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4月16日訊】佛家認為,今生的功名利祿大多都取決自前生所積累的德行多寡。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世上不少高官富豪,在前世是一位修行者,因為在前世修行吃了非常多的苦,進而讓他來世有當官或發財之可能,以換得一世富貴。不過,一旦福報用盡,造下的罪業,仍得在輪迴中償還。這裡要跟各位介紹關於清朝晚期曾任四川候補道的吳養臣之前世今生。據悉,早年都城裡的人均在盛傳吳養臣是大根和尚所轉世的。
吳養臣,字兆元,江蘇丹徒人。根據吳養臣自己所言,他在年幼時一聽到誦佛聲,就歡躍奔赴,喜不自禁。他還曾做過一個夢,夢中來到了一座大殿中,只見大殿正中坐著一位身穿綠袍、赤面長髯之人,左右各有三名穿青袍的人侍立。
吳養臣見到此人,便不由自主地就下拜。赤麵人勉勵了他幾十句話,可惜當吳養臣夢醒後,發現自己多數都忘記了,只記得最後一句是「無忝所生」(不辜負、不愧對父母)。吳養臣隨後被帶到側院吃賞賜的食物,此物類似白芋,味道極其甘美。
吳養臣吃完後,被一位僧人引導到一處精室中。吳養臣見到精室內擺有一張桌子和一張床,感覺非常熟悉,他忽然悟到這是自己前生的居所。從精室出來,經過大門,石坊巋然屹立,引導者告訴他這是鐵塔棱金寺,並遙指前方,但見溪水對岸高高聳立著一座鐵塔,旁邊是一座樓閣,風景幽靜絕美。
引導者帶著吳養臣跨越溪水上的小橋,這時只見到亭臺樓閣。吳養臣問:「這是什麼地方?」引導者回答說:「在武漢以上。」又見山側有大帝廟,左右都是白石額匾,右匾寫著「閑耕」二字,吳養臣才剛想往左邊看去,忽然就從夢中醒來了。對於夢中所見,吳養臣內心深感驚異。後來他從漢皋處得到《明聖經》,序文中講了玉泉寺,其又名「鐵塔棱金寺」,但並不確切知道在什麼地方。
過了二十年,吳養臣途經蜀道,出宜昌時,聽到有人說起當陽玉泉山之勝景,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的夢境,遂決定前往一遊。
進入玉泉山後,眼前的石坊神殿和夢境所見的一模一樣,唯獨鐵塔旁並無樓閣,山側亦無大帝廟。吳養臣詢問住持植禪法師,才得知昔日曾有一座宋劉太後的化妝樓,但很久以前就毀於火災中了。寺中另一位歷經五代、八十五歲的隱修僧人則告訴他,昔日曾有大帝廟,但毀於朝廷與太平天國的戰火中。
吳養臣將二十年前的夢境告訴僧人,僧人隨後帶他來到一處靜室,說這是去世的師父大根和尚曾居住的地方。吳養臣見到了跟夢境中一模一樣的一桌一床。他追問大根和尚的圓寂時間,發現正好是他的出生時間。吳養臣頓時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前世是大根和尚,便將此事記錄了下來。
民國時期任浙江省省長的齊照岩曾為吳養臣的《玉泉尋夢圖》題名,故知曉此事。齊照岩將此事說給在北洋軍閥政府任職、《洞靈小志》作者郭則沄。郭則沄聽聞此事後,就讀了《大根禪師傳》。郭則沄覺得禪師是一位苦行僧,即使不成佛,福報當不止如此。
不過,齊照岩認為:「世間的緣分未了,即使是佛也有歷劫轉生的,何況是修行的僧人呢!而且吳養臣雖然名位不顯赫,但畢生安樂,年齡已經超過了七十歲,從福報角度看,已經不薄了。學佛者常以人獲取上天的福報為不幸,並將福報比喻為手腳佈滿老繭的農民坐吃山空一般,人身易失,難道不應該努力嗎?!」
是的,「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今生你既然已經得到了很難獲得的人身,也聽取了很難聽到的佛法。如果你這個身體(生命)在今生不去修行來得到解脫,你又想在哪一世去修行以解脫呢?
參考文獻:〔民國〕郭則沄:《洞靈小志・卷二》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