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1月10日訊】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出現通縮,表明中共政府迄今為止的所有刺激措施,都無法提振內需,經濟恐陷入惡性循環。
「雙十一」臨近,據大陸媒體報導,阿裡巴巴旗下淘天集團在啟動會上,把「全網最低價」定為今年「雙十一」的核心戰略。
只不過,如今的「最低價」似乎已不單單是促銷的手段,而更像是中國經濟整體萎縮背景下的無奈之舉。
中共國家統計局週二(11月7日)公布,10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9月份的50.2降至49.5,低於50的經濟枯榮線。
週四,中共國家統計局再公布,10月,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跌2.6%,跌幅擴大0.1%;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2%,是繼7月後,時隔兩個月再次出現負增長,中國經濟再次陷入通縮。
內需疲軟、供應過剩,被認為是中國經濟通縮的主要原因,經濟學家認為,應對持續的通縮,將是中共當局不得不面對的嚴峻挑戰。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這個經濟環境的惡化,經營環境的惡化,那就使民營企業也好、外商也好,逃得更快,這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現在這個情況,它每年都公布一些經濟數據,這些經濟數據和他相關的做法之間,反差很大。所以中國現在的問題可能是非常的嚴重。」
中國的消費者支出減少,一直都有跡可循:2023年前9個月,零售額年比僅增長6.8%,低於2019年疫情前的成長水平。
6月,中國青年失業率達到21.3%的歷史新高後,當局宣布將停止更新這一數字。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迎來「全民降薪」的時代,各行業,包括政府公務員都未能倖免。
而房地產公司的接連爆雷,更是讓消費者信心跌到谷底。
今年的「雙十一」,是去年12月中共解除疫情封控以來最大的購物節,面對「全網最低價」,消費者卻少有的「清醒」「理智」。
美國策略顧問公司貝恩發布一項最新調查顯示,77%的中國消費者表示,在「雙十一」期間,只會購買更平價或自有品牌的商品。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臣倩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