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三國」風:攜義小說風靡日韓

2020年11月25日文化漫步
韓國曾有幾部歷史古裝劇,因其蘊含的傳統價值觀,在亞洲掀起收視高潮。然而,在影視不發達的年代,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描繪的三國風雲,那些文韜武略的英雄、驚心動魄的戰爭、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就在日韓譯員的筆下脫穎而出,廣泛流傳。傳奇的三國故事,猶如穿越時空而來,以雕塑、繪畫、遊戲等方式,在現代亞洲的舞台上綻放光彩。
1. 日本「三國迷」 跨越各行業
追溯起來,日本在十四世紀時,記載1318年~1368年頃約50年間的日本軍記物語《太平記》中就有「三顧草庵」「死諸葛走生仲達」的三國故事。所以,在中國明朝以前,三國文學就已傳入日本。
日本從1467年「應仁之亂」為起點,開始了長達一百五十多年的戰國時代。在這一時代,三國故事就已流行日本,一些當時的人物被比擬為三國英雄。如德川家康手下有一員猛將,名叫本多忠勝,當時被稱為「今張飛」或「日本之張飛」。豐臣秀吉的軍師竹中半兵衛被人稱為「今孔明」。戰國時代,陸奧國大名津輕為信崇拜關羽,效法演義中的關羽,留起了長鬍鬚,被喻為津輕的「美髯公」。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以前,日本就已出現了不少三國迷,根據日本學者編著的《三國志享受史論考》記載,在江戶初期,日本儒學學者林羅山在《羅山先生詩集》中,附有慶長九年(1604年)的讀書目錄,其中就包括《三國演義》。
大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日本元祿二年),日本京都天龍寺僧「湖南文山」——義徹、月堂兄弟翻譯《三國演義》,定名為《通俗三國志》,於1689年至1692年在日本刊行。湖南文山的譯本主要根據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同時參考了陳壽的《三國志》而寫成。
在《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中,日本著名漢學家青木正兒說,自從1689年湖南文山的三國譯本問世後,迅速風靡日本,「講中國歷史的種種軍談,一霎時望風競起」。
從1689年至1973年間,三百年來不斷有人翻譯《三國演義》。日本最早的插圖書《繪本三國志》,由著名畫家葛飾北齋繪圖,於1836年至1841年出版發行。
1930年,日本歷史小說家吉川英治重新翻譯《三國演義》,他在序言中說:「余少年時代即耽讀《三國演義》,一讀再讀,百讀不厭。」「《三國演義》結構之宏偉與人物活動地域舞台之廣大,世界古典小說均無與倫比。其登場人數數以千百計。其描寫筆調或華麗豪壯,或哀婉淒切,或悲憤慷慨,或幽默誇張,讀來令火趣味橫生,不禁拍案三嘆!」
在《中國小說概論》中,東京帝國大學名譽教授兼日本漢學家鹽谷溫說:「《三國演義》是最適於家庭的讀物,……從隆中三顧到赤壁之戰,很有趣味,文章雖小說而近雅馴典麗的古文,讀來非常痛快而容易,可編入漢文教科書內。」
隨著三國故事的廣傳,1983年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台,根據《三國演義》改編了六十八集木偶電視劇。根據1995年出版的《日本書籍總目錄》,其中關於「三國」的著作就高達106種。
隨著現代電子科技的發展,在遊戲行業,以三國為題材的遊戲,如《三國志》、《三國群英傳》、《三國志英傑傳》等不勝枚舉。
在日本,由三國迷組成的三國俱樂部,或考證三國史實,或輯錄三國名言,編輯三國辭典,或繪製三國地圖,他們對三國人物的喜愛和熱衷,令國人訝異。
由橫山光輝改編的《漫畫三國志》,印刷數超過三千萬套,相當於每個日本家庭都有一套,普及率非常高。日本人喜好研究「三國」,從人際關係、經營管理、商展謀略等角度進行研究的著作不勝枚舉。
在日本企業界,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表示,「松下成功,功在《三國》」,「三國人物的智慧,是我的最好的老師。」許多大公司將《三國志》列為「領導者必讀」,將孔明兵法作為管理原則。
《三國演義》遊走於文壇、政壇、職場和商界,成為日本各界的寶典傳奇。
2.《三國演義》輻射力 影響韓國語言和藝術
韓版《三國演義》,從它的故事情節,到其宣揚的理念,影響了韓國的語言文化和藝術,遠遠超出了普通的文學層面。
在《三國演義》還沒有問世之前,朝鮮半島就曾經歷了現實版的「三國時代」(427年-660年),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
歷史上,韓國人的祖先受漢文化影響,特別喜好讀書。明朝《太平清話》卷上中,陳繼儒(1558年—1639年)曾說:「朝鮮人最好書,凡使臣入貢限五六十人,或舊典、新書、稗官小說在彼所缺者,日出市中,各寫書目,逢人遍問,不惜重值購回,故彼國反有異書藏本。」。
韓語譯本《三國演義》於1703年問世,這一版是從1650年出版的滿文譯本翻譯而來,於1774年重版修訂。但在此之前,三國的英雄故事就已在朝鮮流行。
大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爆發了長達七年的「壬辰倭亂」。在大明的協助下,朝鮮打敗了日本軍隊。天津巡撫、薊遼總督萬世德作為明朝使臣,攜帶明神宗詔書來朝鮮,奉命送去了四千兩建築資金,資助朝鮮修建關羽廟。
由明朝出資,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朝鮮始建「東關王廟」(東廟),明神宗親筆御題「顯靈昭德義烈武安關帝」匾額,廟內供奉關羽、關平、周倉等中國戰將。
朝鮮人李肯翊《祀典典故》說:「初,壬辰丁酉之亂,關王屢顯其靈,以神兵助戰,皇朝將士皆言平壤之捷、島山之戰三路驅倭之役,臨戰,關王輒現靈來助雲。」參加抗日的大明官兵,認為在戰爭中取勝,是得到了關羽英靈的護佑。所以明軍將領就在漢城(今首爾)修建了關羽廟。
「壬辰倭亂」長達七年,大明將領為提振朝鮮士氣,也為了祈求平安,就又建了幾座關廟。
根據《朝鮮王朝‧英祖實錄》記載,1746年8月22日,「上親書『顯靈昭德王廟』六字,揭於東、南關王廟。兩廟乃壬辰倭亂,關王顯聖後所建,而皇明亦賜額,上思念其功,故有是命。」
朝鮮專奏使李恆福,主掌朝鮮王廷與大明的外交工作。他熟悉三國關羽的事蹟,曾作詩《次海月關王廟韻》雲:「義烈祗今專享祀,餘威猶得震華夷。」
關羽忠君、義勇的英雄形象,成為朝鮮文士輯錄或創作的原型。朝鮮漢文小說《天倪錄》記載了兩則關羽顯聖故事,《壬辰錄》則詳細地講述了關羽的事蹟。文士將義勇忠君的情結,解救危難、護佑百姓、保護一方的願望寄託在關羽身上,化成筆下的故事小說。
韓國學者趙賢植在《〈三國演義〉與韓國文化》中,介紹《三國演義》強大的文化輻射力,影響了韓國的語言文化、音樂和繪畫藝術。
「在韓國民間肆坊公演的(朝鮮中後期民間的一種流行曲藝形式)《赤壁歌》曲目(又稱《華容道》)就是以說唱的形式來演繹《三國演義》。」
首爾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九幅「三國演義圖」,由朝鮮後期宮廷畫家所繪,九圖「包括《諸葛孔明初用兵》《臥龍先生舌戰群儒》《臥龍先生用奇計借箭》《七星壇諸葛祭風》《龐士元議連環計》《臥龍先生勝戰告》《烏林火起阿瞞驚走》《張將軍守益州城》《關興斬將救張苞》」。
韓語中有不少詞彙和三國故事有關,譬如「三顧茅廬」「七擒七縱」「七步之才」「味如雞肋」「刮目相看」等。
三國人物的性格特點及故事,衍生出很多韓國人日常生活中的諺語,比如「如諸葛亮南征北伐時信任名將一樣」,指深深地信賴某人;「好像劉備相信關公」,比喻信人不疑,極其相信某人;「好像呂布的長槍」,形容某件東西非常鋒利;「如張飛的大吼」,形容大聲批評或漫罵別人;「好像趙子龍用鈍槍、鈍刀」,以此比喻某個男人浪費錢財。
今日的韓國仍舊崇拜三國英雄,各地建有東廟,對此趙賢植認為,「東廟與崇拜關羽的民間信仰就是由壬辰倭亂和《三國演義》普及產生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
近年來,韓國出版的《三國演義》譯本、評本,或改寫本高達幾十種,為韓國人了解三國歷史、三國皇室、官制、教育等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其中以李文烈的評譯本最為流行,銷售量達到幾十萬套,每套含10冊。
曾有媒體報導,韓國企業將《三國演義》的方略用於企業管理。韓國現代煉油公司曾出台了一份94頁的《倫理經營指南》,其中指出:「諸葛亮、關羽、曹操,Yes;劉備、張飛,No。」
在電子科技的帶動下,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漫畫、卡通動畫、電子遊戲等大量湧現。這些成為韓國人了解三國故事的又一媒介。
參考資料:
中外關係史學會編:《中外關係史譯叢》第3輯,第104頁至134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 [韓]趙賢植:《〈三國演義〉與韓國文化》 @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