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五大風險指向中共電荒常態化

2021年10月02日時政評論
大陸地區自8月下旬以來一直至今,全國二十多個省相序展開拉閘限電,甚至波及居民用電,中共稱之為有序用電。電能是經濟的血液,此輪電荒對經濟增長的衝擊無疑是嚴重的,堪稱中共繼打擊資本市場、恆大倒閉危機,導致經濟無障礙下滑的第三隻灰犀牛。多家陸媒報導導致電荒的原因主要是煤炭供給不足,並且煤荒電荒很可能在數年內將常態化。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電荒常態化的呢?有無解決路徑?本文稍作分析。

1,高增速和低能耗之間的風險

中共在「十三五」期間提出了節能減排方案,實施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並將能耗雙控目標分解到地區、行業和重點用能單位。通過省、市、縣三級政府向下層層傳導壓力。
但是另一方面,中共將經濟增長仍然維持在8%左右的所謂經濟發展新常態,這對能源消耗產生了要求。據「十三五」期間的數據,GDP同比增速在6.0%~7.0%之間,相應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同比增速在1.5%~3.5%之間。2021年全國能源生產總量同比增長約2.9%左右,要實現8%的經濟增長,這就需要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才能完成達標。
而提高能效需要科技創新和能源消費的機制改革,然而這在短期內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中共的官僚體制、地方保護主義和越來越中央集權的運作體制,要實現科技創新和機制改革如同緣木求魚。

2,脫虛向實產業轉型高能耗與減排之間的矛盾

中共近期不惜自廢武功,打擊資本無序擴張,在互聯網及其金融產業、教培、娛樂業等領域已經大打出手,其主要目的是覺得上述「功夫門類」已經不符合國家未來的發展戰略要求。中共在習近平時代已經不滿足於單純的GDP逐利用於爭霸,中共要實現的是治理全球的野心,它要把人財物投射到一些與歐美存在巨大差距的短板領域和國家安全、軍事擴張等領域,如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生物工程、醫療衛生、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集成電路、信息監控、軍備軍事科技與工業等。
這同時需要資本由虛向實流動,資源配置回流製造業。中共在「十四五」規劃中已經提出要保持製造業的基本穩定,這相對於「十三五」期間第三產業服務業比例提升的宏觀戰略有了明確變化,相對應的降低能耗就變成了難以實現的壓力。
中共的煤炭產能在「十三五」期間基本是低位徘徊,除了和煤產能周期和中共去煤產能相關外,「十三五」期間的服務業提升所形成的產能需求彈性總體不高。2021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在GDP中的占比僅55.7%,比2020年低0.9個百分點。國家雙控目標顯示,2021年~2030年十年間能耗增速每年不能超過1.9%。製造業在回暖,而要求能耗下降,這就是又讓馬跑得快,又不讓馬吃草。

3,火力發電需求占比高與去產能之間的風險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2021年1月至8月,火力發電量累計值占全國發電量累計值的比重為71.9%,遠高於其它發電方式的累計發電量。與此同時,風能和太陽能的替代作用卻非常有限,因為由於科技的限制,風能和太陽能目前不確定性較大,太陽能儲電成本很高,最主要的是,電網能支撐的非確定性電源最多只能占到15%,也就是說,即便風能、太陽能便宜,產能高,但最多也只能占電網的15%。
在煤炭仍然是主力發電方式的能源消費結構框架下,近年來,煤炭去產能卻一直沒有停止,為實現雙碳目標,乾脆就限制生產。根據《中國煤炭行業「十三五」煤控中期評估及後期展望》,2016~2018年間煤業共退出產能8.1億噸。自2015年煤炭供給側改革至今,全國退出煤炭產能共約10億噸,這相當於2020年煤產量的近1/4。近年來,煤炭產能利用率為100%,但這一並非來自市場自發調節的結果看似喜人,如遇突發事件就會釀成黑天鵝事件。

4,市場碳價與計劃電價之間的矛盾

2021年,黑天鵝來了。2021年下半年,煤炭供應不足突現,究其原因,多種因素疊加導致。2020年疫情,煤產能守低位。2021年1月~5月,煤炭進口量同比月月連降。1月~8月,累計進口煤炭1.98億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0.3%。
上半年,全國9個省(區)能耗強度同比不降反升,10個省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二級預警響應。
金九銀十,後疫情報復性外貿訂單導致了沿海地區的能耗加大,煤炭需求猛增。鋼鐵、煤炭、電解鋁等增速超預期指標,地方政府人為壓窄產量口徑,導致需求缺口加大,大宗商品價格暴漲。
煤炭供不應求導致價格飆升,長期以來,中共實行的是市場煤和計劃電,煤價上漲就會導致發電成本高,電企虧損。此後又實行煤電價格聯動彌補這一短板,但仍然存在價格傳導錯位現象,2020年1月1日被取消,改為「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機制,上浮不超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但2021年上半年,電價上浮通道沒有實際開啟。
煤電價格倒掛是此輪拉閘限電的直接推手,但煤電價格機制矛盾卻是中共電力維穩思維造成的。但是反過來說,電能如果真的像石油和天然氣一樣放鬆價格管制,倒楣的仍然是居民百姓和小微民企,因為電價上漲會導致更為嚴重的通脹。
目前,廣東省已開啟電價上浮通道,尖峰電價上浮25%以促進電企發電出力。中共也尋求到海外進口煤炭緩解燃煤之急,這勢必會帶動國際煤價上漲,輸出通脹。

5,大躍進式雙碳運動 人為放大供給彈性

運動式執行政策是中共各級官員向上看齊的方式,說到底是一種保烏紗帽的方式。上半年,部分省份能耗雙控沒有完成既定目標而遭到監管部門約談,直接的效果就是二十多個省市事故式拉閘限電表忠。
多維網披露浙江省某地區文件顯示,拉閘限電是為了去低端落後產能,說是不能把碳排放和污染留給中國,為美國做貢獻。
這真是有點奇葩,雙碳大躍進從斷電開始?中共號稱世界工廠,幾乎都是低端產能。極左思想看待世界的眼光就是不一樣,發明了新式反美大招:停電反美!中共戰狼外交與澳洲交惡,自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和動力煤從每年的8,000萬噸到零,儘管只占全年煤耗的1%~2%,但其掐住自己脖子自殘的效應卻是深刻的。
依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年本省(直轄市)用電量超過本省(直轄市)發電量的省份占半數,其中,四大直轄市發電量均不足,發電量超過5,000億瓦的山東、廣東、江蘇均需要外省輸入電力。
電力缺口抬升了動力煤價格,放大了供給彈性,催生了拉閘限電的行政性行為。《界面新聞》報導,據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布的《中國2030年能源電力發展規劃研究及2060年展望》,未來五年中共電力供需缺口將持續存在,2024年可能會出現缺電峰值。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