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6月24日訊】觀眾朋友們好,我是橫河,歡迎大家來到《橫河觀點》頻道,6月23日,星期四。我的頻道是美東時間每週二、四、五更新視頻,給您帶來最新的時局分析、深度解讀,歡迎大家訂閱並分享給您的朋友。
今天焦點:清零還是共存,張文宏提供科學證據,論文被404,上海的痛苦本無必要,鄭州紅碼事件,當事人被處理為何仍難平民憤,誰該負責?
美最高法院裁決,推翻紐約戶外持槍許可限制令,紐約市長說一切照舊。
張文宏團隊在中國疾控中心週刊發表英文論文,非重症患者入院後輕症轉重症率僅0.065%,論文被刪,上海人封城痛苦本無必要,鄭州處分5名紅碼涉事官員,主要責任是政法委副書記,權力任意干預健康碼,是漏洞還是故意後門。.
美國最高法院重大裁決,推翻紐約戶外持槍許可的限制
美國最高法院6:3第二修正案重大裁決,宣布美國憲法保護個人在公共場合攜帶手槍自衛的權利,從而推翻了紐約州控槍法。最近美國大規模槍擊案頻發,限槍的爭議不斷,此時最高法院的裁決有很重要的意義,推翻了紐約州長期以來一項使得獲取戶外隱蔽持槍許可很困難的法令。
我上次談到,美國最高法院2008年有個歷史性裁決,認為第二修正法案的民兵就是人民,但同時又把家庭以外攜帶槍枝的管理權交給了州和城市。這次裁決很可能會減少各州市的管轄權。紐約州的這個法令要求申請許可是要出示「合適的理由」,而審查官員可以斟酌決定什麼是合適的理由,而單純的保護自己和家庭是不夠的。
紐約市市長和警察總監快速做出反應,表示在紐約市,一切都不會變化。一般對持槍限制嚴格的大多是民主黨控制的州。最高法院的裁決對這些州的影響比較大。
張文宏團隊論文輕症轉重症0.065%的研究是怎麼做的
中國大陸關於清零還是經濟的爭議還在繼續,這個時候,一篇科學研究論文引起外界關注,論文聯繫作者是本人爭議很大的張文宏。 而這篇論文的結論對清零,尤其對上海的封城提出了科學的挑戰。今天就來討論一下。論文主要內容是什麼?對今年3月22日到5月3日上海疫情爆發期間4所醫院(華山、6院、9院和4院)收治的33816名病人從入院到出院整個過程進行了病例分析,這些病人都是在入院時沒有嚴重症狀的,排除了入院時病情不穩定的重症。
參加實驗的又分為無風險(24556,72.6%)和有風險兩大組,風險組的標準是60歲以上、有基礎疾病但很穩定的,以及有免疫缺陷的,風險組又分為有基礎疾病(6,333, 18.7%)和無基礎疾病(2,927, 8.7%),基礎疾病就是高血壓、糖尿病等。
分析結果發現,入院時輕症的最後有22人發展成為重症,佔全部人數的0.065%,22人全部都在有風險組,佔風險組的0.238%。無風險組沒有一例發展為重症。也就是說,在收治時是輕症的病人,發展為重症的機會是極小的,只有萬分之6.5。
論文發表的時機和刊物「疾控中心週刊」有何講究
論文的發表時機是上海經過封城以後並沒有完全開放,其它地區還有局部封城的,經濟受到巨大打擊,然而對封城的利弊,卻基本停留在政治正確與否的層面,很少有科學依據的爭論,這篇論文至少從科學角度提出了證據和爭論的基礎。論文刊登的期刊也很有意思。這是在中國疾控中心CDC的英文週刊上發表的。CDC是中國傳染病防治的權威機構,論文能在這個刊物上發表,說明,一方面,作者並不希望論文本身由於發表刊物而引起不必要的爭論從而降低了其學術價值,如果發表在國際刊物,難免被套上被敵對勢力利用的帽子;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CDC內部有相當多的專家是支持張文宏的研究結果和觀點的。
張文宏論文誤導了誰?
下面談一下爭議。中文德國之聲發表了相關文章,說紐時也有報導,但我沒有查到,德國之聲報導談到博主「大白話時事」發文指這篇報告標題有誤導性,只有仔細閱讀才能發現,這是一項針對相對健康人群的奧密克戎感染者研究,對象並非隨機挑選而是精心挑選。我找到了這篇質疑文章。實際上論文並沒有誤導任何人,題目就是「非重症病人」,而在報告中的實驗人群中也明確排除了重症和有不穩定基礎疾病的病人,而且作者在最後談到論文的三條不足時第一條就是沒有研究重症病人因而不能給出一個疾病的全貌。
其實所有的科學實驗和研究都是有特定目的的,一個實驗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解決一個問題,這就是現代科學的特點。研究對象的選擇是根據研究目的來的。
而這個研究的目的是評估上海的醫療資源,在應收盡收的政策下,是否可以把輕症病人排除出「應收」的範疇,從而減輕醫療資源負擔。這是我看這篇論文的感覺,而結論也是很明確的,當然這些就診時的輕症是不需要住院的,這樣就大大減輕了醫院的負擔。
論文不僅給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提供依據,更是挑戰上海封城
但問題在於,目前各國的資料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即奧密克戎及其亞變種雖然傳播快,但症狀卻普遍較輕,其它國家不清楚,但美國絕大多數地區,至少紐約新澤西都基本恢復正常,商場人山人海,幾乎沒有人戴口罩。如果奧密克戎在上海也是輕症為主,事實上我們看到的也是如此,而這篇論文的數據也支持,那就不僅是上海醫療資源在疫情中被濫用的問題,而是整個上海封城停產有麼有必要的問題了,畢竟這個國際大都市經歷了開埠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封城,抗戰打仗都沒有發生的事。
支持動態清零和封城、全員核酸檢測的論據就是如果疫情爆發,醫療系統癱瘓,會有多少人死亡,而現在的情況,醫療系統的癱瘓並非有太多的病人導致,而是不適當的過多的「應收」,以及一刀切的封城導致的。
所以這篇論文,儘管小心翼翼,儘管研究目的僅限於合理安排醫療資源,卻實實在在的對上海的清零封城提出了挑戰。至少支持清零的一方至今沒有拿出過像這篇論文那樣的科學證據。
也就是說,上海人封城期間吃的苦,包括很多死亡案例,都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本不應該發生的,沒有科學依據的。不過這種事要避免,或以後不再發生,還是很難的。從大躍進到文革,到疫情,中共哪一次是吸取了教訓下次不犯了的?
誰刪除的論文
這篇論文現在已經被404了,這是6月17日發表的週刊上的,現在6月17日的文章列表上已經沒有這篇論文了, 但下載的連結依然有效,要就是當局的壓力要這個刊物刪掉,也有可能是作者承受很大的壓力要求從首頁上刪除,鑑於論文還在,我相信除了在CDC,就是在中央高層也有一部分支持的勢力。至少說明雙方還在較量中。發表論文是科學,刪除就是政治了。我個人還是很佩服中國的一些醫生和科學家的,畢竟從疫情一開始,很多真相和原始數據就是來自第一線的醫生和科學工作者通過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而披露出來的,也揭穿了中共官僚系統的謊言。
鄭州處分至少5名紅碼涉案官員,民眾仍不服氣
河南鄭州紅碼事件有了結果,官方6月22日通報,鄭州市紀監委對至少五名官員處分。根據公開的職務,大抵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責任:馮獻彬被撤職,他是鄭州市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管控指導部部長,他的副手張琳琳被貶職。在被處理的官員中,這是級別最高的,也就是紅碼事件的始作俑者。通報說是他倆擅自決定安排下屬操作,因此負領導責任。另三名記過或記大過的官員分別是:政法委負責維穩的處長,負責健康碼管理的市大數據局科員,鄭州大數據發展公司的副總經理。
顯然,上面所說的下屬,就是這個市大數據局科員,是政府部門內部直接操作健康碼的,而具體執行,則是那個鄭州大數據發展公司的副總經理,該公司是國營獨資企業,負責市一級的數字政府。很清楚了。
問這裡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處理依據,撤職貶職和記過,顯然是太輕了,一般民眾如果違反了健康碼的規定,是要被警察抓走拘留的,如果偽造健康碼,則更嚴重,有一個案例分析,故意偽造健康碼的行為涉嫌觸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可能面臨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甚至死刑。
雖然這個案子可能沒有那麼嚴重,但刑事責任是肯定的,僅僅撤職是以官位代刑法。另一個問題是,健康碼的指揮鏈是怎樣的?是衛健委還是政法委,如果政法委可以隨便改健康碼,那這個系統就不是唯一的,設計上就是為了維穩而不是健康。
雖然他有個疫情防控指揮部裡的頭銜,但如果只要有一個疫情防控的頭銜就可以隨便改健康碼,那這個系統也太容易被用作他用了。所以光是懲處不行,應該查出這個系統的漏洞、後門,找出設計的責任。不過我認為這些漏洞就是為了更廣泛的監控故意設計的,是權力的需要。
如果喜歡我的節目,請別忘記訂閱、點讚和轉發。感謝大家收看,也感謝觀眾朋友對我節目的支持。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橫河觀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