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琬願替父受死獲皇帝褒獎 丁鶴年孝心上達九天

2021年09月28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9月28日訊】百善孝為先。除了廣為人知的「二十四孝」外,古往今來還有無數關於「孝」的故事令人感動。

願代父死的周琬

明朝初年,南京有個叫周琬的人,為人至孝。在他十六歲時,他時任滁州牧的父親受同僚的牽連被下獄,並被判死刑。周琬一家得知這個消息後,都痛哭不已,不知該如何是好。
後來周琬決意前去面見皇帝,請求可以代父去死。史載其「叩闕請代父刑」。「叩闕」指叩擊宮門。
明太祖讓侍衛將周琬帶到自己面前,看其年紀輕輕,覺得他此舉不一定是誠心誠意的,也許是有人暗中教他如此行事以投機取巧,便道:「拉下去,砍了。」周琬聞聽,面色不改,明太祖心下暗暗稱道,遂問其為何要來為父申冤。周琬說自己身為人子,當以孝為先。明太祖為其孝心感動,遂改判其父親戍邊。
然而,周琬再度說道:「戍邊與斬首都是個死,父親死了,我做兒子的活著也沒什麼意思。我願以死來替父親贖罪。」明太祖很生氣,覺得周琬是得寸進尺,就下令將其綁縛到刑場,準備問斬。
在刑場上,周琬面露喜色。行刑者問道:「將死之人有什麼可高興的?」周琬說:「我的死可以換來父親免罪,我為什麼不高興呢?」
明太祖聞報,覺得周琬的至孝是真心實意的,於是赦免了他父子二人。之後還親自在屏風上寫下「孝子周琬」四字,並授予周琬兵科給事中一職。
周琬願替父受死獲皇帝褒獎 丁鶴年孝心上達九天
周琬決意前去面見皇帝,請求可以代父去死。史載其「叩闕請代父刑」。「叩闕」指叩擊宮門。示意圖。(shutterstock)

丁鶴年以七十高齡守靈十七年

丁鶴年(1335~1424),元末明初詩人、養生家,是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他本是西域色目人,元朝末年,他的父親在武昌做官,遂為武昌人。父親去世後,他占卜了一個日子打算將父親安葬,然而,大雨竟然下了十天也沒停。丁鶴年仰天悲泣,請求老天開恩。第二天,雨竟然停了,丁鶴年如願將父親下葬。等到安葬後,雨居然又下了起來。
元朝滅亡後,丁鶴年在浙東一帶避難。明朝建立後,他回到武昌,得知生母已經去世,但因為戰亂,沒有人知道安葬在哪裡。他悲痛不已,夜晚夢見母親告知安葬之處,他的一位叫韓重的鄰居也做了同樣的夢。如此,找到了母親的遺骨,重新安葬在父親墳墓旁。其誠感如此,人呼「丁孝子」。
此後,他以七十三歲高齡為父母守靈達十七載,直到明成祖永樂二十二年九十歲時去世。《四庫全書》中收錄的《丁孝子傳》和《丁孝子詩》即是他的事蹟。詩開篇贊曰:「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
丁鶴年好學廣聞,精於詩律,有《丁鶴年集》傳世。

死後仍惦念母親的王賓

明朝吳郡(今江蘇蘇州)有個叫王賓的人,字仲光,幼時就十分聰穎,七八歲入鄉校學習,不到二十歲,就博覽群書,上至上古堯舜,下至漢唐宋元,上下數千百年間的諸子百世、陰陽曆數、山海圖經、兵政刑律與裨史小說之書,無不閱讀,而且問到任何方面都難不倒他。在醫學方面,他尤為精通。
說到他學習醫學,還有個故事。王賓的老師是金華戴思恭,戴思恭是明朝初年的名醫,曾做過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御醫,曾為朱棣治癒過寄生蟲病。永樂初年(公元1403年),他告老還鄉。三年後再次被徵召入朝,年底又告老還鄉,十天後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有一年,戴思恭在老家看診。當時王賓對醫術一竅不通,但見很多人都去找戴思恭看病,就向他請教學醫之道。戴思恭淡淡地說了一句:「熟讀素問耳。」被中國醫家奉為中醫之源頭、行醫之圭臬的《黃帝內經》就是由《素問》和《靈樞》兩部書組成的。《黃帝內經》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可分為修煉、道德、健身保養和治病四個層次。
就因為這一句話,王賓回家讀了三年《素問》。之後又去拜訪戴思恭,與之侃侃而談。戴思恭聽得是目瞪口呆,與他結為兄弟。其後王賓又從戴思恭的醫案中得到實際經驗,於是「王仲光醫名吳下,吳下之醫由是盛矣」。
周琬願替父受死獲皇帝褒獎 丁鶴年孝心上達九天
就因為戴思恭的一句話,王賓回家讀了三年《素問》。圖為《黃帝內經素問》最早的印刷版,發行於1115年到1234年之間。(公有領域)
成為了名醫之後,王賓醫治的主要是貧窮人家和方外之士,經常是親自前往診視,施與藥餌。
王賓奉母至孝,他不肯做官出仕,沒有結婚,終生獨居。建文帝即位時,他有詩雲:「數莖白髮亂蓬鬆,萬理千梳不得通。今日一梳通到底,任教春雪舞東風。」詩中透露出他絕非普通之人。《吳中往哲記》推崇他是吳中隱士第一。
郡守姚廣孝與王賓家是世交,很欣賞他的才華,因此登門求教。前來拜訪時因為排場很大,聲音吵到王賓的內眷。王賓隔著門喊道:「不要驚擾我的老母。」說罷,自己從後院圍牆爬了出去,不見來客。
姚廣孝知曉自己遇見了真正的高士,又另擇了一日輕車簡從來拜會,獨自等候在王賓家門口。王賓這才與他見了面,「據座受拜,以道誨之若師弟子也」,就是接受了姚郡守的拜禮,並給他講道。姚郡守想推薦他入仕,但看王賓獨行於世的態度,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王賓七十歲時,患上了重病,彼時他的老母仍然健在。臨逝前,他抱著老母依依不捨。死後半晌復甦,連呼「娘,娘」,之後氣絕。在其安葬後的夜裡二更時分,老母的屋子中傳出拄杖的聲音,還有人連呼「娘,娘」。老母答道:「我在這裡。」於是又聽到有人說:「娘,娘,兒捨不得娘啊。」之後聲音才消失。
參考資料: 《臣鑒錄》 《博學匯書》 《列朝詩集》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