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雄】之六:立足之地(文字版)

2019年12月21日傳奇故事
遭受了人生第一場重要失敗的曹操,現在沒地,沒人,還沒兵,曹操又是如何東山再起的呢?歷史上青州黃巾軍有著非常有意思的歷史,他們在歷史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反董聯軍各位諸侯各懷鬼胎,只有曹操心懷國家,敢於進攻董卓。反董聯軍不久就內部瓦解,袁紹設計騙取冀州,在河北和公孫瓚開戰,袁術在南陽和荊州的劉表開戰,劉岱也殺死了自己之前的同盟橋瑁。這個時候,各個諸侯都在伺機擴大自己的地盤。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曹操,曹操散盡家財招募的部隊在汴水之戰中損失殆盡,之後在招募新軍的路上又遇上嘩變,現在只能寄居在河內地區。曹操要想發展自己的勢力,要解決三個問題,一,要有自己的地盤,不能再寄居籬下;二,要有自己的軍隊;三,要有能治理四方出謀劃策的人才。曹操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這些目標的呢?
我們中國人講,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和董卓硬碰硬,在汴水大敗的曹操丟了自己全部的部隊,看似倒了大楣,其實是一件好事情。
為什麼這麼說呢?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反董聯軍不反董,只有曹操不顧個人利益討伐董賊。那麼那些真正希望報效國家的人會投靠誰呢?當然是曹操了。曹操雖然損失了軍隊,但是聲名遠揚,很多有名的士人都爭相投奔曹操。其中最著名的兩位,一個就是曹操最得力的助手,謀略過人的荀彧,另一個就是曹操前期著名謀士程昱。
這兩個人,有兩個共同點。第一,別人請他們做官他們都不願意做,但是卻願意為曹操效力。第二,這兩個人都是大帥哥,堪稱是魏國的顏值擔當。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兩個帥哥是怎麼投奔曹操的。
荀彧,字文若,潁川人,荀彧長得特別帥,當時有一個叫彌衡的狂士,這個人誰都不服,他是這麼評價荀彧的,「文若,可借面弔喪。」就是說,荀彧這個人什麼都不行,就是臉長得帥,可以借這張臉一用。
荀彧年輕的時候聰明過人,被人稱之為王佐之才。在東漢末年戰亂紛飛的年代,荀彧對家鄉人說,「潁川這個地方是四戰之地,如果天下發生變動,潁川一定會遭受到戰火的摧殘,我們最好離開這裡躲避未來的災禍。」當時大家都不願意離開故鄉,沒有人聽荀彧的。恰好當時的冀州牧韓馥也是潁川人,韓馥派人來招攬荀彧,荀彧就帶領自己的宗族親戚前往冀州。荀彧到了冀州的時候,袁紹已經奪得了冀州牧的位置,對待荀彧也非常好,待如上賓。荀彧的弟弟荀諶還有老鄉郭圖、辛評都成為袁紹的部下,但唯獨荀彧不願意為袁紹做官。荀彧觀察袁紹的為人,認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就離開袁紹跑去找曹操,曹操見到荀彧之後特別高興,對別人說,「荀彧就是我的張良啊[1]。」
大謀士程昱本來就是東郡人,程昱身高八尺三,身材高大魁梧,長得又帥,智謀也過人。史書上記載「美鬚髯」,就是留著非常漂亮的鬍子,在三國時期得到同樣評價的另一人就是武聖關羽了。兗州刺史劉岱想要招募程昱,程昱就是拒不接受[2]。當時劉岱和袁紹、公孫瓚關係很好,袁紹還把自己的家人交給劉岱代為照顧。可是後來袁紹、公孫瓚反目[3],公孫瓚打了勝仗,就要逼迫劉岱交出袁紹家人,逼劉岱和袁紹絕交。劉岱進退不能,只能找程昱商量,程昱跟劉岱說,「放棄近援袁紹而追隨公孫瓚,這就像自己的孩子溺水了,卻要去向遙遠越國的人求助一樣。況且,公孫瓚終究不是袁紹的對手,雖然一時袁紹敗於公孫瓚,最終依然會將公孫瓚擊敗,不要因為一時的變化而放棄長遠的打算。」
劉岱聽完,馬上遵從程昱的建議謝絕了公孫瓚的要脅,果然沒過多久袁紹大勝公孫瓚。從此之後,劉岱對程昱刮目相看,屢次邀請程昱出來做官,程昱就是不答應。曹操來到兗州後,招用程昱,程昱二話不說,馬上收拾行李前去投奔曹操,同鄉的人都疑惑不解,「為啥之前劉岱招用你,你不去,而現在曹操來了,你卻去呢?」程昱笑而不語[4]。
除了荀彧和程昱,還有一個大將自從曹操首興義兵時就跟隨曹操,這個人就是鮑信。鮑信為人正直廉潔,汴水之戰的時候就跟隨曹操,弟弟鮑勳已戰死沙場。這個時候,鮑信就跟曹操說了[5],「袁紹作為反董聯軍的盟主,只是爭權奪利,不過是又一個董卓罷了。我們現在還沒有力量和袁紹對抗。不如度過黃河回到兗州,靜觀其變。」
恰好這個時候,黃巾軍進攻兗州的東郡,曹操就帶領軍隊支援東郡,在濮陽擊敗黃巾軍。因為曹操的軍功,袁紹就順水推舟做了人情,表奏曹操為東郡太守。東郡在現在山東河北和河南交接的位置,大概是現在的河南濮陽和山東菏澤地區。至此,曹操也算是在這亂世中有了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了。
然而這個立足之地非常小,也非常危險。首要的危險就是來自東方山東地區的青州黃巾軍。當時黃巾軍的主力張角已經在幾年之前被平定了,然而在西元191年前後青州地區發生大規模的黃巾起義。當時的青州黃巾軍有這麼三個特點。
第一. 黃巾軍不是以攻城掠地為目的的,起義軍的目的是爭奪糧食。往往黃巾軍攻下一個地方後,把這個地方吃空,就會換一個地方,吃空,再換一個地方。黃巾軍不組織農業生產,這樣對整個社會的破壞是非常大的。
第二. 在行軍過程中,黃巾軍的人數越來越多,為什麼?往往黃巾軍吃完一個地方,當地的百姓沒有糧食了,怎麼辦呢?百姓只能加入黃巾軍再去搶下一個地方。
第三. 黃巾軍不只是軍隊,往往是拖家帶口的,男人女人孩子都有。大家都是為了混口飯吃,所以戰鬥力不強。
所以青州黃巾軍一開始在山東地區遊蕩,發展到幾十萬人,後來在泰山地區被太守應邵擊敗,黃巾軍調轉方向,一路向北,度過濟水和黃河,進入河北地區。
在三國時期,濟水和黃河是並排的兩條河,我們現在山東境內的黃河河道古時候其實是濟水,而古黃河的河道要更往北。所以我們現在的濟南,就是濟水以南的意思。歷史上黃河多次大改道,在元朝明朝時期,黃河奪淮,黃河決堤向南流向淮河,從淮河入海,史稱黃河奪淮。後來在清朝時期又一次決口,這次黃河向北流,奪濟水的河道流入渤海,就是黃河奪濟。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黃河河道其實是古代濟水的河道,濟南這個城市明明在黃河以南,為什麼叫濟南,其實就是這個原因。山東現在還有很多地方比如濟寧、濟源,都是因為濟水而得名。
青州黃巾軍度過濟水和黃河,來到河北碰到的就是河北的大將,劉備的好朋友公孫瓚,公孫瓚的騎兵驍勇善戰,黃巾軍拖家帶口,哪裡能打得過公孫瓚的騎兵,被打得大敗,公孫瓚斬殺三萬人,生擒七萬人。剩下的黃巾軍沒有辦法,只能掉頭南下,往兗州方向來了。
當時的兗州刺史是劉岱,劉岱一看,泰山太守應邵把黃巾軍打敗了,北面的公孫瓚也把黃巾軍打敗了,這正是我建立功業,樹立聲望的機會啊,劉岱就要帶領士兵出城迎擊黃巾軍。當時鮑信就在身邊一直勸劉岱[6],「現在敵軍甚多,我們的士兵都沒有鬥志,百姓也很擔心,不能正面交鋒。然而黃巾軍只是四處抄掠搶劫。如果我們現在固守城池,時間一長,黃巾軍必然軍心渙散,到時候我們再主動出擊,一定能一舉克敵。」劉岱不聽,非要出戰。此時黃巾軍被逼上了絕路,把劉岱打了個落花流水,劉岱也被殺。
劉岱是兗州刺史,就是兗州地區軍事、民政最高統帥,此時,群龍無首,大家需要一個新的領袖,而朝廷又被董卓把持著,遠在長安,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肯定指望不上,只能從身邊找人做這個兗州最高長官。
當時人們討論來討論去,鮑信推薦曹操,大家也都覺得曹操是個不錯的選擇。第一,曹操首興義兵,名聲遠揚。第二,曹操會打仗,之前也打敗過黃巾軍。第三,曹操在東郡,離得近,也有士兵。沒有比曹操更合適的人選了,於是兗州的官吏派人到東郡迎接曹操做兗州刺史。曹操帶兵趕往兗州,接了這個兗州刺史的燙手山藥。可以說,曹操的這個兗州刺史是民選的。
在壽張東,曹操和青州黃巾軍展開了決戰。這場戰爭打得非常慘烈,曹操的新兵很多,訓練不足,臨陣都非常害怕,雙方一開始交戰,曹軍就處於不利的局勢[7]。曹操身披戰甲,頭戴頭盔,在陣前來回激勵將士,這才振奮士氣,趁著黃巾軍鬆懈的時機擊退了黃巾軍的進攻。而在戰鬥中,曹操早期重要的支持者鮑信力戰而死。戰鬥結束後,曹操得知鮑信的死訊,遍地尋找鮑信的屍首,可是戰場上一片狼藉,沒有人找得到鮑信的屍體。曹操悲痛萬分,放聲痛哭,讓人把鮑信的面容刻畫在一個木頭上,下葬祭奠[8]。
此戰之後,曹操追擊黃巾軍一直到濟北,當年冬天,剩餘的青州黃巾軍向曹操投降。根據史書記載,投降的士兵達三十萬,曹操將其中精銳的士兵編入自己的部隊,號為青州兵[9]。
這些青州兵燒殺搶掠慣了,非常難服從管教,即使成為了曹操的部隊,仍然不改以前的流氓習性。《三國志 於禁傳》記載了個很有意思的故事[10],曹操在宛城大敗之後,一路狼狽撤退,在撤退的路上,曹操的大將於禁在路上看到幾個自己的士兵「被創裸走」,身負戰傷,但是沒穿衣服,一瘸一拐地往回走。於禁看到了就很奇怪,問他們怎麼衣服沒了。這幾個士兵回答道,「我們被青州兵給搶劫了。」原來這些青州兵平時就喜歡搶劫別人,現在打了敗仗,搶不了別人,雖然搶不了別人,還可以搶自己人啊,於是這些青州兵就把曹軍落魄的士兵給搶了。於禁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青州兵投降曹公,和我們都屬於曹操的軍隊,他們怎麼搶劫我們自己人呢,哪有這個道理!」
於禁一馬當先,就去追搶劫的青州兵了,把他們捉住,歷數他們的罪過。這些青州兵搶劫別人反而還有理呢,跑到曹操那去投訴,告於禁的狀。宛城之戰是西元197年的事情了,當時青州兵已經投降曹操五年了,還是不改自己當年黃巾軍的劫匪流氓習氣,搶劫別人還理直氣壯,可見青州兵平時有多麼難以管教。
青州兵最後的結局也非常有意思。青州兵在192年被曹操收編,世代為兵,子繼父業,一直跟隨曹操征戰四方。根據魏略的記載[11],西元220年曹操去世,青州兵以為天下將要大亂,「皆鳴鼓擅去」,青州兵敲鑼打鼓,擅自離開洛陽的軍營,趕回自己的家鄉山東。當時的統帥臧霸怎麼攔都攔不住。這些士兵不虧是曹操收編的,只聽曹操的,現在曹操去世,他們不聽別人的了,各回各的家,各找各的媽。
這個事情聞所未聞,大臣們都目瞪口呆。當時朝堂上大家議論紛紛,該怎麼處理這個事情?士兵擅自逃跑,這成何體統,有的大臣就建議把他們都給抓起來,按軍法處置。有個大臣叫賈逵,賈逵就說了,這個事不能這麼做,這麼做要引起大亂的,我們要讓這些士兵順利回家[12]。不僅如此,賈逵還命令各地的官府,提供給回家的青州兵沿途的伙食和住宿。就這樣,青州兵從黃巾軍起家,被曹操收編,跟隨曹操征戰四方,在曹操去世後解散,就像上天給予曹操的兵器,隨著曹操走上歷史舞臺,又隨著曹操走下歷史舞臺,讓人唏噓不已。
這個時候曹操是兗州刺史,有了立足之地。收編了青州兵,有了精銳之兵。荀彧、程昱的加入,曹操有了王佐之才。曹操坐擁立足之地、精銳之兵、王佐之才,可謂是羽翼初豐。
我們之前講,面對董卓,只有曹操和孫堅敢於興起義兵,現在曹操有了立足之地,那麼另外一個討董英雄孫堅又將面對什麼樣的命運呢?請看下集《董卓之死》。
注釋:
[1] 《三國志 荀彧傳》除亢父令,遂棄官歸,謂父老曰:「潁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宜亟去之,無久留。」鄉人多懷土猶豫,會冀州牧同郡韓馥遣騎迎之,莫有隨者,彧獨將宗族至冀州。而袁紹已奪馥位,待彧以上賔之禮。彧弟諶及同郡辛評、郭圖,皆為紹所任。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時太祖為奮武將軍,在東郡,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
[2] 《三國志 程昱傳》初平中,兗州刺史劉岱辟昱,昱不應。
[3] 《三國志 程昱傳》後紹與瓚有隙。瓚擊破紹軍,乃遣使語岱,令遣紹妻子,使與紹絕。別勑范方:「若岱不遣紹家,將騎還。吾定紹,將加兵於岱。」岱議連日不決,別駕王彧白岱:「程昱有謀,能斷大事。」岱乃見昱,問計,昱曰:「若棄紹近援而求瓚遠助,此假人於越以救溺子之說也。夫公孫瓚,非袁紹之敵也。今雖壞紹軍,然終為紹所禽。夫趣一朝之權而不慮遠計,將軍終敗。」岱從之。
[4] 《三國志 程昱傳》太祖臨兗州,辟昱。昱將行,其鄉人謂曰:「何前後之相背也!」昱笑而不應。太祖與語,說之,以昱守壽張令。
[5] 《資治通鑒》鮑信謂曹操曰:「袁紹為盟主,因權奪利,將自生亂,是複有一卓也。若抑之,則力不能制,只以遘難。且可規大河之南以待其變。」操善之。會黑山、於毒、白繞、眭固等十餘萬眾人略東郡,王肱不能禦。曹操引兵入東郡,擊白繞於濮陽,破之。袁紹因表操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6] 《資治通鑒》濟北相鮑信諫曰:今賊眾百萬,百姓皆震恐,士卒無鬥志,不可敵也。然賊軍無輜重,唯以鈔略為資。今不若畜士眾之力,先為固守。彼欲戰不得,攻又不能,其勢必離散。然後選精銳,據要害,擊之可破也。
[7] 《三國志 武帝紀》魏書曰:太祖將步騎千餘人,行視戰地,卒抵賊營,戰不利,死者數百人,引還。賊尋前進。黃巾為賊久,數乘勝,兵皆精悍。太祖舊兵少,新兵不習練,舉軍皆懼。太祖被甲嬰胄,親巡將士,明勸賞罰,衆乃復奮,承間討擊,賊稍折退。
[8] 《三國志 武帝紀》購求信喪不得,衆乃刻木如信形狀,祭而哭焉。
[9] 《三國志 武帝紀》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10] 《三國志 於禁傳》未至太祖所,道見十餘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為青州兵所劫。」初,黃巾降,號青州兵,太祖寬之,故敢因緣為略。禁怒,令其衆曰:「青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為賊乎!」乃討之,數之以罪。青州兵遽走詣太祖自訴。禁旣至,先立營壘,不時謁太祖。或謂禁:「青州兵已訴君矣,宜促詣公辨之。」禁曰:「今賊在後,追至無時,不先為備,何以待敵?且公聰明,譖訴何緣!」徐鑿塹安營訖,乃入謁,具陳其狀。太祖悅,謂禁曰:「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11] 《三國志 臧霸傳》注引《魏略》:會太祖崩,(臧)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
[12] 《三國志 賈逵傳》注引《魏略》:此時,眾人以為宜禁止之,不聽者可討伐之。賈逵不允,還告知所在給其廩食。
新唐人、大紀元《三國英雄》聯合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