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7月01日訊】粟裕,位列中共「開國十大將軍」之首,毛澤東曾對他讚譽有加。但到了1958年,毛突然翻臉不認人,點名批判栗裕是軍中「壞人」。這是怎麼回事?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年真相》。今天,我和大家談一談毛澤東跟栗裕翻臉的往事。
毛多次稱讚粟裕 卻突然翻臉
1949年中共奪取政權後,粟裕曾任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據《名將粟裕珍聞錄》一書記載,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回憶,1955年授軍銜時,毛說:「論功、論歷、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毛還講過:「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但是195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掀翻了粟裕的仕途。
當年3月,毛澤東提議召開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用整風的方式,總結建政以來的軍事工作。5月27日至7月22日,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在北京舉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中央軍委副主席彭德懷主持,粟裕和劉伯承、蕭克、李達等一批將帥受到猛烈批判。
5月30日,中央軍委祕書長黃克誠傳達毛澤東的指示,要大家「把火線扯開,挑起戰來,以便於更好地解決問題」。6月9日,黃克誠再次轉達毛的「重要指示」,他說:毛主席對我們這次會議決心很大,開不好,大家就不要走。還要擴大範圍,每個師的黨委書記都要來。這樣,參加會議的人數很快就從原來的300多人猛增到1,400多人。
會議對粟裕的批判,集中在他的所謂「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方面。粟裕被說成是「反黨反領導的極端個人主義者」、「一貫反領導」、「向黨要權」、「向國防部要權」、「爭奪軍隊領導權」、「告洋狀」等。
他不得不一次次做檢討,同時對一些原則問題、重要事實做說明。但是,每次檢討,招來的都是更嚴厲的批判。最後,他不得不再次違心檢討,把強加的所有罪名都應承下來。但是,粟裕並沒有因此得到解脫。據發表在中共黨刊《百年潮》的文章《粟裕大將的蒙冤與平反》介紹,那次軍委擴大會議後不久,毛澤東在一次中央會議上把粟裕作為軍內的「壞人」點了名。
1958年8月31日,中共政治局通過了「解除粟裕總參謀長職務」的決定,並決定將他的「錯誤」口頭傳達到軍隊團一級、地方地委一級。
毛擔心「朱可夫式」人物
毛澤東整粟裕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毛擔心中共軍隊出現「朱可夫式」的人物。
朱可夫是蘇聯共產黨時期的元帥,在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落難的關鍵時刻,有過「救駕」之功。
1957年6月中旬,蘇共元老莫洛托夫等,在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以七票對四票,決定撤銷赫魯曉夫第一書記職務。赫魯曉夫不服,要求召開中央全會。這時,朱可夫挺身而出,命令國防部用軍用飛機,將各地中央委員火速接到莫斯科。在6月22日召開的中央全會上,朱可夫猛批莫洛托夫等人。最後,莫洛托夫等被打成「反黨集團」,赫魯曉夫反敗為勝。
之後,朱可夫聲望日增,反而引起赫魯曉夫的懷疑和恐懼了。同年10月26日,赫魯曉夫趁朱可夫在外訪問之機,召開蘇共中央全會,指控朱可夫陰謀奪權,並突然免去朱可夫的國防部長職務,取消他的蘇共中央主席團成員和中央委員資格。就是這麼件事,毛澤東記在心裡了。
1958年1月21日,毛澤東在南寧會議上說:「在整風中,建議軍隊拿幾天時間,討論一次朱可夫所犯嚴重錯誤的問題,此事由中央軍委發出指示和有關朱可夫錯誤的材料,吸取蘇聯的教訓。」說白了,1958年5月,毛澤東召開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整粟裕、劉伯承等一批將帥,就是擔心他們功高震主。
粟裕得罪三大元帥
再來說粟裕被整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得罪了三個元帥和一個總書記。第一個元帥是彭德懷。1954年,國務院設立國防部,彭德懷任國防部長。許多原來由中央軍委和總部頒發的命令、指示,都要求改由國防部署名。但哪些文件以國防部的名義發,哪些不用,並沒有明確規定。有時,文件沒有署國防部的名受批評,有時署了名也受批評。
針對這種情況,粟裕要求明確國防部和總參謀部的職責,方便以後工作。1955年3月16日,中央軍委接受粟裕的意見,責成總參起草國防部與總參職責條例。但總參的草稿改了五次,都通不過。
1957年11月,粟裕訪問蘇聯時,會見了蘇軍總參謀長索科洛夫斯基。粟裕趁便請蘇方提供一份他們的「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工作職責的書面材料」,供中共參考。這件事,後來被彭德懷說成「告洋狀」,「裡通外國」。
粟裕得罪的第二個元帥是聶榮臻。粟裕剛到總參謀部當副總參謀長時,毛澤東規定粟裕每半個月要向他直接匯報一次工作,粟裕起初是這麼做的。但是,代總參謀長聶榮臻說,毛主席太忙,不要事無巨細都向毛報告,有的報到他那裡就行了,需要毛知道的,由他批示後再轉報。從此以後,總參送到毛那裡的文件少了,粟裕直接到毛那裡匯報也少了。
結果,毛怪罪下來,一通批評。聶榮臻不得不做檢討,粟裕也寫了檢討。毛在粟裕的檢討上做了批示,稱「檢討很好」,還把粟裕和聶榮臻的工作做了對比,肯定了粟裕,批評了聶榮臻。毛還特地把這個批示交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人傳閱,引起聶榮臻極大的反感。
所以到1958年,聶榮臻批判粟裕的話非常尖刻。他說:「(粟裕)作為總參謀長來講,有了嚴重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就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盜,大盜盜國!」
粟裕得罪的第三個元帥是陳毅。論戰功,粟裕在陳毅之上。陳毅沒有打過多少大勝仗,敗仗倒是沒少打,有人說他是「半個元帥」,有人甚至說他是常敗元帥。粟裕很低調,但他的功勞太大,讓陳毅很不爽。1958年批判粟裕時,陳毅是批得最狠的一個。
2007年,長期研究粟裕生平的大陸作家張雄文,採訪了多位知情的中共老人。其中有一人回憶說:在毛澤東、鄧小平、彭德懷、陳毅、聶榮臻等人參加的一個小型會議上,毛叫大家談談對粟裕的看法。全場沒人說話。過了一會,毛只得點名陳毅,說:「你跟他在一起時間最久,你說說!」陳毅面無表情地回答說:「只一個字,陰!」在場的人聽了都震驚了。之後,在1,400人規模的大會上,陳毅也做了長篇發言,新帳舊帳一起算,痛批粟裕。
粟裕得罪總書記
除了這三個元帥,我們剛才說到,粟裕還得罪了一個總書記,就是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當年,劉伯承、鄧小平帶領的十幾萬大軍被蔣介石的軍隊打得只剩幾萬人,不得不扔掉裝備,跑到大別山。中共稱之為「千裡躍進大別山」。之後,劉鄧矛盾激化,劉伯承單獨帶兵出大別山;後來,鄧小平也不得不退出大別山。而粟裕帶領的部隊一個接一個打勝仗,而且是大勝仗,這讓鄧心裡很不痛快。
1954年鄧小平進北京後,一直到文革前,中共搞的歷次政治運動,鄧都是重要組織領導者之一。1954整高崗、饒漱石有他,1957年反右派運動有他,1958年批判粟裕、劉伯承等也有他。1958年,鄧小平是軍隊反教條主義領導小組組長。
大陸作家張雄文2007年採訪劉伯承的兒子劉太行時,劉太行說:劉伯承、粟裕等1958年遭批判,幾十年不給平反,根子都在鄧小平。李達、蕭克在文革結束、鄧小平復出工作後,寫報告要求平反,並讓劉伯承在報告上簽字。
劉太行說:「我爸爸對李達說:我一不簽字,二不指望活著得到平反。」果然,李達的報告送上去後,鄧小平沒有同意平反。
後來,楊得志、張震去找鄧小平,要求給1958年受批判的人平反。鄧說:「你們找來找去都沒搞清楚,1958年是誰負責批劉(伯承)粟(裕)蕭(克)等幾個人的,那個會的組長、負責人是我。你們不要再找別人了。」張震說:「我們還能說什麼呢,只有到此為止了。」
粟裕一生「三苦」
就因為鄧小平擋著,直到1984年2月5日去世,粟裕的冤案也沒得到平反。粟裕夫人楚青曾總結說:粟裕戰爭年代打仗打得苦,和平時期挨整整得苦,晚年生病病得苦。跟著中共幹「革命」六十年,粟裕換來的是三十年的苦難。他的經歷,是否值得後人借鑑呢?
觀眾朋友,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0WwxWijk8NemAqLtqj4Sw
訂閱Telegram群組:https://t.me/bainianzhenxiang
【百年真相】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