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3月01日訊】敦煌莫高窟,是中華四大石窟之一,也是歷史上的一大文明奇蹟。歷經千年營造,莫高窟形成了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415尊的文化藝術建築群,更是一座壯麗無比、輝煌無雙的佛國世界。
莫高,即沙漠高處;窟,即石窟廟,即僧人修行、禮佛的場所。莫高窟,就由一座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內容豐富的石窟寺廟組合而成。慈悲的佛陀、曼妙的飛天、虔誠的眾生、多彩的紋飾,猶如聖潔的仙花,悠然綻放於幽境。每座石窟,各具風韻,除了壁畫和彩塑外,其規模、結構和樣式,展現了不同時代的藝術風尚,以及佛法東傳的演變軌跡。
了解莫高窟那些形態各異的形制,是我們走進石窟文化的另一種方式。
禪修靜室——禪窟
兩漢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發,一批批僧人懷著修行與弘法的宏願,走進東土,拉開佛教東傳的序幕。敦煌作為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佛法入華的第一站。五代十六國時期,敦煌所屬的涼州,是北方佛教的中心。許多高僧大德客居此地,奉獻畢生心血推動佛法的繁榮。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北涼第268窟西壁的繪塑。(公有領域)<br/>
前秦的建元二年(366年),有一位名叫樂僔的僧人,雲遊至敦煌。他篤志修行,一直在尋找清淨修行的所在。他走過宕泉河谷,來到三危山與鳴沙山之間,忽然看到鳴沙山上金光熠熠,現出千佛莊嚴的法相。他領悟到,這就是他一直尋找的聖地,便在峭壁上開鑿了第一個石窟。
這就是莫高窟的緣起。佛教自印度傳來,印度僧侶的修行和禮拜方式,也自然走進了中華大地。開鑿石窟的活動,在印度非常普遍。由於印度氣候炎熱、雨季長,僧人在山中開鑿石窟,涼爽宜人又可避雨,適合隱居修行。
中華北方的氣候與印度迥異,但人們依然熱衷於在石窟內修禪,於是有了樂僔開鑿的石窟,叫作「禪窟」。莫高窟現存最早的石窟之一,修建於北涼時期(1600多年前)的第268窟,也是這一類石窟。
這是一座小型的多室石窟,主室僅一人高,整體構造為平頂長方形。室內中央是不足一米的狹長過道,南北兩側共開鑿四個小室,僅容一人坐下。窟內裝飾簡約,西壁佛龕內有一尊交腳佛陀塑像,面容端方靜穆,紅色袈裟輕薄貼體;四周用西域暈染法繪製飛天、菩薩像,因褪色現象顯得古樸稚拙,展現出異域特徵。
禪窟主要供僧人坐禪修行,規格較小,更注重實用性。另外,莫高窟分南北兩區,那些知名的藝術成就高的洞窟集中於南區,更像是禮佛的殿堂。北區洞窟則疏密不均,無彩繪雕塑,經學者研究,這些洞窟專供僧人生活、修行所用,有禪窟、僧房窟、倉廩窟(儲存糧食)、瘞窟(埋葬死者)等,更像是一座樸實無華的寺廟,體現了早期印度佛教的特色。
觀像修禪——中心塔柱窟
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形成南北差異。北方佛教是全民信仰,注重修持與崇拜,佛教活動以修行、坐禪、造像為主。修禪須觀像,觀像如見佛,造像活動興盛。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北魏第254窟的中心塔柱。(公有領域)<br/>
釋迦牟尼佛傳法時,不主張設立偶像,僧徒以佛塔、菩提樹、手印等象徵物代表佛陀,進行禮拜,因而印度出現了「支提窟」。支提即塔,本是存放佛捨利的地方,信眾在窟內繞塔右旋,觀像禮拜。支提窟隨佛教傳入漢地,就變成了本土化的中心塔柱窟了,也是北朝時期的主流洞窟。
以莫高窟第254窟為例,在這方寸天地中,最精美的就是窟中心的塔柱。與方形主室協調,塔柱從圓柱形變成了方柱形,並且四面開龕造像,繪製色彩繽紛、紛繁華麗的裝飾畫。塔柱的主龕是東壁的圓券龕,內有一尊佛陀交腳而坐的塑像,另外三面為佛陀禪定像。塔柱不在主室中央,而是略向後(西)偏移,形成了空間較為寬敞的前室,供僧徒聚集、禮佛,其它空間主要用於繞柱觀像。
北朝洞窟,更多受到異域文化的影響,但是中華文化的滲透已露出端倪。比如前室窟頂出現的「人」字坡造型。人字坡是中華傳統木製建築的典型形制,石窟頂部還在人字坡兩面裝飾一道道「椽子」,「橫梁」兩端做出「斗拱」樣式,彷彿把中原的屋頂移到了佛教石窟內。
禮佛大殿——殿堂窟
隋唐時代,南北一統,漢地佛教趨於融合,具有「禪理並重、定慧雙修」的特點,以淨土宗為代表的大乘佛教也開始盛行。由於國力的強盛、開邊的武功與藝術的繁榮,大批畫家、匠人從中原特別是都城長安湧入敦煌。漢地時興的畫樣、建築工藝、歌舞藝術,也源源不斷傳入敦煌。
此為敦煌莫高窟的唐代第220窟的迦葉像,一反舊式的苦行僧形象,被塑造成一位深諳佛理的長者形象。(公有領域)<br/>
莫高窟也隨之出現新的面貌,中心塔柱窟內,塔柱不斷變化著形態:四面塔柱改為「須彌山式」的倒塔形;取消塔柱,變為佛壇式;取消佛壇,向華麗萬方的中式石窟過渡。
仿照中式殿堂建造的殿堂窟,是從盛唐到以後各朝代的基本形制,更是整個敦煌石窟最常見、延續時間最長的石窟樣式。主室取消了塔柱、佛壇建築物,大大擴展內部空間;窟頂也改為更具中式風格的「覆斗頂式」,可分散上方重力,進一步增加窟室高度。
覆斗頂,即頂部呈四面斜坡狀,形如倒斗,令洞窟結構更為穩固。以上變化,能夠容納更多彩塑尊像,以及整壁大型經變畫,有助於眾多僧徒聚會、講經、禮拜等活動,體現出大乘佛教「普渡眾生」的思想教義。
唐朝是中華文化的黃金期,也是莫高窟藝術的巔峰時代。初唐時期的莫高窟第220窟,就是這一時期的典範之作。在中原藝術的影響下,工匠們創造出了形態方正、空間寬敞的殿堂窟,並通過精湛的繪塑藝術,全方位展現生機勃勃的大唐氣象。
石窟內正壁(西壁)開龕,內現存五尊後代重修的塑像,中央為釋迦牟尼佛,兩側分列迦葉、阿難兩弟子與兩尊脅侍菩薩。三幅整壁的大型經變畫,是最精華的部分。經變畫,就是用圖畫形式來解釋佛經內涵,有助於信眾理解佛法。
南壁繪製觀無量壽經變(西方淨土變),北壁繪製藥師經變,分別代表西方和東方的淨土世界,也是唐朝內地寺院典型的布局形式。東壁門兩側為對稱布局的維摩詰經變。這繪畫題材可以看出,淨土宗經變畫是壁畫主體,在石窟內構建了一個極其豐富又相對完整的佛國世界。
磅礴莊嚴——大像窟
禪窟、中心塔柱窟、覆斗頂殿堂窟,正是莫高窟的三大基本形制,此外還有一類特殊的石窟,以偉岸壯麗著稱,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窟內有一尊碩大無朋的佛塑像,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感,這類石窟姑且可稱之為「大像窟」。
此圖為莫高窟中段第96窟的「九層樓」建築。(慕尼黑啤酒/維基百科公有領域)<br/>
當今莫高窟有一座標誌性建築,是建於唐代的第96窟。經過歷代翻修,這座石窟外觀上呈現出依山而建、凌空飛檐的朱紅色九層樓閣樣式,亦叫「九層樓」。石窟內供奉著莫高窟最大的彌勒佛像,高三十多米,目光下視,雙腿自然下垂,整體造型豐盈圓潤。
莫高窟的塑像,大多是泥製彩塑,內部骨架由木條搭建,而這座佛像卻是在開鑿石窟之際,利用主室內壁,預先鑿出大致型態的石胎,再敷泥製作。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這尊大佛像的地位也非同一般,是中國第三大佛、世界上室內雕刻的第一大佛,以及石胎泥塑的第一大佛。
唐朝還出現了兩座臥佛塑像的大像窟,即莫高窟第148和158窟,詮釋了佛陀涅槃的場景。兩座石窟都是橫長方形,後半部設有一米多高的長方形佛壇,佛陀的塑像置於其上。佛陀雙目半閉,嘴角似有笑意,右手枕於頭下,整體造型流暢柔和,給人靜穆安詳之感。
臥佛身後是佛弟子群像,以塑像或壁畫形式表現,搭配涅槃主題的經變畫,整個石窟演繹了《涅槃經》內涵,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涅槃世界。因而,它們還有個特別的名字——「涅槃窟」。
莫高窟形制的演變,是印度佛教與中華文明不斷融合的過程,才形成了精美絕倫的石窟建築。它是神聖的藝術,是凝固的信仰,是荒漠上永遠熠熠閃光的明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