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9月08日訊】大家好,歡迎觀看慧月瞰今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奶茶聯盟」,這個聽起來甜美可愛的名詞,專門對付名字一樣甜美可愛的「小粉紅」,是的,奶茶聯盟專門對抗中共小粉紅的網絡霸淩,是由充滿創造力並且十分活躍的年輕人組成,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迅速的發展壯大,備受追捧。
現在的年輕人一向對政治話題的興趣度不高,而「奶茶聯盟」因五毛、粉紅和中共網軍發起,又迅速吸引大批加入者,究竟是怎麽回事,有何意義?今天慧月講給你聽:
小粉紅網路霸凌出征泰國失敗
聯盟的成立要追溯到今年4月初。由泰國偶像瓦奇拉維特・奇瓦雷Bright,在推特轉發一組圖片中,將香港列為「國家」。隨後他遭到從中國翻牆的小粉紅和五毛的圍攻。
Bright迅速道歉,解釋說他在轉發照片時未看清當中的內容,但小粉紅們並不買帳。後來他們發現Bright的女友Nnevvy分享的一個帖子,當中推測中共病毒來自武漢的病毒實驗室,於是便認為他的女友辱華。
中泰網友鍵盤戰驟然爆發,泰國網友幽默回嗆中共五毛,他們「聲援香港」,或貼「天安門事件」的坦克圖或維尼熊的圖回覆,以幽默感十足的帖文成功擊退網軍侵擾,令小粉紅們「玻璃心」碎滿地。輿論激戰甚至讓中共駐泰國大使館出面,聲明堅持「一個中國」,卻遭泰國網友反諷「堅持一個中國武漢肺炎」。
這一場輿論戰,引發泰、台、港網友加入抵禦中國五毛的行列,擊退中共小粉紅們,並以泰式橘色奶茶、台灣珍珠奶茶、香港絲襪奶茶、鴛鴦奶茶的共同點,號召成立的「奶茶聯盟」(Milk Tea Alliance)。
比如有泰國網友回應五毛連篇髒話時說,「你們正在讓熊貓蒙羞,我是熊貓的粉絲,請你們停手」,有五毛嗆泰菜難吃時,泰國網友則回,「等你們不吃蝙蝠我們再來談」。
後來陸續有其他東南亞國家響應,又有日本的透明奶茶、印度的印度香料奶茶、馬來西亞的拉茶等加入,「奶茶聯盟」至今已有超過10國加盟,正象徵著「反中共網軍」已超越國界與文化,儼然在網路上形成了一條包圍中共網軍的亞洲圍堵線。反共似乎成為這些國家民間新的共識,越來越壯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網友向中共聲討的議題早已不局限於聲援泰國、罪責武漢肺炎和挺台灣上面,還擴大到中共各種在國際上的不當行徑。例如菲律賓網友抱怨中共在南海的行動,或有網友撻伐中共在湄公河上遊築大壩,導致位在下遊的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發生旱災等等。
中共在網絡上的輿論力量龐大,而這次泰國正好反制了這種不平衡的輿論現象。尤其是中共在社群媒體的影響力。香港眾志祕書長黃之鋒也表示,亞洲小國們對中國的所作所為積怨已久,奶茶聯盟的誕生,就是要制衡中共的力量,並且顯示出小國需要與其他國家聯手合作。中共長期推動大外宣以及戰狼外交,亞洲鄰國積怨已久,此時不約而同地開始反擊。
港泰台殊途同歸 反共反專制
港台泰的聯盟,不僅在於這三個地方各有各自特色的奶茶,以及反制中共網軍霸淩的共同目標,還在於他們反專制極權的局面。
香港和台灣自不必多說,他們都面對中共政權的魔爪和威脅,武統台灣的叫嚷和港版國安法的強行推動,激發了對政治原本冷漠的年輕一代的反抗。而泰國年輕人則是面對軍閥專權的統治,泰國在七月掀起了民主示威運動。曼谷出現了近年來最大型的反政府示威,要求泰國政府依據新憲法舉辦選舉並重組政府,集會現場許多示威者所舉著的手牌寫著「#奶茶聯盟(#MilkTeaAlliance)」,上面還有象徵台灣建國獨立的台灣旗,以及象徵香港反送中精神的黑底洋紫荊旗。
包含台灣、香港的亞洲聯盟者們,責無旁貸地聲援泰國人期盼改革專制政府的抗議行動,其實也體現出他們對港台未來政治體制的願景。顯然,不論泰國還是港台,誰能在今天順應曆史潮流,裹民意順民心,誰就能成為這個時代的寵兒。
戰狼外交能走多遠?王毅灰溜溜離開歐洲
亞洲的小國不像西方的自由民主,卻能默契地從民間形成聯盟抗共,而另一邊的歐洲國家,在中共外長王毅訪問時,同樣心照不宣地堅定了抗共立場,應對中共強勢的戰狼外交。
王毅於8月25日至9月1日幾天在歐洲5國的訪問。而就在8月上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剛剛訪問了歐洲的捷克、斯洛文尼亞、奧地利和波蘭。今年世界格局變化迅速,歐洲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時候逐漸向美國這邊靠攏,蓬佩奧的歐洲訪問,明顯意在聯合歐盟國家,共同對抗中共政權對自由社會的威脅;而王毅訪歐的目的則是分化歐盟,拉攏親共的歐洲國家共同對付美國。一個前腳剛走,一個就後腳趕去。
但是這次,王毅應該感受到了與以往訪問大不相同的氛圍。王毅首站挑選去年加入了中共「一帶一路」倡議的意大利,應該說這是此次訪問中對中共最友好的一個國家了。到了羅馬,意大利的總理也沒有像以往那樣親自接見,只是打了電話,電話中還專門提及了中共不喜歡聽的香港國安法的問題。意大利外長在雙方共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意大利和歐洲盟友同樣關注《港版國安法》和有關人權問題,支持香港「一國兩制」,強調香港高度自治和自由的重要性。
第二站荷蘭似乎也沒有讓王毅順心。一些荷蘭議員發信邀請王毅參加荷蘭的立法機關外交事務委員會舉辦的一個座談會,討論有關香港和新疆等的人權問題,被王毅給拒絕了。這一舉動本身就是打臉中共,批評中共在人權問題上的做法。
而到了第三站挪威,王毅居然還威脅挪威人不要給香港人諾貝爾和平獎。一個曾經不顧中共惱怒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達賴喇嘛的國家,如今想必更不會被嚇住的。這次中共想拉攏挪威,自然是考量挪威在戰略上的重要意義,因為當下正值中共跟北歐國家的關系緊張。瑞典關閉了該國所有的孔子學院,還呼籲對引入香港國安法的中共和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同時,丹麥似乎已經越來越靠近美國,美國在丹麥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開設了領事館,還已在格陵蘭島部署了部隊和彈道導彈預警系統。
第四站法國,王毅在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演講時,向歐洲各國喊話反美。而法國總理馬克龍也明確表示,對中國的人權問題表示強烈關注。而且見過王毅後,馬克龍還說,他已經告訴習近平,我們更喜歡諾基亞、愛立信,其實就是在拒絕華為的5G。
最後一站德國,外長馬斯不但當面要求中共撤銷《港版國安法》,儘快重啟香港舉行立法會選舉,還提到了新疆的人權問題。8月31日,王毅在德國訪問時,公開宣稱要對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訪問台灣的舉動進行報復。他稱,維特齊此行具有「挑釁性」,「與14億中國人民為敵」,並威脅要讓其「付出沈重代價」。
戰狼式外交的做法這次顯然是不靈了,而且還適得其反。王毅公開威脅歐盟成員國,不但引發捷克的強烈反對,而且還引發歐盟國家的強烈不滿。9月1日,捷克外交部長佩特裡切克(Tomas Petricek)宣布將召見中共駐捷克大使,他譴責王毅的說法太「過分」。同天,法國、德國、斯洛伐克公開譴責中共,支持捷克。
有意思的是,王毅剛走,德國就宣布了新的外交政策「印度-太平洋准則」,加強與印度和日本等亞洲國家的合作,使經濟夥伴關係多樣化,以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關係。在此之前,德國因為在貿易和經濟上與中共關系密切,屬於歐洲比較親共的國家,所以有評論說,這次的新政策意味著德國對中共政策的轉向。
在國際上中共碰了一鼻子灰,國內也難以安寧。蒙古人的抗爭,證實了來自體制內的覺醒之聲。
從封鎖【Bainu】到「新疆超話」 封鎖難掩真相傳播
中共安排的歐洲之行接連被問及中國人權問題確實正中要害,轉頭看看便知大陸人權每況愈下。
8月26日,內蒙古教育廳發佈《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實施方案》。文件規定從今秋開始,內蒙古民族語言授課的小學一年級開始使用漢語教材,並將政治課、歷史課逐步改用漢語授課。
唯一的蒙古語社交平臺【Bainu】被封鎖,中共的這些行徑徹底觸怒了蒙古族的家長們,內蒙各地紛紛開始抗議行動,內蒙通遼、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等多地的數萬學生和家長發起罷課及抗議集會,連老師都一起參與罷課行動,大批家長從學校接回孩子,抗議者在校門外高唱蒙古語歌曲,高呼口號,憤怒的民眾情緒激動,要求當局撤回雙語教育方案,更有一名學生因母親被當局抓捕並被武警毆打後,選擇從學校四樓跳下,以死明志。
中共長期以來處心積慮,通過漢族人移民、通婚,採用漢語教學,逐漸的消滅內蒙語言,使蒙族人慢慢忘記自己民族的文化,從而使民族名存實亡的目的。
不只內蒙古,新疆也出現了網上投訴和曝光的熱潮。9月1日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會議宣佈在不放鬆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全疆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狀態。而在此前近兩個月,新疆人民究竟經歷了什麽?恐怕只有當政者和老百姓心裡最清楚,當然很多的蛛絲馬跡還是可以從一些網絡碎片信息中拼接出來。關於此輪疫情爆發,中共在當地採用了類似武漢甚至個別地區比武漢更甚的封城和嚴厲管控限制措施,也因此在社交媒體上遭遇了嚴重的民意反彈。上傳至社交媒體的圖片顯示,很多住戶的家門口被貼上封條或膠帶,完全禁止下樓,更有甚者單元門前有焊下的鋼筋條。
大量新疆網友因此湧入國內社交平臺新浪微博的超級話題「烏魯木齊」下發帖,指責當局「一刀切」的封鎖政策和無休止的隔離,嚴重影響民眾生活。但是,絕望的居民在網上的哀嚎和求助信息卻迅速被刪除。因為發帖量太大,無論怎樣刪除都有殘留的信息,主流媒體卻視而不見。網民嘆息,新疆的白天有多長成為了新聞,新疆的美景成為了新聞。在超話裡尋求幫助的人,活生生的人,還是沒有成為新聞。正如網民描述的那樣,你在這裡可以死於自殺、難產、癌症、誤吞玻璃球,就是不能死於新冠。
中共當局利用多年曆練出來的鎮壓維吾爾人的反應機制,試圖通過這種毫無人性的強制「防疫」措施來對抗疫情,卻抵擋不了民心的潰敗。越來越多的當地民衆,也在這次封城中徹底清醒,明白中共的邪惡和血腥,因此從「新疆超話」到「北京超話」,被禁言的民衆自發的以這僅有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憤懣並藉此希望更多人明白真相。帖子雖然被刪除,但罪惡終究難被掩蓋。
不難得出,現在不同領域,超越了國界,人們正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組成堅實的「聯盟」,共同抵制中共。
好,今天先聊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