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學者威脅限藥品輸美 專家:正中美下懷

2020年08月28日時政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8月29日訊】為了防止華為規避出口管制,美國政府最近又強化了相關的制裁措施。隨後北京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稻葵向港媒放話稱,如果美國繼續針對中共升級芯片出口限制,中共可能以藥品出口「武器化」進行報復。但美國專家卻指此舉「不現實」,這樣做只會加速美國向與中國脫鈎的方向努力,而且中共還會因違反世貿組織有關藥品出口的規定而遭受政治上的損失。
美國商務部上週進一步強化了防止中國華為公司獲取美國技術和軟件的限制措施,並在制裁實體名單中新增加了華為的38家子公司,擴大了制裁的範圍。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8月27日就刊發了對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兼中共政府顧問李稻葵的專訪報導。李稻葵針對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制裁措施發出威脅稱,如果美國切斷中國企業獲取計算機芯片的渠道,中國就可以將藥品和藥物原材料的出口「武器化」,以限制對美國的藥品供應作為報復手段。
李稻葵表示,現在全世界的維生素和抗生素,90%以上的原材料都是在中國生產的,如果美國真對華為等中國公司採取了完全切斷芯片供應的「核選項」,「那麼中國就可以在藥品供應問題上和美國開戰了。」
外界注意到,其實李稻葵去年3月在中共全國政協大會上,就已經提出提案建議中共政府可將維生素、抗生素原料出口作為貿易戰武器。
對於李稻葵的這種論調,美國專家們卻不以為然,直言這樣的威脅太過不切實際。
就在27日當天,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全球公衛資深研究員黃嚴忠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的採訪時指出,李稻葵最近拋出的說法,比他去年在中共政協會議上的提議更加不合理,如果中共政府真的那樣做,只會加速美國更積極的推動把原料藥品或是其它產品的生產能力轉移到美國國內。
黃嚴忠進一步指出,雖然中國是原料藥的出口大國,但美國掌握的專利藥品仍占相當大的比例。如果中共真拿藥物原料出口來威脅美國,美國政府也可以以牙還牙,禁止出口某些中國高度依賴的專利藥品,譬如抗癌藥物。
所謂「原料藥」(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並非成品藥,只是藥品中具有醫療效用的基本成份,一般還需要經過添加輔料等加工,才能製成可直接使用的藥品。因此,中國所占據的原料藥資源只是世界藥品供應鏈中的一環。
美國流行病學專家黃志環(Jennifer Huang Bouey)就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對藥物供應鏈的主要貢獻實際上只是基礎原料,而一旦供應鏈中斷,重新連接它們就非常困難,中方沒有必要自己去切斷經濟貿易。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通訊主任道格·巴裡(Doug Barry)還指出,因為藥品出口是保護人類、動物或植物生命或健康的潛在必需品,世界貿易組織規定,禁止在國家之間藥品出口的問題上採取不合理的歧視性政策。如果中共政府拿藥品出口限制來威脅其它國家,那麼「他們需要考慮的事情是,這會帶來政治上的損失。」
事實上,美國對中國藥品依賴已經是由來已久的問題。其實不止藥品,很多產業、領域,美國大都依靠外包到中國、印度等國家以供內需。這種商業模式是經濟全球化下的一種「省錢」模式,通常能為企業省去本土高昂的費用,但在一些特殊情況,相應的弊端就暴露無遺。
中國生產了全世界所使用的大部份青黴素、抗生素和止痛藥,以及醫用口罩和醫療設備。今年3月,當中共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擴散開來之後,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美國存在嚴重依賴從中國進口藥品和其它醫療物資的問題。美國總統和副總統彭斯當時就誓言,一定要儘快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都大力主張,要把關鍵醫療產品的生產線轉移回美國,在減輕對中國等外國製造商依賴的同時為美國工人創造就業機會。
3月19日美國議員Tom Cotton和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Mark Gallagher就共同向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提出了一項旨在終止美國對中國原料藥依賴的法案。這個題為「保護美國藥品供應鏈免受中國影響」 (Protecting Our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from China Act)的法案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追蹤原料藥(API)來源;2.聯邦政府禁止採購含有中國API的藥品;3.加大藥品供應鏈透明度;4.積極鼓勵製藥企業在美國本土開廠生產。
此外,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曾推動收緊「購買美國產品」(Buy American)法,要求聯邦機構購買美國製造的藥品和醫療設備。川普(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擴大政府對美國製造的藥品和醫療產品的需求,來刺激企業在美國生產藥品和其它醫療產品,而不是依賴從中國進口。
曾有美國媒體在相關報導中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為了促進這類生產,白宮還在爭取簡化對美國製造產品的監管審批,並對在外國生產的產品原產地進行更詳細的標識。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