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9月22日訊】近期,中國各地頻頻出現集中供地「流拍」現象,還有很多地皮只以底價成交。分析人士認為,地產業下行壓力將傳導至其他眾多相關產業,而地方政府也會因為失去賣地收入,導致財政拮據問題進一步惡化。
據大陸媒體統計,截至9月15號中午,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10宗「競品質」地塊報名截止。其中有9宗地報名沒有達標,提前宣告「流拍」, 第一次在土地拍賣市場受到冷遇。
杭州一直是各大房企扎堆重倉的地方。2018年起,多年賣地收入甚至超過北上廣深,位居全國首位。
除杭州外,還有多個城市出現土拍市場轉冷現象。
瀋陽和合肥兩座省會城市的第二次集中供地,都有過半數的地塊提前「流拍」。15號下午,瀋陽46幅地塊中,有24宗被宣布提前停止交易;合肥原定17號開拍的17宗地塊,只有8宗如期出讓。
成都在15號經歷了一場史上成交速度最快的土拍,共賣地19宗,其中15宗地塊沒有競價過程,直接零溢價成交。首輪集中供地時70多家房企搶地的火熱場面不復存在。
中共自然資源部上個月召開閉門會議,要求各地第二次集中供地的溢價率不得超15%,也不能提高起拍價,但是大多房企還是選擇了「躺平」。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認為,目前很多房企資金緊張,拿地也變得很謹慎。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從去年開始,中共進行經濟診斷三條紅線一劃,整個市場形勢大變。這時候開發商他的應收款和應付款這一塊想去更多的占用就很難了。同時,那個銀行貸款條件又嚴重的提升,所以他資金很少。另外一個呢,房地產市場的壓力驟升,整個市場未來的走向,和那個當局的政策走向,房地產商都不好判斷。」
鄭州居民賈靈敏向《自由亞洲電台》介紹,房源明顯過剩,也是導致住宅用地流拍的原因之一,他居住所在地就存在很多房屋空置的情況。
另外,杭州甚至出現了「退地」現象。宋都不惜以5000萬的代價,將運河新城一地塊退掉。嘉興金成也退出了平湖2021平-10號地塊的開發。
與此同時,恆大可能發生的巨額債務違約,已經引發市場的強烈震盪。
王赫:「整個經濟界,整個投資界對這個房地產的走勢,大家都陷入悲觀、觀望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它本身是個靠負債來發展的行業,現在沒有資金投入過來,那麼這個行業他要極端的萎縮,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香港金融分析師李心明表示,地產行業下行將衝擊廣泛被牽連的產業鏈。
香港金融分析師李心明:「我未來投的項目少了,我也不能拉動我上游的鋼筋水泥,機械設備,包括玻璃製造,就這些等等等等的,就是上游他都拉動不了他。同樣他還有下游,那同樣他在建設這個整個房地產,就我建房子的時候,我也會需要勞工啊,那有可能進一步導致失業率的上升。」
另外,一直依賴巨額土地出讓金平衡收支的中共地方政府,也將面臨嚴峻挑戰。
官方數據顯示,1998年地方土地出讓收入是507億元,到2020年已經飆漲到8.4萬億元,漲幅高達165倍。
今年上半年31省份中,卻只有上海出現「財政盈餘」,其餘省份都已經收不抵支。
李心明:「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就是有很大一塊,就是主要是來自於土地出讓金。那我這個土地又賣不出去,地方政府的債務又高起。那在這種情況下,它怎麼還債呢?那地方政府不能還債,地方政府出現了,如果違約的情況下,那的確是對整個的這個不僅是市場也好,對整個的經濟也好,我覺得打擊是非常大的。」
另外,仲量聯行日前公布的中國辦公樓市場調查顯示,大陸和港澳台41個城市中,有19個城市的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已經超過30%,而台北的空置率只有2.1%。
採訪/常春 編輯/李明飛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