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激戰44天 俄羅斯不費一兵一卒 土耳其地緣政治轉變

2020年12月13日時政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3日訊】外高加索鄰國阿塞拜疆(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為納卡地區(Nagorno-Karabakh)激戰44天,在亞美尼亞簽署「痛苦的」協議、放棄大片土地給阿塞拜疆後,俄羅斯和土耳其維和部隊進駐納卡區收場。讓俄羅斯不費一兵一卒,就靠土耳其「助攻」取勝,土耳其則因大為有利的地緣政治轉變,讓安卡拉堂堂插足高加索地區。
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11月9日深夜宣布,已經簽署「痛苦的」協議,結束與阿塞拜疆長達6週、造成數百人喪生的激戰。報導指出,此一協議導致亞美尼亞放棄大片土地。
納卡激戰44天 俄羅斯不費一兵一卒 土耳其地緣政治轉變
2020年12月12日,納卡地區衝突後,人們在喪生的親屬的墳墓前致衰。(KAREN MINASYAN/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央社報導,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11月10日凌晨也宣布全面停火,民眾興奮的蜂湧走上街頭揮舞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國旗。
阿塞拜疆反對陣營若干要角於兩天後更直接向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公開喊話,要求土耳其對納卡區重要城巿舒沙(Shusha)部署軍隊,確保當地免於可以想見的俄羅斯可能威脅。
阿塞拜疆本月10日在首都巴庫進行勝利閱兵大典時,埃爾多安就站在阿利耶夫身旁觀禮。獨立新聞媒體「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報導,鄂圖曼帝國軍隊100年前曾攻占巴庫,土耳其現在則重返阿塞拜疆。雙方流露出的兄弟情誼令外界難以揣想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明顯卻唐突改變。
揭密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爆料美國外交電文顯示,10年前在安卡拉尋求與亞美尼亞關係正常化之際,「謊言、欺騙、背叛」是阿利耶夫形容埃爾多安政府時用的字眼。阿塞拜疆民眾當時更在巴庫集會,抗議安卡拉沒有就納卡區問題替阿塞拜疆幫腔。
此一時,彼一時。阿利耶夫現在用「值得信賴的兄弟」稱呼埃爾多安,阿塞拜疆各黨各派民眾都敦促土耳其在國境建立軍事基地。
試圖解讀此一「髮夾彎」的其他國家外交官們不禁要問,「為何現在?」
不願具名的土耳其高階官員指出:「因為阿塞拜疆求援,就這麼簡單,背後沒有更大陰謀。」
儘管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多次決議確認當地為阿塞拜疆所有,納卡區和圍繞它的7個地區自從1994年以來就被亞美尼亞軍隊占領,雙方零星衝突時有所聞,但基本上當地一直處在「凍結衝突」狀態,直到安卡拉決定介入後,膠著20多年的情勢才自今年7月以來急速升高。
土耳其官員之前曾多次表達由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明斯克集團(OSCE Minsk Group)主導的和平進程30年來一事無成,「該是改弦更張採取新作法的時候了」。
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於1992年成立的明斯克集團由俄羅斯、法國、美國擔任共同主席國,盼為納卡區衝突找出和平解方。
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同文同種,語言幾乎完全相同,並且具有相同歷史背景。一位土耳其官員就說:「我們試圖幫自己兄弟,這奇怪嗎?」
最近這場戰爭其實是亞美尼亞引火自焚。亞美尼亞部隊7月攻擊阿塞拜疆北部具戰略價值的甘賈峽谷(Ganja Gap),造成阿塞拜疆一名將領和他曾在土耳其受訓的數名幕僚陣亡。
此一區域是能源走廊所在,包括巴庫—特比利西—吉漢(Baku-Tbilisi-Ceyhan)油管、跨安納托利亞天然氣管道(TANAP)、巴庫—特比利西—喀爾斯(Baku-Tbilisi-Kars)鐵路都經過當地,不僅是阿塞拜疆生命線,也是土耳其關鍵能源和貿易路線。
前美國駐阿塞拜疆大使布瑞扎(Matthew Bryza)指出,上述攻擊在兩國衝突中留下外交真空,亞美尼亞葉裡凡當局當時正準備採行更挑釁作法。但在美國、法國不參與調停下,於是「俄羅斯往亞美尼亞靠攏,土耳其向阿塞拜疆靠攏」。
他表示,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Nikol Pashinyan)8月間「出人意表愚蠢地」開始談論本來應該把土耳其東部交給亞美尼亞的1920年色維爾條約(Treaty of Sevres),「我認為這讓埃爾多安總統和其他土耳其最高層不快。土耳其的戰略對策就是先自保」。
在此之前,安卡拉和巴庫已在多年前放下諸多歧見。首先,在阿利耶夫強勢干預後,土耳其政府放棄與亞美尼亞關係正常化進程。其次,興建跨安納托利亞天然氣管道讓埃爾多安和阿利耶夫盡棄前嫌,將雙邊關係推向高峰。
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SOCAR)對土耳其直接投資額達近200億美元。與阿利耶夫關係密切的阿塞拜疆媒體2018年還在土耳其設立新聞頻道Haber Global。
土耳其官員指出,就在7月間,阿塞拜疆(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衝突開始升高之際,安卡拉、巴庫年度聯合軍事演習準備工作早已展開,土耳其當時已在阿塞拜疆部署F-16戰機,後來並且進行坦克和所有其他武器都參與的地面軍演。
同時,美國總統大選為安卡拉創造幫巴庫擬定收復失土大計的絕佳條件,華府和舉世當時只關注美國大選,這給阿塞拜疆足夠時間和空間推進計畫。
土耳其官員說:「我們去年就提出出售武裝無人機,不過阿塞拜疆方面拒買。他們對西方強權國家有所顧忌,甚至可能是對以色列有顧忌。他們不想破壞關係。但是開戰後他們有需要,情勢使然讓他們被迫從我們這邊取得幫助。」
對安卡拉的官員而言,自從阿塞拜疆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以來,土耳其就一直希望能將觸角伸向諸多突厥共和國所在的高加索和中亞地區。
土耳其自從鄂圖曼帝國時代以來就被排除在高加索地區之外。前美國駐阿塞拜疆大使布瑞扎說:「土耳其向來都在明斯克集團中,但是俄羅斯和美國就是不讓土耳其有用武之地。土耳其一直渴望有機會進入阿塞拜疆,並且一直前進到裡海。」
9月27日,阿塞拜疆、亞美尼亞開戰後,土耳其支持的阿塞拜疆軍隊慢慢挺進並且逐漸取得具體斬獲。11月10日停火協議條件之一包括通過亞美尼亞開通道路從納希契凡(Nakhcivan)到阿塞拜疆。納希契凡是阿塞拜疆的一處飛地,這條路將使安卡拉和巴庫可以直接連通。
一名土耳其官員說:「大家都認為這是土耳其的戰略勝利,彷彿是我們設計的。但我們一直到看見最終協議才曉得。」
然而,自從蘇聯解體以來,阿塞拜疆境內就不曾出現俄羅斯部隊,停火協議卻讓俄羅斯對納卡區派遣維和部隊,這在阿塞拜疆引發巨大爭議。
阿塞拜疆前情報官員歐儒吉魯(Arastun Orujlu)說:「他們不會只是停火特派團。他們有重武器,正在建立部署無人機和所有武器的永久軍事基地。區域和阿塞拜疆都會感受到俄羅斯的影響力。」
與此同時,所謂納希契凡走廊也符合俄羅斯利益。阿塞拜疆在野領袖伊巴多盧(Gubad Ibadoghlu)指出:「莫斯科想要把影響力往南擴張,正試圖取得連通伊朗的管道。」
納卡激戰44天 俄羅斯不費一兵一卒 土耳其地緣政治轉變
2020年11月26日,在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就有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發生六週的戰鬥後,俄羅斯維和部隊士兵在斯捷潘納克特鎮外的道路上把守檢查站。(KAREN MINASYAN/AFP via Getty Images)
俄羅斯不費一兵一卒,就靠土耳其「助攻」取勝,這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內的諸多盟友對安卡拉多所微詞。但是與此同時,必須讓土耳其在境內靠近納卡區永久駐軍以平衡俄羅斯日增影響力,幾乎成為阿塞拜疆內部共識。
儘管停火協議讓俄羅斯得以插足阿塞拜疆,土耳其和西方國家許多人士認為,阿塞拜疆、亞美尼亞衝突結局鞏固土耳其在區域的勢力和角色。
布瑞扎說:「這是有利土耳其的巨大地緣政治遞嬗,我認為對北約有利。土耳其政、軍介入高加索是件好事,我認為對北約而言,這無疑是件好事。」
歐儒吉魯同意此一觀點說:「土耳其向鄰近突厥國家立下它值得信賴而且效力十足的案例。阿塞拜疆人希望土耳其在境內駐軍,這可能成為土耳其進入中亞的門戶。」
(責任編輯:盧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