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題為「一個中國原則不容任何挑戰」的文章,再次以戰狼風格大罵美國:「如果任由一小撮人在台灣問題上玩火,勢必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哪一小撮人呢?文章舉例,「美國國務院東亞局官員指責中國『濫用』聯大2758號決議,鼓吹推動台灣參與聯合國活動」;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撰文稱「美國應承認台灣『獨立國家』地位」;「美國政要近日在被問及台灣問題時表示,美方對台『有承諾』雲雲」。
其中「美國政要」應該指的是美國總統拜登了?不過黨媒沒敢點名。
美國「對台政策」打太極?
拜登上週四(10月21日)兩度表態,承諾「保衛台灣」。當一位民眾提問「你能發誓保護台灣嗎?」拜登答,「Yes,Yes」;之後CNN主持人問,「如果中國(China)發動進攻,美國會保衛台灣嗎?」拜登回答,「是的,我們有承諾要這樣做。」拜登的回應引發各方猜測,美國改變「模糊」走向「清晰」?美國對台政策一直都有「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之說,「戰略模糊」即北京如果攻台,美國採取模糊立場,不表明如何回應;相反是清晰表示回應。
台灣媒體說,這是美國自1979年來首度打破「模糊」,表達這麼明確的立場。
但很多專家認為拜登是「口誤」。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緊跟著聲明,美國的原有政策不變。第二天美國防長又強調了一次,美國仍然致力於「一個中國」的原則。
所謂「一中原則」是中共聲明的底線。對於拜登「口誤」,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一個中國原則是任何國家都絕對不可以逾越的紅線和底線。」
拜登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踩中共底線?美國是否拋棄模糊走向「戰略清晰」?從拜登以往對台灣問題的表態或許能一窺端倪。
中共底線 拜登似乎不在意?
拜登上台以來,對台灣政策表態,觸碰中共底線不止一次。
8月19日,拜登在接受ABC採訪時說,美國對北約盟友做出了「神聖的承諾」,即如有攻擊將回應,「與日本也一樣,與韓國也一樣,與台灣也一樣」。然而美國與日韓簽有正式條約,但台灣沒有。
拜登團隊也是立即後退。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說,政府「沒有計劃」在現有協議之外升級對台灣的支持。
此前拜登還讓世界迷惑了一次。10月5日,拜登提到,他曾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談到台灣議題,兩人同意遵守「台灣協議」。但美對台政策並無「台灣協議」這一說。
隨後,美國國務院回應外界質疑說,美國四十多年政策一向清楚一致,即美國「一中政策」是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及對台六項保證。這些文件構成拜登政府對台灣、兩岸關係做法的基礎。
不過部分是美國的單方政策,習近平如何「同意遵守」?究竟拜登和習近平關於台灣達成什麼協議成了謎。
再早,受拜登之託,美國前參議員陶德(Christopher Dodd)、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與史坦柏格(James Steinberg)等人4月15日訪問台灣,並拜見台灣總統蔡英文。
白宮官員向路透社表示,此次代表團訪台是應拜登請求進行的,這三人訪台是拜登對台灣及其民主承諾的「個人信號」。陶德說,今年是《台灣關係法》出台42周年,他應老朋友拜登總統請託,「前來重申美國對美台關係的承諾」。
這顯然是向中共威脅台灣一再發出「美國對台承諾」的信號。自拜登上台後,中共軍機騷擾台灣加劇,十一後幾天達到150架次,令世界驚異。
拜登對台灣問題並不陌生
還有,拜登對台灣問題不清楚?《紐約時報》評論說,拜登對這個問題並不陌生。他是為數不多為該法案(《台灣關係法》)投過票、至今還活躍在華盛頓政壇的人之一,那是1979年,他當時是特拉華州的一名年輕參議員。他訪問過台灣,「懂得用詞的細微差別」。20年前,拜登曾領隊美國參議員團隊訪問台灣。2001年8月6日,作為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的拜登帶領參議員訪問台灣,拜會時任台灣總統陳水扁。拜登說,此行帶來的是美國國會對台灣的堅定支持,以及美國在《台灣關係法》下應有的立場。
拜登也表示,對於台灣的前途,他堅決主張要由台灣人民來決定。
「實際上,拜登對這個問題理解得非常好」,《紐約時報》說。拜登也曾為小布什(George W. Bush)後退過一次,2001年,在小布什說「不惜一切代價」保衛台灣後,拜登也趕緊聲明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
從拜登的一以貫之來看,可能還真不是「口誤」。美國之音認為,雖然拜登也許不是意圖發出美國改變對台灣的「戰略模糊」政策的信號,但是他的表態示意,美國的政策也許已經非正式地轉向更為堅定地對台灣安全保持承諾。
不管是不是口誤,作為美國總統的拜登傳遞的信息很明確,即重申對台承諾,不怕中共「玩火」。猶如澳大利亞防長日前霸氣回應,是否與中共開戰?「應該由對方回答!」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