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1月19日訊】李常明是明末清初著名道士,號「紫氣真人」。他原名「李基」,山東濟南人,本是明朝萬歷年間進士。他從小就仰慕道家修煉,後來離開家庭,出家至青州白雲洞,修煉道教全真派中的道法,得口授心傳,苦心修行三十載。在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為「夙慕嶗山仙蹤」東遊山東即墨嶗山,遍訪仙人遺跡,後來發現即墨馬山中居然有一座只剩下斷瓦頹垣,隱沒於寒煙衰草間的道觀。雖然建築地點已經荒蕪許久,李常明仍決定在馬山修道,並重修道觀開始傳道。
李常明傳道後,開始對外顯露神跡,並幫忙驅妖除魔。據悉,馬山原有的道觀荒涼已久,被各種山精鬼怪占據,不時出現光怪陸離之事,作祟的妖精還會禍害居民。李常明知曉後,特地獨坐在山中,歷經了十五日的晝夜,山中終於平靜了下來,不再有邪惡鬼祟擾得大家不得安寧。大家見到李常明一出手後就悄無聲影,都感到十分驚訝,也明白碰上了真正的有道之人,李常明的確懷有神通,可以為百姓驅邪除魔。
除此之外,李常明傳道時,會使用泥土搓成丸來給人治好病,「初以藥劑活人,後應接不暇,和土為丸,以治百病,未有不愈者」,故而人稱他為「泥丸祖師」或「泥丸道人」。
另外,大家曾在修廟過程中,遇上眾人實在舉不起來的巨石大木,李常明知道後,就焚香念咒,當再搬動巨石大木時,竟能行走如飛,有如神助,異常輕鬆。
李常明不僅發動信眾修建道觀,還熱心公益,為改變民眾行走不方便的情況,在附近各地修橋修路方面出力不少,縣北河、沽河、店口河、五龍河各處石橋,都是由他來募建的。民間為了彰顯他為民造福的精神,康熙十三年(西元1674年),有人在福仙口的峭壁上刻了一塊功德碑。碑頂上橫書「天盛人善」四個大字。中間豎刻「開山修路道人李諱常明之碑」,雖經百年的風吹雨曬,依然清晰可見。
李常明修道、傳道時嚴守戒律,在財務方面絕不私用任何善款,留下了「騎馬追金」的故事。李常明平日嚴持戒律淡泊自奉,穿的都是布衣草鞋,行為端正,一派苦行者的作風。
一次,在李常明出家前,有孩子到山中看望父親,離開時,李常明的弟子將信眾布施給道觀的善款贈給了孩子一些。當李常明知道後,怒道:「吾兒數百裡來,子無以玉成之,反乃送於地獄乎!」說完後,他立刻乘馬將財物追回。從李常明的話中可知善款是絕對不能私用、濫用、挪用、貪污、浪費的,否則可能真的就會被打入地獄之中,現代的修煉人在這方面也一定要嚴肅對待,萬萬不能在金錢、財物上出問題呀!
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李常明經常對弟子說,明年三月三,吾就要與你們告別了。康熙二十年(西元1681年)三月三日,他果然端坐離世,離世時「祥煙滿室」,葬於馬山澗南,一生弟子百餘人,遍及大江南北。
(資料來源:《馬山志》、清乾隆版《即墨縣志》)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李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