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媒造新詞避「失業」 被諷「掩耳盜鈴」

2023年05月08日社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5月08日訊】中國經濟放緩,大學畢業生就業艱難,年輕人失業率越來越高,中共官媒刻意回避失業問題,臆造各種新詞,如「自僱經濟、輕創業、輕就業、慢就業」等。網友嘲諷:「掩耳盜鈴」。
4月30日,中共中央電視台「央廣網」發文《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新高,大學生從「輕就業」轉向「輕創業」》 ,造出「輕就業」和「輕創業」兩詞,根據其原文的描述,「輕就業」指兼職、零工、副業,而「輕創業」則應該是指低成本創業、低風險創業、個體創業。
中共官媒造新詞避「失業」 被諷「掩耳盜鈴」
(網絡截圖)
文章引用中共教育部數據稱,202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達1158萬。網約車和外賣騎手是一種「輕就業」模式,「成為小紅書博主、短視頻主播和電商帶貨等,就是一種「輕創業」模式。
中共官媒造新詞避「失業」 被諷「掩耳盜鈴」
(網絡截圖)
5月5日,財經網發起了一個微博話題「調查稱應屆畢業生慢就業比例上升」,相關微博引用了智聯招聘平台所發布的《2023年大學生就業力調查報告》,稱2023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應屆畢業生「慢就業」比例從去年的15.9%上升到18.9%。
中共官媒造新詞避「失業」 被諷「掩耳盜鈴」
(網絡截圖)
「慢就業」一詞在2016年被中共官媒《光明日報》使用,與之並列的一個詞,是「待定族」,是指「在就業難的背景下,許多畢業生並不急於擇業,而是暫時選擇遊學、支教、考研、在家陪父母或者創業考察」,其本意是沒有就業或者失業。
5月6日,中共《環球時報》發文《「自僱經濟」崛起,你準備好了嗎?》,造出了一個「自僱經濟」的概念,根據原文,「自僱經濟」指的就是知識型自由職業這種形態,包括「知識分享、技能服務、內容創作、付費諮詢等」,也就是中共官方所稱的一種「靈活就業」模式。
中共官媒造新詞避「失業」 被諷「掩耳盜鈴」
(網絡截圖)
這種刻意回避現實的做法,引發網友嘲諷。
網友「HaRIaYa_JKi」說,「慢就業、待就業、靈活就業,就是不能提失業」。
網友「丁丁貓之厚積薄發」說,「把找不到工作說的這麼清新脫俗」。
網友「dxfisher1」說,「慢就業,微創業,輕要飯…..以後會越來越多類似的這種傻X詞。」
還有網友批評,「一天天的不造就業造概念」,「不准說壞消息,比如下跌叫『調整』,衰退叫『負增長』,失業、無業叫『靈活就業』,另外還有『優化』。」
「貧窮者等字眼不正能量,要叫待富者,沒工作的叫待就業」,「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自僱經濟、輕創業、輕就業、慢就業 』,環球時報也是牛,能想出這些詞的編輯真的要掉頭,太過粉飾,當前環境老百姓又不瞎」。
中共官媒造新詞避「失業」 被諷「掩耳盜鈴」
(網絡截圖)
中共官媒通過造詞回避現實問題早就存在。如上個世紀90年代,造出「下崗」和「待業」以回避由於國有企業改制造成的工人失業和年輕人畢業找不到工作問題。
「下崗」指中國大陸國有企業在機構改革中失去工作的工人,名義上仍屬該工廠單位,但沒有工資,實際上等於失業。
「待業」用來指年輕人畢業後還找不到工作,實質上是失業。
由於中共過去三年的嚴格疫情管制,外資撤離,經濟凋敝,就業壓力增大,大批年輕人找不到工作。
5月3日,中共新華社報導,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給大學生的回信,鼓勵中國年輕人應走進鄉土、有「自找苦吃」的精氣神。分析稱,中共在沒有能力改變經濟下滑的現狀,只有搬出毛澤東在文革時期鼓動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愚民政策。
(記者李酈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