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9日訊】美中兩國間已就貿易爭端初步達成了「第一階段協議」,但它真正的效果會如何呢?這個「第一階段協議」能夠成為美中關係的新開端嗎?
也許吧?!但最好別很有把握地作出肯定的回答,因為有好幾個理由能夠讓我們以一種理性的懷疑態度看待這個協議。
中共達成協議的時機值得懷疑
首先,對北京政權來說,這個協議的達成時機非常取巧,它能夠使中共有充分的政治理由對外展示,其在美中貿易戰中已經獲得某種進展。
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它現在可能急需一場勝利。在過去的6個月裡,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香港的民主抗議活動上,中國共產黨在應對反共抗議活動方面陷入了困境。「黨中央」在該問題上顯得相當無能。
更重要的是,最近關於中共在新疆大規模監禁數百萬維吾爾少數民族的報導使中國共產黨的形象變得更加糟糕。北京方面不得不宣布釋放許多維吾爾族囚犯(也可能事實上並沒有釋放)。
此外,還有全球對華貿易所出現的回落。在美國和歐盟市場份額的下滑和利潤的損失,都給中共施加了巨大的壓力,去達到其目前尚無法實現的經濟績效。隨著工資和GDP的持續下降,中國中產階級的不滿情緒也在上升,這是一個中國共產黨既不想也不能失去的領域。
除了這些相當大的困難之外,中國還面臨著普遍的糧食短缺問題。2019年,非洲豬瘟的爆發已經導致一半的生豬存欄被撲殺,以期阻止這種致命疾病的傳播。因此,2019年11月,中國的食品通脹率同比上升到19.1% 。
最後一點,對剩餘的價值1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新一輪關稅的最後期限會在12月15日到來。川普(特朗普)總統已經表明,他願意並且有能力對更多的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徵關稅。在最後一輪關稅行動中,在中國生產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成為被鎖定的目標,而且正好趕上了盛大的購物季假期,這對中共來說將是災難性的。
北京方面正確地認識到,它需要在最後期限之前與川普總統「達成協議」,而且它做到了。雖然對於中共方面在「第一階段協議」中到底能作出哪些承諾還存疑問,但無論如何,這讓中共贏得了一些購買時間,緩解了一些食品供應的壓力,獲得了一些媒體積極的報導,並使中共的領導層乍一看上去似乎變得合理一些。所有這些都被其宣揚為所取得的勝利。
協議亮點
當然,協議中的一些亮點聽上去很棒。美國已同意暫停對原定於12月15日生效的價值1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此外,對價值12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的現有關稅可能也會降低50%,至7.5%,而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商品的25%關稅則保持不變。這是川普大筆一揮就做到了。
另一方面,中共方面有可能在2020年購買價值500億美元的農產品,之後可能還會購買更多。但中共會履行嗎? 沒有人會知道。
雙方還同意,按照川普政府的說法,中共將對其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這包括開放市場,打擊知識產權盜竊,取締強制性技術轉讓。
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有人認為「第一階段協議」是美中貿易戰即將結束的開始,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從長遠來看,這份「協議」的意義並不像現在看起來那麼大。它更像是中共的「緩兵之計」。
這是因為該協議的真正癥結在於中共誓言坦坦同意進行的「結構性改革」。鑒於過去幾年的情況,中共政府在信息自由流動方面增加了更多的結構性障礙,並對國有企業實施了更嚴格的控制,從根本上講,要實施任何有意義的結構性改革都將是困難的。
從字面意義上來講,這種結構性變化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將在經濟管理和運行方式上實施更多的開放和改革,而這可能就意味著黨的控制減少,而不是增加。對於中共來說,這是不可能的,而且這樣做就絕對無法同目前的一黨專政統治保持一致。除此之外,中共的黨員們也敏銳地意識到,1986年蘇聯的「開放與改革」政策是如何迅速地導致了蘇共的滅亡和整個蘇聯在1991年的崩潰。
至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消除強制性技術轉讓兩個問題,實際上,中共的大部分經濟創新都來自這兩個政策支柱。認為中共會真正實施這樣的政策是不現實的。
然而,恰恰這兩者都是「第一階段協議」的關鍵部分。如此看來,你還能對中共真的去履行這個協議抱有多大的希望?
再重複一次,對這個問題很難有把握地作出肯定的回答。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美國與中共脫鉤的勢頭要強勁得多,地緣政治意義也要強得多。預計這一趨勢才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的主導因素。
那麼,如果中共只是為了「緩兵之計」而「虛晃一槍」地簽署協議,那麼美中之間的這個「第一階段協議」能給貿易戰以及這場全球競爭的其它方面帶來哪些變化呢?
答案是:可能沒啥變化。
沒錯,川普的確已經宣布將努力在2020年大選前進行談判並簽署「第二階段協議」。但如果到那時,中共並未履行它在「第一階段協議」中所做出的承諾,那一切不還是在原地踏步嗎?
作者簡介:
作者詹姆斯‧戈裡(James Gorrie)是美國南加州的一位作家和演說家。他是《中國(中共)危機》(The China Crisis)一書的作者。
原文The US–China Phase One Fake Ou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James Gorrie/高杉編譯)
本文所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