以為漢朝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作戰,因此派兵攻占了山西北部和內蒙古南部一帶,並醞釀更多大規模的進攻。元朔四年(前125年),匈奴伊稚斜出動九萬騎兵分三路進攻代郡(今河北境內)、定襄(今內蒙古境內)、上郡(今陝西境內),匈奴的右賢王也趁機攻打朔方城,漢朝北部邊境多處告急。漢軍雖然竭力抵抗,但依然損失重大,數千人口被掠走。
面對著一封封奏報,漢武帝忍無可忍,在與朝臣的會議上,提出了由「防胡到滅胡」的戰略目標。漢武帝認為,單純的防衛,禍根難除,匈奴不滅,將貽害百年,而拔除禍根,則造福萬代,即便傾盡全國的力量也是值得的。漢武帝的氣魄,也鼓舞了漢朝將士的士氣。
次年(前124年)春,漢武帝發起了漠南之戰。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衛青被任命為統帥,率領六位將軍和十萬精銳騎兵北擊匈奴。一路由將軍李息率領,出兵右北平(今內蒙古寧城西南),牽制單於、左賢王,策應衛青主力的行動,並取得了勝利。衛青則率一路人馬出朔方,進入漠南,突襲匈奴右賢王駐地。右賢王做夢都沒想到漢軍會從天而降,倉促中只能在數百親兵的掩護下逃跑,而裨王(匈奴小王)十餘人、一萬五千名匈奴人、上百萬牲畜,都成了衛青的戰利品。
漠南捷報傳入京城,漢武帝異常高興,除了封衛青為大將軍外,還在其原有封邑外再封八千戶,其三個兒子也被封侯。這樣的封賞自漢朝立國以來,只有漢初蕭何得到過。衛青還謙遜地推辭,說這一切是諸將士出生入死的功勞。
其實,有德有才的衛青是當得起這樣的封賞的。史載,衛青治軍號令嚴明,也體恤部下。臨陣攻擊,他一定身先士卒;有了封賞,他分文不留,全部分給手下;行軍途中,安營紮寨,士兵休息後,他才休息;遇到湍急河流,士兵都安全渡過後,他才過去。因此將士們都願意跟隨衛青出征作戰。衛青,可說是上天賜予漢武帝的忠義將領,而這也離不開漢武帝的識人、用人之明。
漠南之戰的勝利,進一步鞏固了朔方要地,徹底消除了匈奴對京師長安的直接威脅,並將匈奴左右兩部切斷,便於漢軍分而治之。(未完,待續)
點閱【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之漢武帝傳】連載文章。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