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1月07日訊】觀眾朋友,在上週,我們在一期節目中有討論了2022年是個動盪之年,果不其然,這才剛剛跨入2022年,印尼就突然宣布,從1月1日起禁止煤炭出口一個月,恢復出口的日期,將在評估後再做決定。此消息令全球的煤炭市場感到極為不安。
大家應該知道,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動力煤進口來源國。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正值冬季供暖用煤的高峰期,加上冬奧會即將召開,許多煤炭企業已經被迫停產,就在這樣的一個敏感期內,印尼突然「斷供」了,這是否意味著煤炭價格會在全球進一步推高?又是否會導致中國再次出現電荒?甚至衝擊到冬奧會呢?中國的老百姓是否又要經歷一個難熬的寒冬?那麼中國面臨供暖和電力短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印尼突然禁止煤炭出口的原因
2021年12月31日,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為緩解當前煤炭供應緊缺、將優先國內電力需求,從2022年1月1日至1月31日,印尼禁止煤炭的出口,包括正在裝運的,以及未裝完的煤船,都必須優先供應給印尼國家電廠。印尼作為全球主要的煤炭開採國,並不存在煤不夠用的問題,那麼印尼政府禁止煤炭出口,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印尼曾出台了一項國內市場義務政策,也叫DMO政策,要求煤炭企業必須以每噸最高價格70美元,將年產量的25%供應給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LN)。
但是,2021年,印尼政府分配給發電廠的510萬噸煤炭,截至到2022年的1月1日,僅交付了3.5萬噸,還不到其中的1%,這就導致了印尼當地的電廠庫存持續保持在1天以下的水平。基於如此,印尼政府要出面干涉煤炭企業的出口問題就不難理解了。
印尼能源部礦業煤炭局局長表示,禁止所有煤炭出口屬於臨時性的措施。如果印尼政府不實施出口禁令,預計有20家電廠電力供應將出現問題,印尼也會面臨全面停電。
至於什麼時候恢復出口?印尼煤炭局局長表示,要根據國家電力公司以及獨立電廠的庫存做進一步的評估。
疫情緩解後,全球經濟增長推動了各地煤炭的需求,甚至在2021年創下了歷史新高,而這樣的需求預計也會持續到2022年。不斷走高的煤價,使印尼煤炭企業不願意將煤炭供應給印尼國內。
根據印尼能源部的數據,印尼動力煤標桿價(HBA)2021年連續上漲了8個月,11月超過每噸210美元,是印尼政府限價70美元的3倍;即使在12月煤價跌到每噸160美元,價格依然是限價的2倍多。
不過,1月3日,印尼總統重申了DMO政策,要求煤企必須優先考慮國內的需求,對不能達到政府要求的煤企,將吊銷其營業執照以示懲罰。
其實,這並不是印尼第一次下達煤炭出口禁令,在2021年8月的時候,印尼政府對34家印尼煤企也下達過暫停煤炭出口的禁令,因為這些企業沒有履行1月到7月的DMO政策。
我們再來看看,印尼煤炭行業對於出口禁令的態度,印尼煤炭開採協會(ICMA)認為,這個禁令將引發煤炭企業和國際買家之間的商業糾紛,進而損害印尼作為世界煤炭供應商的聲譽和可靠性。
印尼曼迪利銀行(Bank Mandiri)的行業分析師預測,隨著煤炭庫存下降,印尼的出口禁令將在未來幾週內抬高煤炭的全球價格。同時,印尼的煤炭客戶可能會轉向俄羅斯、澳洲、蒙古等國家採購。
分析師警告說,如果持續這項禁令,去年曾購買了印尼15%以上煤炭的印度,很可能會重新考量、安排從其它供應國採購。這樣看來,澳洲的煤炭很可能會緊俏了。
那麼作為印尼煤炭第一大客戶的中國,會受到什麼的影響呢?
對中國的影響可控?
由於2021年中國對澳洲煤炭進口的限制,又在對煤炭需求偏緊的情況下,中國越來越依賴於印尼的煤炭了,尤其是動力煤。根據中共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11月,中國進口煤炭共計2.93億噸,其中來自印尼的煤炭是1.78億噸,占總進口量的61%。發電用的動力煤,在2021年之前的11個月內,中國進口了印尼動力煤1.77億噸,比同期增長了54.4%,更是占了進口動力煤總量的74.4%。從這些比例中,我們看到,中國對從印尼進口煤炭的依賴性還真不小。尤其現在印尼又下達了出口禁令,中國也正當進入寒冬季節,再加上冬奧會開幕迫在眉睫,需要的大批煤炭沒有了進口來源,這會不會導致中國再次出現電荒呢?
彭博社1月3日在報導中指出,印尼禁令對中國的影響可能不大。因為中國的煤炭需求在中國華人新年前往往會下降,因為工廠停工,工人返鄉探親。而今年的華人新年是2月1日。
中國煤炭資源網的分析師也有類似的分析,分析家們表示禁令對中國的影響總體上是可控的。每年2月份中國用電量都是全年中最低的一個月,幾乎相當於全年月度峰值的二分之一,其中工業用電量只占60%以上。
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印尼的禁令短期內可能會抬高煤炭的價格,至於說影響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不過林伯強也表示,由於中國煤炭進口量不超過10%,所以影響可控。
對此,國盛證券的研究報告則顯示,2021年,中國自印尼進口動力煤每個月平均約為1,600萬噸,印尼的出口禁令,將影響中國動力煤有效供應的5.3%。另外,考慮到澳洲煤炭目前仍然受到限制,從其它國家的進口量也有限,因此短期內這個缺口難以通過其它方法或國家彌補。如果印尼出口禁令長期持續下去,或許會造成中國動力煤市場頗為緊張的局面。
上海報業集團「財聯社」引用申萬宏源(SWS Research)的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12月30日,東南沿海8省的電廠庫存是3,343.4萬噸,可用天數為14.5。印尼的出口禁令,將導致沿海8省的電廠庫存至少下降到1,500萬至1,800萬噸的水平,甚至可能會下降到去年10月初電力危機最嚴重時的水平。
如果1月中旬,中國內蒙古露天煤礦的生產因為冬奧會的重大體育賽事而受到限制,那就如同雪上加霜,中國的煤炭供應短缺或許在3月左右開始出現。
申萬宏源在報告中還補充道,如果煤炭供給進入2022年3、4月,保供煤的「明盤生產」開始大規模退出,那麼印尼政府這次的煤炭出口禁令將進一步加劇中國煤炭進入5、6月的供給緊張局面,煤價也許會更大幅度的再次上漲。
不過,報告分析說,目前中國仍然樂觀地期待潛在的衝擊可以得到緩解,原因是印尼的許多煤礦是由部落首領控制的,部落首領可能會對抗印尼中央政府的政策壓力,另外,再加上印尼工業團體的強烈反對,印尼政府可能很快會重新評估這次的禁令,並做出調整。
那麼印尼的出口禁令,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到底大不大呢?
最大問題來自內部
我們財商天下的財經顧問麥先生認為,短期內印尼的禁令對中國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印尼的煤炭業主一定會和政府談判,而且出口的利潤對於印尼來講也是不能缺的部分,麥先生分析,這項禁令可能很快就會結束。路透社的報導也指出,印尼國家電力公司在1月4日獲得了750萬噸額外的煤炭供應,提高了庫存,避免了停電危機,這顯然增加了政府取消出口禁令的機會。
麥先生認為,中國面臨的供暖和電力短缺的問題並不來自外部,而是來自於內部,說白了,就是中共自己的政策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進口國,儲蓄量也是全球第二,按理說,中國不應該缺少發電的煤吧?可是,我們看到了,自去年10月份的時候,中國就突然鬧起了電荒。其實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共要達到「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地方政府強迫煤礦減產,甚至關閉所造成的。而面對洶湧而來的電荒,全球能源價格的暴漲,中共最終不得不再次重視煤炭開採。
不過,2022年2月冬季奧運會就要在北京舉行了,「製造藍天」又成了一項新的政治任務。拿河北來舉例,秦皇島的山海關,官方為了「環保數字好看一點」,強推煤改氣、煤改電,並採取封堵爐灶等極端手段,下令古城區全面禁煤和禁止燒柴,這一舉措,讓無法取暖的民眾凍到要哭。
河北唐山市開平區有居民反映,目前村裡雖然配備了電取暖設備,但是村民卻面臨著電暖器散熱效果不佳、電費貴以及老房區存在用電安全隱患等問題。
河北省唐山市居民劉先生介紹說,當地在前年還允許燒煤,但從2021年執行煤改電之後,就算室內溫度不達標,鄉裡和村裡也沒有煤炭可買了。
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民眾投訴說,呼和浩特從去年6月開始啟動煤改電,一律不允許居民燒煤。本來應該在10月15日就開始供暖氣,但是不少村民直到12月12日才收到電暖器,而收到的暖氣片最熱度也才13度左右。居民不得不在家裡也要穿著棉褲、羽絨服禦寒。
另外也有一位陳姓居民表示,往年燒煤過冬,一個冬天最多花費1,800元。煤改電之後,至少需要花3,600元,費用高出了一倍。大家都捨不得用電暖器,都一直硬挺著,直到晚上實在凍得扛不住了才開一會兒。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中國普遍存在、數不勝數。由此我們看到,問題的背後還是要追溯到中共的政策上,無論是「碳衝鋒」、運動式減碳措施,還是最近西安疫情的清零運動,中共這種「一刀切」、不顧民生的極端作法,才是造成百姓苦不堪言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國經濟走向衰敗的根源。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陳思雨
編輯: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文靜
訂閱財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