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61年前北非核試 異於尋常輻射隨沙塵吹回自家

2021年03月02日社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3月02日訊】來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塵土在強烈季風吹拂下,往北越過地中海侵襲西歐,給法國帶來令人驚嘆的天色和夕陽,還有異於尋常的輻射量。一般認為,這些輻射對人體健康並無危險性,但諷刺的是,這些輻射竟是來自法國於1960年代初期,在北非執行的核試。
中央社報導,位於法國西部康城(Caen)附近的非政府組織「西部放射性控制協會」(ACRO)專門監測輻射程度。ACRO 表示,法國於1960年2月13日在阿爾及利亞沙漠執行代號「藍色跳鼠」(Gerboise Bleue)的核試,當時這個北非國家還是法國的海外領地,1962年才獨立。
法國61年前北非核試 異於尋常輻射隨沙塵吹回自家
圖為,1960年3月10日,法國總統戴高樂在巴黎頒發榮譽勳章給參與研製法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士兵和物理學家。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沙漠的Reggane執行代號「藍色跳鼠」核試。(AFP via Getty Images)
ACRO 表示,這種「回力棒效應」(boomerang effect)把核爆製造出來的核裂變產物銫-137(caesium-137)帶回了法國本土。
ACRO近期在法國與瑞士交界的朱拉(Jura)山區採得撒哈拉沙塵,加以檢驗後發現,「考量到大範圍內的同質沉積物,根據分析結果,估計每平方公裡有8萬貝克(bq)的銫-137」。
ACRO還表示:「這波在核爆後60年遠道而來的放射性汙染,提醒了我們撒哈拉沙漠的長期放射性汙染,法國要為此負責。」
西歐目前正受新一波撒哈拉沙塵侵襲,本季至少已有3波。一團厚實的雲跨過地中海,覆蓋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等部分地區,預期會降下「泥雨」。
法國61年前北非核試 異於尋常輻射隨沙塵吹回自家
2021年2月25日,在芬蘭庫裡卡,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落在雪地上。(TEEMU SALONEN/Lehtikuva/AFP via Getty Images)
在歐洲,最懂撒哈拉沙塵的人,當屬加納利群島(Canary Islands)上的科學家。這群小島位於非洲大陸以西的大西洋上,隸屬於西班牙。
田尼力夫島(Tenerife)拉古納大學(University of Laguna)教授沙拉薩卡瓦佑(Pedro Salazar Carballo)在實驗室接受歐洲新聞台(Euronews)訪問時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偶爾會含有礦物中自然存在的鉀-40(potassium-40),也會有法國政府進行核試所產生的銫-137。」
2020年2月,撒哈拉沙漠的強風夾帶沙塵,從非洲吹到加納利群島,迫使機場關閉、數以百計觀光客被困在島上。沙拉薩卡瓦佑的實驗室近期公布關於這波沙塵放射性含量的研究,當時就發現高含量的鉀-40和銫-137。
沙拉薩卡瓦佑堅稱,這個程度的含量仍安全,實驗室也持續監測含量,並呈報給西班牙的核子安全委員會(Nuclear Safety Council)。
他說,實際上,最讓人暴露在放射線中的是土壤本身自然發散的氡(radon),估計有5%到14%的肺癌病例是人體吸入氡氣造成,尤其是在地下和密閉空間。
(責任編輯:盧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