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燒光170億 奇點倒下 大陸電動車泡沫破裂

2023年07月13日中國禁聞新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14日訊】曾受到許多投資方青睞的中國電動車商奇點汽車最近申請破產。融資金額高達170億元人民幣的奇點,至今連一輛車都未能成功交付。不僅如此,中國的電動車泡沫開始破裂,超過八成車企已經或正在退場。
9年燒光170億人民幣,奇點汽車連一輛車都未能成功交付就宣告倒下。奇點創始人沈海寅曾號稱:要用小米模式打造中國的特斯拉。然而,無法推出電動車、資不抵債、大規模欠薪等問題,最終讓奇點劃上句號。
有媒體形容,奇點汽車「生的轟轟烈烈,死的默默無聞」。
而這並非個案。今年以來,威馬、雷丁、恆大、自遊家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一個個陷入停擺困境。
實際上,在特斯拉(Tesla)2008年推出第一款電動車(Tesla Roadster)後,中共第二年就決定跟風拓展相關產業,提供行業補貼和各種優待。
這波風潮引來許多車企一哄而上,也引發騙補效應。
旅美中國民營企業家孟軍:「很多新能源汽車它上馬這個線,分配新能源的時候,它是為了騙補來上馬的。就是為了響應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能源汽車要趕超世界一流的汽車行業。現在突然一下不行了,因為補貼在逐步在減少了,他們維持不下去了。」
虛報車輛,有牌無車;虛報關鍵參數,獲取更高額度補貼;回購電池,合謀騙補⋯⋯騙補方式五花八門,因為中共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額度,有些比汽車售價還高。
台灣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中共)不僅補貼製造商,它同時也補貼消費者,它也補貼充電設施的建置,所以養出了全球最大的市場。」
據中汽協會統計,中國新能源汽車2022年生產705.8萬輛,銷售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連續八年保持全球第一。
但許多車企實際上都呈赤字收益。
被稱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強」的蔚來、小鵬、理想,去年的淨虧損額分別為:144.37億、91.4億和20.3億。
據中國乘聯會公布的數據,去年只有149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仍有銷售。其中49個品牌的全年銷售不足500輛,部分已停工停產或處於破產邊緣。該數據顯示,在兩年時間內,超過八成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已經退出或正在退出市場。
而隨著2022年最後一天國家財政補貼的正式停止,今年1月各大新能源汽車車企銷量呈全線下滑。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今年4月曾一語驚人:汽車行業淘汰賽剛剛開始,下一個十年只會有8家主流車企。
而台灣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認為,很可能最後只有5、6家公司能真正存活。因為後進場者必須依賴規模經濟,產品線也需要更齊全,這對新創公司並非易事。他說,正因中共補貼過度,盲目投資,用舉國力量來做電動車,才導致泡沫破裂。
戴志言:「從中央政府一直到地方到很多單位都去做補貼的時候,它會把原來的市場機制打亂掉,沒有實力沒有能力的人都想要進來做新能源車,那最後的結果就是變成供過於求,市場非常混亂。」
今年以來,特斯拉進行了多次調價,降價潮席捲全球,中國也難以倖免。
戴志言表示,特斯拉有本錢降價,但中國的電動車沒有。
戴志言:「你看(特斯拉)它車型的變化沒有很大,所以它的生產成本上來講,它有一定的能量可以去做降價。可是中國大陸,不管是新的品牌,或是原來的這些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它其實都有一個隱憂,就是做不到規模經濟。因為每個車型的疊代速度很快,它每賣一台車基本上就是虧。」
為了遏止電動車破產持續擴大,7月6日,中共當局要求特斯拉、比亞迪(BYD)在內的16家車商聯合簽署停止價格戰的文件,來幫助幫助推動中國的經濟增長。
詭異的是,有關內容卻在48小時內遭到刪除。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涉及中國汽車工業內鬥。
編輯/王子琦 採訪/駱亞 後製/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