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傳統手工藝 奈良匠人傳墨技

2021年12月22日環球直擊新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2月22日訊】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2200年前的中國漢朝。據史料記載,日本墨的製作工藝,最早於1400多年前由朝鮮僧人帶來。如今,製墨工藝在奈良得到了很好的承傳和發展。
奈良的傳統工藝品——奈良墨,佔據全國九成固體墨市場。其製作工藝十分講究且耗時。
墨色來源於煤煙粉,按原料可分鬆煙和油煙。油煙是用菜籽油、胡麻油等為原料熏出的煤煙,用其製成的墨叫油煙墨。
把燈芯插在油碗裡點燃,上面支起一個收集煤煙的蓋子,當煤煙積攢到一定量時採集起來。蓋子距離火苗越高,煤煙採集速度越慢,但煤煙會越細膩。
膠是用來為墨增加粘度,使墨固定成型的。膠與水需按比例熬煮四個小時,如果時間不足膠的粘度會過強,而做出過硬的墨。由於膠來自動物皮,有臭味,還需要加入樟腦等香料。
煤煙和膠按5:3的基本比例調和製成生墨團。製墨匠人將生墨秤好重量後揉搓擠壓出裡面的空氣,放入梨木模具中30分鐘加壓成型,然後取出馬上收入箱內隔絕空氣。揉搓排氣和隔絕空氣是為了防止乾燥後產生裂紋。
奈良墨製作最耗功夫的是乾燥過程。墨餅上下鋪報紙,報紙上下鋪木灰,木灰慢慢透過報紙吸收墨的水分。為避免裂紋,乾燥過程要逐漸地減小木灰濕度。經過一到五周的木灰乾燥後是3-6個月的自然乾燥。
奈良墨製作工坊錦光園第七代傳人長野睦:「從製作到送達顧客手中要兩年時間,所以說,干這行耐性第一重要。需要檢查在乾燥過程中墨的狀態、製作結果等,需要人工做,相當費工夫。」
為迎合現代步伐,書法中傳統墨正被液體墨代替。長野先生說,雖然日本小學就開設書道課,但很難聽到磨墨的聲音。
奈良墨製作工坊錦光園第七代傳人長野睦:「煤煙和膠做的固體墨能滲入紙纖維深處。墨的滲入狀態也體現書法表現力,是固體墨獨有的。」
長野先生說,書道、劍道、茶道等一系列日本長久以來奉行的道的精神正日漸薄弱。他希望人們通過研墨,能夠重新感受日本國粹——道的精神。
新唐人日本記者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