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業形勢雪上加霜 八千萬超齡農民工退無可退

2023年03月30日社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3月30日訊】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就業形勢雪上加霜。近年來,大陸多地建築業發布「清退令」,超過60歲的農民工一律「禁止僱用」。據統計,未來有將近8000萬名超齡農民工,將面無工可打、無地可依、退休與養老的困境。
近年來,上海、天津、江西、四川、廣東等地發布了「清退令」。其中上海最先施行,2019年,上海禁止60歲以上男性及50周歲以上女性進入施工現場從事建築施工作業。
2022年4月,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93億人,平均年齡41.7歲,50歲以上占比27.3%,將近8000萬人。對這一數量龐大的群體而言,繼續就業、退休與養老的困境,近在眼前。
今年3月28日,騰訊新聞發表文章,題為《「清退令」背後:8000萬超齡農民工,無工可打、無地可依、無休可退》,描述了這些超齡農民工的現實困境。
陸媒報導,今年2月,為了繼續打工,一位64歲的老建築工謊報年齡,辦了假證。一大批超齡農民工流向了零工市場,像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樣,做起了「日結」。
該文報導了一位出身於農民工家庭的勞工社會學研究領域學者王歐的講述。
王歐表示,五六十歲的農村人,孩子外出讀書或打工,還沒結婚生子,需要他們繼續積累財富,為房子、彩禮或將來的其它開支做準備。老家年輕人中男多女少,這些年彩禮節節攀升,成為父母一代人的沉重負擔。他們同時還面臨其它的壓力,比如家人的疾病等等。
王歐說,與其說是超齡農民工自主選擇了「不退休」,不如說是他們對子女的責任、對養老和對生病的隱憂,迫使他們在別人頤養天年的時候,繼續不停工作。
王歐表示,這與當前的社保制度有關。「像我父母這樣的農民工,幾乎都沒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有的人會自己繳新農保。以江西為例,最低檔一年300元,最高檔一年6000元,絕大多數人交的是最低檔,60歲後一個月只能領100多元。這樣低的標準,如果不繼續打工掙錢,怎麼維持生計?」
還有醫療保險,農村有新農合,費用每年都在漲,一年交360元,報銷的比例是有限的。王歐說,「2014年,我爸第二次腦出血,進了ICU,自費花了十幾萬,家裡的錢花光了,病沒治好,人也去世了。」
王歐表示,城裡沒活了,回家種地是退路。而現實情況是,很多工人老家的地被徵用了。尤其前些年城市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的政策出來以後,大量遠離城郊的農民也被徵地,搬進樓房,離原來的耕地越來越遠,失去了繼續務農的條件。隨著農業機械化、集約化的發展,也不再需要那麼多勞動力的投入,即便有地,回家沒太多事可做,回報率也低。
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鄭風田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一些年齡過大的農民工,乾重體力活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有些地方上就乾脆「一刀切」,給他們劃定一條年齡線,對越線者一概不要。
鄭風田說,比起青壯年農民工,這類群體的事故發生率確實會高一些。 但「一刀切的做法有些簡單粗暴,地方上也有推卸責任的嫌疑,對這類群體下清退令,迫使他們離開建築工地,折射出多方面的現實困境」。
江西撫州市一位包工頭表示,他多次用過60歲以上的農民工。在一些農村,兒女結婚、給孫子辦生日宴時,很講究排場。一些農村老人上了年紀,但自我感覺身體還可以,就想出來多掙點錢,他們很敬業。
他表示,現在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70後是主力軍,80後不算多,90後很罕見。他現在正在用的農民工,最年長的已經有70多歲。用超齡農民工也是無奈之舉。年輕人不願來,有的寧願在家打牌也不願來建築工地打工。
據潮新聞報導,「我干工地幹了一輩子,現在說不要就不要了。我身體還健康,為什麼就不能幹了。」去年底,家在安徽阜陽的老陳最終還是被公司辭退了,可他想不清楚,自己身體很好還能幹,為什麼就被「清退了」。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夏柱智表示,上世紀50、60年代出生的農民工,是最早出去的一批,也是最受建築行業「清退令」影響的人群。他們最先出去打工,做的也是最苦最累的活。他們只有幹得動幹不動、願不願意幹的概念,沒有法律上「超齡」的概念。

中國經濟低迷 失業率高

目前,中國經濟低迷,各行各業失業率高。
中共國家統計局3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6至24歲勞動力的調查失業率已接近25至59歲勞動力失業率的4倍。而中國經濟在2023年持續下行,1-2月官方公布的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了4%,顯示失業人數在增多。
大陸《新京報》3月18日報導,中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資料顯示,2023屆大專院校畢業生人數將達1158萬人,比去年增加82萬人。北京高校的畢業生數量約28.5萬人,均創歷史新高。同時,北京市畢業生情況有了新變化,碩、博士畢業生人數首次超越大學生。
中國經濟塌縮,大量高學歷人士找不到工作,最近「孔乙己文學」在互聯網爆紅。許多網友借用魯迅小說中的「孔乙己」自嘲寒窗苦讀多年,卻找不到一份好工,表達對現狀的不滿。
目前在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白先生告訴大紀元,由於現在經濟下行,就業環境等整體狀況都不好,讀研究生畢業的都很難找到工作,整體的大趨勢是年輕人都在躺平。
2020年是中共宣稱的「脫貧建小康」的收官之年。但時任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共「兩會」答記者問時,稱「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一句話洩露了中國底層民眾的經濟窘境。
過去三年,中共實施嚴苛的《清零》政策,重創中國經濟。目前國企和私企巨頭也頻頻裁員、降薪,中小企業更是密集倒閉。製造業用工量銳減,令許多相信中共「經濟復甦」謊言、返城打工的農民工陷入絕望。
2月22日,曾在香港報業任職的資深媒體人顔純鉤在臉書發文《農民工返鄉是大凶兆,基層政權將最先崩潰》指,四十年來,中國農民工數以億計,他們的生活與觀念基本上已經城市化,早已習慣城市的繁華,對農村的耕作生活完全沒有了概念,再也無法回到過去。
文章說,中共的鄉鎮政府正面臨空前財困,基層黨官在減薪遣散潮之下自身難保,難免對上躺平對下苟且。中共「維穩」力量又主要集中在城市。屆時青壯年農民人多勢眾,村官勢孤苟且,上級政府鞭長莫及,鄉村「維穩」勢成空言。
文章最後說,中國經濟衰退難以逆轉,意味著農民工謀生之路將越來越渺茫。最終,鄉村火藥庫一旦引爆,中共政權的瓦解將從農村開始,那時中南海無力回天,就是中國人改變命運的時候。
(記者唐正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