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1月11日訊】聶師道,字通微,歙州(今安徽歙縣)人。他天性純良,為人正直、敦厚。與人相處時,也很謙虛謹慎。因對父母非常孝順,當地人都很尊敬他。聶師道年少時已聰慧過人,且悟性很高,十幾歲就開始修道。他最早跟著一位叫方外的道士在問政山中修行。
績溪山中聞仙樂
聶師道曾在一本經書中看過有關服用松脂的修行之法,於是跟道友一起到績溪山中採松脂。他們登上了百丈崖,在一棵松樹下過夜。那天晚上月朗星稀,從東南方緩緩飄來一朵紫色的祥雲,祥雲中傳來了仙樂之聲。和百丈崖相鄰的石金山與百丈崖高度相當,那朵雲在石金山上空停住,美妙的樂聲在山崖間流轉、迴蕩,不一會兒又有鼓聲響起,還伴隨著笙簫吹奏的悅耳之聲。這仙樂華美、悠揚,不是人世間所能譜寫的曲調。奏樂之聲從三更響起,到第二天天亮時才結束。
道友們醒來後,聶師道跟他們講了昨晚聽到美妙音樂的事,道友們都很感慨,對聶師道說:「你一來山中採藥,就能聽到美妙的仙樂,難道你與天神已經有了感應?這可是你將來要得道的祥兆啊!」
南嶽山中遇三仙
多年後,聶師道去南嶽衡山遊歷,曾住在招仙觀中。那時正值春日,山中打柴的人告訴他,蔡真人就隱居在這裡。於是,他辟穀了七天後,就獨自走進深山尋訪蔡真人。他走了很久,來到一條大溪旁。他看到一位樵夫坐在溪邊,不一會兒就站起身,打算從溪水中淌過去。那樵夫一回頭,正好看到了聶師道,問他:「你是何人?來這兒做什麼?」聶師道回答:「我心懷虔敬來到此山,想要尋訪仙道,聽聞蔡真人隱居在這裡,很想去拜見他。」沒想到,樵夫擺擺手說:「蔡真人的修行之所在大山深處,凡夫俗子是找不到的。」
聶師道又接著說道:「我翻山越嶺,走了很長時間,才到達這裡。只要有路,我就不怕路途有多遠。」樵夫見他心志堅定,於是告訴他:「現在天色已晚,你若能趕在天黑前翻過此山,然後一直往東走,就能看到一戶人家,你今晚可以在那兒借宿!」
聶師道走了很久,來到一條大溪旁。示意圖,圖為明 唐寅畫山水人物冊《臨溪眺覽》。(公有領域)
樵夫說完,就要去淌水。當他把腳伸進水中時,那溪水看起來尚淺。於是聶師道也跟著往溪水裡走,可他越往前走,那溪水就越來越深、越來越急。樵夫在前面,回頭對聶師道說:「不必跟著我了,你五十年後才能淌過這條溪水!」說完,他健步如飛地踏水而行,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而在五十年後,聶師道果然又回到此山,順利地淌過了這條溪水。
話說那天,樵夫走後,聶師道就翻過大山向東走去。走了很久,看到不遠處有三間茅屋,屋前的柵欄裡還養著雞和狗。屋主是一位獨居的農民,看上去有三十多歲。他看到聶師道在深山中獨行,就驚訝地問他:「你為何來到此山中?」聶師道回答:「我是來尋訪蔡真人的。」屋主仍然很驚訝地問道:「你來時的路上沒看到一位樵夫嗎?他就是蔡真人。」
聶師道一聽,趕緊朝著剛才遇到樵夫的方向行禮作揖,然後很遺憾地說道:「可惜我肉眼凡胎,仙人已到跟前,卻沒認出來,想來這也是我的命啊!」他向屋主詢問能否在他的茅屋中借宿一晚,屋主很爽快地答應了。
聶師道走進屋內,屋主讓他在火爐旁的榻上坐下,然後對他說:「我從山中偶得的食物已經吃完了,沒有用來裹腹的東西了。」聶師道說:「我已多日未進食,現在根本不想吃東西。」屋主聽了,指著火爐旁的一個湯鼎說道:「你把裡面的黃色瓷盒打開。」聶師道打開後,發現裡面裝著茶葉一樣的東西,但是氣味又與茶葉不同。屋主告訴他:「用熱水沖開,然後服下。」聶師道吃完後還想吃,等他再去開那個瓷盒時,卻怎麼也打不開了。
第二天,已經日上三竿,屋主還沒起床。聶師道一走到他的屋前,就聽到裡面有聲音說道:「我忽然感到身體不適,不能招待你了。我這個地方太偏僻,你再往前走走,那裡有個村子,住著很多人家,你可以在那兒借宿!」
聶師道告別屋主,又繼續往前走。可他走了好幾裡地,都沒有看到一戶人家。再往前走,就到了一個懸崖邊。前面已經沒有路了,他只好調頭回去。大概走了三十多裡,看到路旁站著一個老人家。
老人問他為何會來到這裡,他就跟老人講起昨天進山後發生的事。老人告訴他:「蔡真人和他的兒子都住在這座山裡,昨天你遇到的年輕屋主,就是蔡真人的兒子。」老人看看聶師道,對他說道:「你氣質不凡,一看就知道是修行之人,但你仙骨尚未長成,依然還是肉體凡胎。如果你感到飢餓、口渴,是無法在山中久留的。」說完,老人折下路邊的一根草遞給聶師道。他放在嘴裡嚼了嚼,覺得味道鮮美、甘甜。老人又帶他來到一處泉水旁,讓他喝了幾口山泉水。他立即感到氣力充沛,走起路來身輕如燕。等他再回頭時,發現老人已經不見了。
樵夫走後,聶師道就翻過大山向東走去。示意圖,圖為五代十國南唐 巨然《秋山問道圖》。(公有領域)
聶師道又繼續往山裡走,可走著走著,就發現沒有路了。他只好下山回到觀裡,道士們一臉驚訝地看著他,然後說道:「南嶽雖是靈秀之地,但山中仍有許多猛獸,一般人是無法獨自前行的,可你卻在山中待了一個多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聽道士們這樣說,聶師道也覺得很奇怪,他說:「我昨天才進山的,只不過待了一天一夜,怎麼會有一個月之久?」他講起昨天的經歷,道士們聽後對他說:「我們一同在觀中修行,只有你能與仙人有一面之緣。你不但遇到了蔡真人父子,還很可能遇到了彭真人。山下過了月餘,你在山中卻只過了一日。你能有這樣的仙緣,全是因為你修道多年累積的功德所致啊!」
聶師道在招仙觀修行多年,然後就回到了問政山。當他再次回來時,山中的虎豹都向他搖頭擺尾,讓聶師道撫摸。有時,聶師道在山中撿到柴火、採到草藥,也會讓虎豹們一路馱回道觀。那時,歙州的山上經常有猛獸出沒,但經聶師道感化後,也都不害人了。
玉笥山中得真經
後來,聶師道又去了玉笥山,想拜訪梅真人和蕭侍郎。這二人在修道前,一位是西漢的南昌縣尉梅福,一位是南朝的梁國皇族蕭子雲。直到唐朝末年,還有很多人在山中見過他們。有一天,聶師道行走在深山裡,忽然看到一個身穿布衣、頭戴烏紗帽的路人,看起來有五十多歲。聶師道走上前,很恭敬地向他打聽梅真人和蕭侍郎的隱居之所。那路人看看他,然後說道:「你不辭辛勞,就是為了尋訪仙道。你很虔誠,又潛心修道多年,實屬難得。我看你前世的業債已經還清,即使現在不能白日飛升,將來也是要位列仙班的。」
那路人告訴他:「我是謝修通,以前住在南嶽,曾與彭、蔡兩位真人一同隱居修行,現在已有三百多歲了。我跟你早就結下了道緣,因此今日才會相見。至於梅、蕭二仙,他們現下並不在山中,你恐怕是等不到他們了。」
謝修通帶著聶師道來到他的住所,並讓道童端來一碗湯藥。聶師道剛喝了兩口,就感到氣力充沛、神清氣爽。謝修通又從書架上取下一卷書,對聶師道說:「這就是世人讀後能入仙境、地仙讀後能升天的《素書》,只要你反覆通讀,自然就能悟到其中的真意。」
謝修通帶著聶師道來到他的住所,並讓道童端來一碗湯藥。示意圖,圖為明 文徵明《溪山高逸圖》。(公有領域)
聶師道想住在山中跟謝修通學道,他還沒說出來,謝修通就已經知道了。他對聶師道說:「你有俗事未了,還是得回去。我有一個弟子叫紫芝,隱居在九嶷山中。你讀《素書》時,若有不解的地方,可去向他請教。如果見不到他,就把《素書》投進毛如溪上面的石洞裡,且在石壁上寫下來意,他就會去找你,然後將書中的要旨告訴你。」
沒過多久,聶師道因參悟不透《素書》中的玄機,就去了九嶷山。他找不到紫芝,於是便按謝修通所說,把書投進石洞中,並在石壁上留下了字句。後來,聶師道在夢中見到了自稱是紫芝的仙人。經紫芝答疑解惑,聶師道漸漸參透了真機,最終有所悟道。
修行多年成真人
聶師道在問政山中修行了很多年。早年間,吳太祖聽說他不帶一兵一卒,與侵犯歙州的敵軍議和並解救了當地百姓的事蹟後,就想藉助他的德行來護佑吳國的兵士和百姓,於是將他召入宮中。後來,吳太祖感動於他的向道之心,還專門為他建造了修行、居住的宮殿,以國師的禮遇來供奉他。聶師道潛心修道,每次升壇祈雨都很靈驗,天空還不時出現祥雲。他經常走出宮闈,到民間去宣講道法,也使當地的百姓深受教化。
聶師道在廣陵住了三十多年,其門下的弟子已有五百人之多。從各國前來拜見他、跟他學道的人絡繹不絕。他對弟子們很仁慈,從不會過於嚴苛地要求他們。他總是按照每個弟子不同的品性來講述道家修行的要旨。許多年之後,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悟到了真機,還被朝廷賜予紫衣。
一天,聶師道對弟子們說:「剛才有紅衣使者來告知,我被仙官傳召,必須得離開人世了。」他與弟子們欣然告別,房間裡就立刻飄滿了異香,幾隻雲鶴從天上飛下來,盤旋在庭院的上空。他剛被收殮入棺,弟子們就聽到裡面有動靜,打開一看發現他的衣服還在,但身體已經屍解仙化了。
參考資料:《續仙傳》 、《江淮異人錄》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