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聞】10月23日完整版

2022年10月23日中國禁聞完整版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0月24日訊】新常委出爐 專家解讀中共未來走勢;20大落幕 民眾關注動態清零何時結束?中共二十大強調經濟質量 掩飾還是無奈?

新常委出爐 專家解讀中共未來走勢

10月23日,中共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出爐。外界分析,從名單上看,習近平似乎已經大權獨攬,不過,二十大就像是個加速器,天下圍共的局面已經形成。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於10月23日在北京舉行。中共官方公布的會議公報顯示,新一屆中共政治局常委為: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
習近平繼續擔任中共總書記,趙樂際、王滬寧得以留任,預料分別接任人大委員長和政協主席。4名新晉常委包括李強、蔡奇、丁薛祥、李希,幾乎都是「習家軍」。其中,李希接掌中紀委,蔡奇很可能將掌控意識形態。
「團派」李克強和汪洋未能留任常委,現任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也沒有如外界預期入常,接任總理一職。
視頻顯示,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緊隨習近平出場亮相,有望擔任中共總理。
旅美時事評論員惠虎宇分析表示,這一名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其中一點就是,打破了國務院總理要從副總理晉升而來的慣例。
旅美時事評論員惠虎宇:「沒有人想到習近平能把以前這麼大的一個慣例打破,那既然他能打破的話,就說明習近平的權力現在實際上是非常大了。」
惠虎宇談到,團派在中共最高權力格局上已經全軍覆沒,被認為有「江派」背景的趙樂際和王滬寧將出任虛職,其它的重要實權職位全部都是習近平的人。習近平大權在握,很可能會對「江派」等繼續進行大清洗。
惠虎宇:「那麼黨內的各種各樣的反習勢力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聯合起來,那麼他們最大的一個出路就是真正的民主化,去認清中共這個體制。」
外界注意到,張又俠雖然已經72歲,任然留任中央軍委副主席。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為什麼要留任他?習近平手上沒有心腹了,新提上來的那些人,上將一大堆,換來換去,但誰是忠臣、誰是兩面人,習近平心中根本沒有數。所以整個中國的形勢就是火山口,大家都等待風起。從這個角度上講,習近平現在所做的一切,政治綱領的僵硬和人事布局的僵硬,就導致了習近平他這個孤家寡人,最後把自己走到絕路上去了。」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認為,習近平一方面曾親受文革之苦,另一方面他的仕途又得益於紅二代身份。所以他無法擺脫中共對他的影響,對傳統的毛澤東體制是愛恨交織。於是他抱著「保黨情節」,試圖再造中共。而這一切只能導致他裡外不是人,也讓中共更加內外交困,加速滅亡。
王赫:「二十大就是中共末路狂奔上的加速器,使它末路狂奔跑得更快了。為什麼呢?一個是它的政治綱領,另外一個是它的人事布局,然後再從它的國內的民眾反應和國際上對它二十大的反應,這幾個方面來看的話,已經是天下圍共了,已經呈現了這麼一個局面。」
習家軍的全面上位也讓外界擔憂,中共會加速對外擴張,包括武統臺灣。17日和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連續兩度提及中共政府想要加速統一,示警中共犯臺的緊迫性。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馮崇義教授:「這個風險是加大很多了,這就是為什麼布林肯會把那個時間表往前提了這麼厲害,而且現在美國把所有的牌都亮出來,就是要封死中國的芯片,要緊鑼密鼓地全面武裝臺灣。」
中共二十大閉幕會的中途,坐在習近平身邊的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突然被工作人員請離會場。相關視頻顯示,胡錦濤很可能是在非常不情願的情況下「被離場」。外界猜測,這或許與團派被清洗有關。
編輯/李謙 採訪/駱亞 後製/陳建銘

20大落幕 民眾關注動態清零何時結束?

中共爲了召開20大,在疫情並不嚴重的情況下嚴厲封城,很多城市僅出現幾例或幾十例病例,就全城封控,讓當地民眾苦不堪言。如今20大落幕,大陸民眾最關心的,還是清零政策是否會結束。
中共20大之際,中國各地疫情平緩,但防控異常嚴厲。
據中共國家衛健委會官方網站消息,從10月18號到20號,全國新增確診病例每天只有200多人,加上無症狀感染者,也不到1000人。但中國各地封控卻十分嚴厲。河南鄭州已經封城至少10天,不對外公佈;安徽合肥20日宣布中小學暫停線下教學,居民非必要不離合肥;青海西寧城北區21日起全域居家辦公,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北京20日一些住宅區和購物中心也被封鎖。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統計,今年3月以來,中國已有152個城市遭到部分或全面封鎖,影響人口超過2.8億。而其中有114個城市是在20大臨近的8月之後被封的。
BBC製作的圖表顯示,中國疫情感染人數最多的在3-4月份,而封城最多的時候則是在8月之後。
中共20大10月22日已經落幕,在海外媒體熱烈議論中共最高層的人事佈局之際。中國大陸民眾最關心的還是中共的「動態清零」何時能結束?
旅美時事評論員藍述:「中共的清零政策實際上它是為了控制中國社會的,它並不是真正的為了清零而清零。但是清零讓中國的社會怨聲載道。在這種情況下,當局不可能在20大之前承認清零是錯誤的,更不可能在20大之前把清零放開。」
旅美時事評論員藍述認為,中共清零政策的執行影響到習近平權力和他的人事安排,因爲權力交接會持續到明年的中共兩會。所以到明年兩會前中共仍然會繼續清零下去。
旅美時事評論員邢天行也表示,20大前的瘋狂封控,主要是中共需要維穩,各地嚴格執行封控是向習近平表忠心的表現。
旅美時事評論員邢天行:「涉及到黨的會議的時候,這是領導人的面子。所以各地維穩就會加大加碼,對所有的所謂不穩定因素就要加強管控,甚至要打壓。但現在只不過利用了疫情這樣一個外衣來進行維穩管控。」
習近平在16日的二十大開幕式上說,不會「動搖」動態清零政策。外界預測,中國各地的封城短期內不太可能放鬆。
不過,為了緩解民眾對封城的抱怨,中共各地官員不斷創新性說法,如用「靜態管理」、「居家靜止」,「全域靜默」、「停止一切非必要人員流動」、「臨時社會面管控」、 「圍合管理」等代替封城。
而清零政策造成的次生災害,食物短缺,甚至有人餓死;看病難導致延誤死亡; 封控嚴重打擊經濟,導致大量企業減產破產,甚至引發各地抗議此起彼伏,卻不在官員的考慮範圍之內。
目前,中共官媒的說法是,「繼續科學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動態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
邢天行指出,科學精准,顯示中共對社會的掌控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能到控制每一個人。
邢天行:「他要想查你、想封你,馬上就可以找到你。所以它才提出來這叫科學精准,用在動態清零之上,在這3年之中已經非常的有效。它想讓誰黃碼,讓誰紅碼,馬上這個人就發生這種問題。所以說它在已經用的非常純熟的前提之下,它才有這樣一個總結。」
邢天行指出,中共20大前各地出現的一波又一波的嚴酷封控手段,都是想取悅於習近平。因為老百姓的困苦不是中共各地官員考慮的對象,即使政策錯了他們職位也不會受影響。所以為取悅於上級,各級官員出現了互相攀比誰對老百姓更狠的現象。
將上海民眾整得怨聲載道的李強,能升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就是最好的說明。
編輯/宋風 採訪/常春 後製/tony

中共二十大強調經濟質量 掩飾還是無奈?

中共二十大政治報告閉口不談「經濟高速發展」,轉而強調「質量」和「國家安全」。這到底是中共面對經濟持續下行束手無策的掩飾,還是有更深層的政治目的呢?一起來看學者的解讀。
10月16日上午,習近平在開幕式上宣讀了二十大報告的重點內容。用時1小時45分鐘,比5年前的十九大短了一半。
報告的15個章節中,沒有了往屆那種「經濟高速發展」的高談論調,只是在第4部分提到了經濟,聲稱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17日的記者會上重申,經濟目標已經從追求「高速發展」轉為「高質量」。
這也引發了外界對於中共面對積重難返的經濟困境,不得已轉向的質疑。
台灣總體經濟學者吳嘉隆:「中共過去一直強調高速發展,這個面子工程之一,就是他硬去撐那個GDP的增長,那麼一大堆的沒有經濟效率的工程。從經濟的高速度發展轉成高質量發展,這本來就應該這麼進行的,他已經晚了五年了。當然他現在可能是因為經濟增長速度確實也提不上去了,所以才這麼轉換這個口風。」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Davy Jun Huang)則表示,高速度到高質量的轉變,背後隱含著政治考量。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Davy Jun Huang):「所謂高速發展,它的高雖然也是形容詞,但是這個高它畢竟是有個數學概念,但是高質量它就完全是一個主觀的意義。這個高質量的表述會不會意味著中國未來在經濟方面,以政治掛帥的政治為主要目的,更多的考量,這是大家擔心的。」
習近平在報告中,26次提到「國家安全」,強調推動自主創新,並暗示在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衝突中,國家將起主導作用。
新華社刊登報告全文顯示,「安全」或「保障」字眼出現的次數更是高達 73 次,遠高於十九大的 55 次。
黃大衛(Davy Jun Huang)認爲,以囯進民退的方式保障所謂經濟安全,只會拖垮中國的經濟發展。
黃大衛(Davy Jun Huang):「結合剛才的那個高質量發展,加上一個強調安全來說,就未來整個社會結構、經濟結構來說,就可能慢慢慢慢那個政治因素、政治的目的可能就更加趨於一個重點。目前我們看來像那個國企明顯他的那個資產管理,已經是增加2.6倍,但是效率是特別低,他管得越多貢獻越低。那為什麼堅持這樣做呢?就是因為他要走的是一個政治經濟,就是以政治為主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吳木鑾指出,過去中共的執政合法性是基於能推動經濟發展。面對目前經濟不斷放緩,習近平試圖將執政合法性來源從經濟轉換為安全,營造救世主形象。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經濟項目高級研究員迪皮波(Gerard DiPippo)表示,中共以前把國家安全和穩定作為經濟增長的前提條件,現在是把安全穩定作為目標本身。
彭博社認爲,習近平的政治報告,沒能在經濟發展上給人以任何信心和鼓舞。
二十大召開之前,外界一直猜測中共可能會轉變對經濟造成嚴重破壞的疫情清零政策。
但習近平的報告明確回答,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陷入低谷。
上證指數過去一個月以來下跌超過5%,是自指數1991年創立以來,歷屆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登場前的最差成績。此外,人民幣兌美元匯價今年來已經貶值超過10%,眼看將寫下1994年以來的最差全年表現。
多家跨國機構和投資銀行,都紛紛將今年中國GDP的增長預測,下調至3%左右。
外界認爲,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產業鏈外遷、清零政策、房地產債務危機等等因素,都預示著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只會更加震蕩和困難。
編輯/李明飛 採訪/易如 後製/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