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7月27日訊】張家朗奪花劍金牌,香港摘東京奧運第一金;穆家駿球衣言論惹投訴,FB專頁消失;鄭州「海綿城市」失靈,道路下陷,樓房坍塌;習近平訪藏背後原因,清洗河北官場釋信號;大陸疫情擴散,各地卸責南京;加州中共病毒雕像遭焚毀,雕塑家誓言重塑。
張家朗奪花劍金牌 香港摘東京奧運第一金
7月26日,港隊花劍代表張家朗,以15:11擊敗上屆裡約奧運冠軍、意大利選手加羅素 (Daniele Garozzo),取得男子個人花劍金牌。這是港隊今界奧運會首金,也是香港歷史上第二面金牌。
張家朗在決賽中,面對世界排名比自己高12位的對手,全場打法進取。他在賽後表示:「唔敢想像自己贏咗奧運金牌,大家要堅持唔好咁易放棄!」此外,張家朗奪金,還將獲「恆基精英運動員嘉許計劃獎金」頒發500萬獎金。
穆家駿球衣言論遭投訴 楊潤雄:個別投訴不會公開討論
港隊羽毛球代表伍家朗,因身穿黑色球衣出戰及沒有印上區旗標誌,25日遭民建聯成員、培僑中學教師穆家駿在Facebook發文「強烈譴責」,更稱「如果不想代表中國香港,請選擇退賽」。
在伍家朗和羽毛球總會解釋後,穆家駿當晚發文稱「終於等到羽總的聲明!」,「真相大白」,卻沒有道歉。
兩則有關貼文遭到大批網民圍攻,更有網民呼籲向教育局投訴穆家駿,指他發表不實言論挑動仇恨,要求取消穆家駿的教師資格。而穆家駿的專頁26日早突然消失,無法連上。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26日回應事件,指奧運正在進行,大家應該全力支持運動員表現出最好一面。楊潤雄稱,不會公開討論個別投訴,但收到投訴一定按程序處理。
河南官方通報遇難失蹤者數目受質疑
河南連日遭受暴雨和洩洪導致的重大洪災,7月26日,河南省政府通報指,截至當日12時,全省69人因災遇難,5人失蹤,逾1,290萬人受災,但官方公布失蹤及遇難人數受到外界質疑。
據中央社25日報導,在河南民眾透過微博成立的暴雨互助平台上,親友們發帖找尋的失蹤者已達130人,其中大部分是鄭州居民。
而在災情更為嚴重的河南廣大農村地區,求助信息因通訊不暢更難發出。網上流出的部分求救信息顯示,河南新鄉、鶴壁、安陽等地,大量農村民眾受困屋頂或山中多日,部分農村已被洪水包圍5天。
鄭州「海綿城市」失靈 道路下陷 樓房坍塌
洪水衝擊也給鄭州市帶來不少次生災害,根據網民發布的影片顯示,鄭州各處出現地基下陷、路面坍塌。
鄭州隴海路通訊大世界路面可見一個直徑10多米的大坑,地下已全空。鄭州隴海路西四環高架柱基塌陷,已經開始搖擺,網民發影片警告車友,儘可能不要向西南方向去。還有影片顯示,鄭州市某小區的一棟居民樓發生傾斜,居民呼喊趕快逃離。在另一處,被大水浸泡的一棟三層樓倒塌。
據中共官媒報道,5年前,鄭州成為建設「海綿城市」的試點,投入500多億元,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技術措施,使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抵禦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然而「海綿工程」似乎在遭遇水災時,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整個城市反而真的變成了「海綿」,許多地區地下完全被掏空。有網民諷刺說,「這是為大家演示什麼叫拿錢打水漂」。
金蟬脫殼 習近平訪藏為騰挪內鬥壓力
在河南民眾遭災受難之際,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未赴現場指揮慰問,而是出訪西藏參加慶祝當地「解放70周年」的活動。外界對習近平此番出行目的有相對多的分析,其中一點就是為「金蟬脫殼,騰挪內鬥壓力」。
7月22日,《明報》發文點名兩名河南高官,分別是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和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文章指,樓陽生被視作習近平嫡系「之江新軍」的成員,被看好明年中共二十大上可「更上層樓」,但他履新後,河南先是發生奪命礦難,現在又遭遇暴雨洪災。
「之江新軍」是指習近平在浙江擔任省委書記時招攬的手下,而徐立毅也是「之江新軍」一員。文章指他是杭州大學地理系地理專業畢業,還曾做寧波市水利局長,按理說對治水應不陌生,但這次鄭州表現大失水準。
時事評論員郝平在大紀元撰文指,有江派背景的多維網,在同日援引上述報道,刊出題為《中共高層發聲模式有變 兩位之江新軍被指防汛失策》的文章,意圖非常明顯,借鄭州水災向習近平發難。
郝平表示,「多維網文章借之江新軍人物直指習近平,雖達不到傷筋動骨的目的,但多少有些敲山震虎的意味,難怪習近平此時不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了呢,怕被政敵揪住小辮,借既定的出訪西藏,騰挪了內鬥壓力。」
亦有網民指出,中國發生的很多「天災」,實際都是人禍,甚至是高層為權力鬥爭製造的人禍。有人猜測,習近平的政治對手為擊垮他故意在其地盤上製造天災人禍。
Twitter用戶「黃鶴樓大廚」發文指,此次洪水事件極為蹊蹺,認為事件「像是倒習幫對習的一次獵殺(報復習弄滴滴?),而且獵殺遠沒結束,河南的災難才剛剛開始,直到河南的習家軍敗走為止。」
習近平清洗河北官場 嚴防北戴河政變
近日,中共官場又有震盪。中紀委網站25日通報稱,退休三年多的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前副主任宋太平,涉嫌嚴重違法違紀,正接受中紀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中共北戴河會議前夕,自7月8日至25日,已有4名省部級高官密集落馬,而宋太平是今年河北「首虎」。期間,北戴河會議所在地河北省另有兩名高官也相繼被查,分別是滄州市檢察院檢察長楊浩及河北省公安廳原副廳長、「610辦公室」主任馬玉蟬。
時政評論員李燕銘分析指,今年的北戴河會議攸關中共二十大高層人事布局,7月份以來,4名省部級高官密集被查,折射中共高層激烈博弈態勢。河北省3高官3週內相繼落馬,顯示習近平陣營加大打虎力度,密集清洗北戴河會議所在地河北省官場,釋放出震懾政敵、嚴防北戴河政變的政治信號。
長春一倉庫起火 15死25傷
大陸天災人禍不斷,7月24日下午,吉林省長春市一棟三層倉庫建築突然起火,造成至少15人死亡、25人受傷。火災現場濃煙滾滾,多人跳樓求生。
25日中共長春市網信辦官方微博「長春發布」發帖說,起火建築是位於長春市淨月區金城街與銀豐路交會處的一棟三層建築,是吉林省遠程物流有限公司和李氏婚紗夢想城共用。
一位目擊者對大陸《紅星新聞》說,24日下午4時他到達現場時很混亂,「當時就看到有幾個人沒有了生命跡象,很多都是二樓跳下來摔壞的。聽裡面逃出來的員工說,一樓是攝影場景,二樓是辦公區,數碼和財務都在二樓。」
長春火災正在微博持續發酵。有微博網友質疑長春網信辦時隔一天才發布消息;另有民眾直言,這宗火災是人禍,應該追究責任。
大陸疫情擴散 各地「卸膊」南京
連日來,中國大陸水災繼續、颱風來臨,南京疫情擴大,其它地區也開始爆出疫情,南京主動成為祿口機場疫情的替罪羊後,似乎還得再次背鍋。
江蘇省通報,截至7月24日晚 12 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例,均為南京市報告;目前有47例確診病例(其中本土37例)在當地定點醫院隔離治療,43例無症狀感染者(其中本土21例)在作醫學觀察。此外,四川、遼寧、廣東、雲南、安徽省相繼有新增感染病例。
南京之外各地的病例中,與南京有關的,基本披露了關聯信息,其它與南京看似無關的病例,則大致語焉不詳。南京正在被當作新一輪疫情的替罪羊。
7月25日,安徽蕪湖通報,發現1例南京祿口機場疫情的關聯無症狀感染者,當地不但立即開展全員檢測,還要求全市範圍內賓館、飯店暫停舉辦集中宴席、聚餐、聯誼等公眾聚會活動,這種限制措施類似半封閉狀態,只差不准通行了,安徽蕪湖有向南京推責之嫌,而且防疫的動作明顯偏大,看起來不像只有1例無症狀感染者。
7月24日,遼寧省就通報,瀋陽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2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瀋陽市還特意公布了南京輸入病例的詳情,南京應該是被當成了替罪羊。
雲南、廣東沒有通報從南京輸入的病例,暫時還沒法推責。之後其它地區是否會陸續通報來自南京的病例,可拭目以待。
中共拒世衛再調查病毒起源 美科學界強烈反對
大陸多地疫情卸膊南京之際,中共再次拒絕了世界衛生組織(WHO)要求對COVID-19起源進行第二階段調查。
這引發了美國傳染病科學界的強烈反應,很多科學家表示,這更加讓外界懷疑中共製造了病毒,此外對關鍵數據的掩蓋或導致世界跌入另外一場疫情。
侯斯頓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國家熱帶醫學院院長霍特茲(Peter Hotez)說,「如果不去中國,我們就無法調查,你無法在 5000 英裡之外了解真相。」
中共對國際社會將武漢視為 Covid-19 的起源地感到憤怒,多次卸膊給其它國家,並稱疫情「有多個起源、在多個地方爆發」。
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NHC)副主任曾益新重申,武漢實驗室洩漏病毒「極不可能」,他告訴媒體:「我們不會接受這樣的溯源計劃」,還說這是「無視常識,無視科學」。
中共病毒對世界各地的生活和生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病毒已在全球造成超過 400 萬人死亡,1.93 億人患病。美國記錄了至少超過61萬染疫死亡病例。此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也很明顯,美國國會研究服務中心7月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說,疫情導致全球「到2020年可能有95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與疫情前的水平相比,營養不良的人數增加了8000萬。」
加州中共病毒雕像遭焚毀 雕塑家誓言重塑
7月23日晚上6時多,加州自由雕塑公園(Liberty Sculpture Park)剛落成竣工的「中共病毒」雕像遭不明人士徹底燒毀,耗時逾六個月,在雕塑家陳維明與諸多義工努力下完成的大型雕像付之一炬。
當地警方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等相關單位都已介入調查。目前沒有明確證據指出犯案者與中共有關聯,但華人雕塑家陳維明認為,中共病毒雕像是中共領導人的心頭刺,所以才無所不用其極,一而再、再而三入侵破壞。
陳維明說:「這是中共與我們在沙漠宣揚自由的拉鋸戰,就算他們將雕像燒了、炸到粉碎,我們也會繼續重新製作,將『中共病毒』立起來,將中共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關注YouTube:https://bit.ly/2GoCw6Y
《役情最前線》製作組
(責任編輯: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