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1月03日訊】中國最新發布的兩個關鍵經濟指標走軟,給第三季度剛剛有所改善的中國經濟又蒙上了陰影。有美國財經媒體分析指出,中國正面臨工廠訂單萎縮,建築活動放緩的狀況,此時關鍵指數走軟,對中國經濟來說不是好兆頭,須警惕再度發生經濟失速的情況。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5,再度回落了榮枯線50之下;涵蓋服務業和建築業活動的非製造業PMI也從9月份的51.7降至50.6,這是今年以來的最低值。
《華爾街日報》11月2日報導說,中國10月的PMI數據突然疲軟,令中國經濟重現今春發生的那種失速現象的可能性升高。
報導表示,在中國政府採取一些「更激進的政策措施」來刺激房地產市場之後,9月的消費貸款一度激增,按建築面積計算的住房銷售和開工數據也有所轉好,但仍然沒有明確的跡象顯示消費者信心得到了真正的恢復。
一個比較突出的例子是,中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仍然未能避免債務違約正式發生,如今該公司正在掙扎求生。《華日》認為,在這樣的局面下,要維持消費者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可謂困難重重。
報導直言,現在的中國經濟還還遠遠未到可以認為打贏了所謂「翻身仗」的時候,相反的,北京當局還要面對如何扭轉悲觀情緒、解決政府財政困難、應對跨國公司的「去風險化」行為等等問題,還有一系列的「硬仗」要打。
此前一天(11月1日),《華日》的另一篇報導也指出,有調查顯示,中國許多工廠的訂單都在萎縮,建築活動也持續放緩,顯示中國經濟並未擺脫困境,而北京當局現在要應對的挑戰,不僅是國內房地產的持續蕭條,還包括海外經濟增長放緩。
文章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簡稱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5%放緩至3%,而多國央行通過提高利率來控制通脹的努力,已經對消費者和企業支出形成拖累。在此國際大背景下,中國10月份的PMI數據的疲軟,表明製造商們正面臨著國內外客戶訂單都趨於萎縮的情況,這與經濟學家們在第三季度增長改善後所作出的樂觀預測「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國的製造業PMI指數在連續5個月萎縮後,曾於今年9月份首次超過50,進入擴張區域,但旋即於10月份再度跌到49.5,回到萎縮區域。對此,荷蘭國際集團(ING)亞太區研究主管Robert Carnell坦言,「這表明中國經濟仍舉步維艱。」
文章分析說,中國近期的出口大幅下降,是因為美國和歐洲日益上升的利率水平抑制了海外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而與歐美國家的通貨膨脹不同,中國消費者面對的是「需求低迷之際的價格疲軟乃至下跌」。
為了應對這種局面,北京當局下調了利率,還推出一系列旨在支持消費和穩定房地產行業的小規模刺激措施,甚至批准增發了1萬億元人民幣的國債。這些措施一度使得第三季度的GDP略有起色,但房地產行業卻仍然處於「深度低迷」之中難以自拔。
克而瑞證券有限公司本週二(10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百強房企總銷售額相當於556億美元,雖然比9月份的銷售額上升了0.6%,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7%。
經濟學家們預計,中共當局接下來可能會進一步降息或增加基礎設施支出。還有一些經濟學家主張減稅,或為家庭提供其它直接財政幫助。不過,迄今為止,北京當局似乎對此類政策並不熱衷。
報導表示,北京當局已暗示要降低對房地產投資推動經濟作用的依賴,「但先進制造業和消費能否填補這一缺口尚不清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0月30至31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共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有機構專家示警,不良貸款率、開發商債務危機等問題,已構成房地產系統性風險,恐衝擊中國的金融安全。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