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嬰兒器官被移植 出生前已配型

2023年03月07日中國禁聞新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3月08日訊】江西15歲失蹤少年胡鑫宇案,再度引發外界對器官移植黑幕的強烈關注,現在中國又傳出新生嬰兒遭摘取器官。官方聲稱這些早產女嬰是「自願」捐獻腎臟,都成功在短時間內得到嬰兒父母的「同意」,官方甚至將這些成果發表在世界權威器官移植雜誌《美國移植雜誌》,宣稱這是給未來利用類似供體、擴大供腎來源提供重要的臨床依據。
《美國移植雜誌》最近刊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醫生發表器官移植的論文,介紹兩例使用新生嬰兒的腎臟移植給晚期腎衰病人的案例。
論文是基於仁濟醫院在2020年和2021年所做的兩例早產嬰兒的腎臟移植給成人的手術。第一個案例,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二天,嬰兒的父母就同意捐獻腎臟。第二個案例,嬰兒的父母同意在他出生後第三天進行心臟死亡之後進行腎臟捐獻。也就是在這名嬰兒出生後的5天之內,醫生必須完成移植配型試驗和移植手術。
追查國際發言人汪志遠:「既然出來是活著的,那麼他在沒生出來之前,他就不應該對這個嬰兒進行做移植的檢測。由於種種原因死亡取器官,那這個就又出了一個問題了,就是他這個配型,這些資料那就來不及取,因為腎臟離體以後,就是停止血液供應,一般來說,不能超過24小時,就應該移植到受體的身體裡面,他是來不及這個檢測,所以這個很蹊蹺。」
論文還說,這將為未來利用類似供體、擴大供腎來源提供重要的臨床依據。
汪志遠:「在醫學常識上來講無法解釋,在倫理道德上來講,這個小孩沒有死之前就不能這樣幹,搶救失敗之前,也不能決定移植的。所以他講的這個例子確實是很奇特,很奇怪,不符合這個醫學常識,更加違反倫理道德。」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外科、醫學影像學、生理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哈爾佩(Zain Khalpey)3月4日告訴《大紀元時報》,器官移植通常需要1週到14週的時間來交叉匹配患者,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測試,確定供體和受體是否匹配。這些測試包括血液和組織分型,以及交叉配型,以確保兼容性,尤其是與腎臟的兼容性。
汪志遠:「這麼多年來他們都這樣發表,也還參加國際的器官移植學術的演講,這是對人類這個文明的諷刺,對人類道德良知的挑釁。你想2006年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黑幕都曝光了,這麼多年來大量的證據,還讓他們這些人在外面來演講,還接受他們的文章,涉嫌殺人的這些經驗的交流,人類就不應該接受的,這是無法原諒的。」
這些所謂不幸早產女嬰自願捐獻的腎臟,不可能事前在中國的「器官捐獻系統」中登記註冊。外界質疑,院方如何在短時間內,同時準備術前工作以及說服夭折女嬰的家人。而仁濟醫院至今已經完成22例夭折嬰兒的移植手術,民眾懷疑供體來源的真實性。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哈爾佩(Zain Khalpey):「完成(移植前配型)步驟所需的時間長短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器官的可用性,測試的複雜性和緊迫性。所以一般來說,新生兒腎臟移植配型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
大陸媒體2月27日明確指出,腎移植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腎病的最佳方式,其中兒童捐獻者也是重要的供體來源。
早在2019年7月,武漢《長江日報》就曾報導過類似手術,一名四十多歲的張女士2018年在武漢協和醫院移植了一名體重僅有1.3公斤的小兒的腎臟。
大陸民眾邱先生:「肯定不符合,包括這個醫院我感覺也是違背從醫的醫生道德,他們大膽妄為,今後這些失蹤人口可能會越來越多。現在小孩子讀書,都要他們這個血型了,那會不會跟他們父母血型有關係,因為這個數據他們掌握了。」
國際心肺移植學會(ISHLT,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最早發布聲明,禁止發表任何來自中國的器官移植的研究論文。以色列移植學會前主席雅各布‧拉維(Jacob Lavee)表示,「這項政策是獨一無二的,在國際醫學界中尚屬首創,希望能為其他人樹立範例。」
編輯/黃億美 採訪/常春 江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