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1月12日訊】觀眾朋友們好,歡迎收看新唐人快報,我是秦悅。
今天是美東時間1月11日,星期四 。訂閱新唐人,了解最新要聞。
今日焦點:中美科技戰加劇,微軟北京研究院去或留如何決策?特斯拉vs比亞迪?電動車成美中下一個地緣政治戰場;產能過剩大量裁員,中國光伏業或將大量爛尾;麻生太郎:不容中共武統臺灣,呼籲有力威嚇與對話。
紐時:中美科技戰加劇 牽動微軟北京研究院去留
隨中美科技戰加劇,連帶衝擊美國科技巨擘微軟公司的中國科技人才培訓,美國紐約時報今天報導,多位知情人士說,關閉或轉移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想法已經出現,但微軟領導層支持留在中國。紐約時報中文網今(11)日指出,1998年,微軟(Microsoft)在北京設立了一個先進的研究院,
微軟聘請了數百名研究人員,它開創了微軟在語音、圖像和臉部識別方面的工作,以及後來催生了聊天機器人ChatGPT等人工智慧。
但隨著中美在引領世界技術未來問題上的緊張關係加劇,美國官員質疑微軟在中國維持一個800人規模的先進技術研究院是否合理。5名知情人士說,微軟已經就這個研究院的未來討論了多年,而至少過去一年,包括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和微軟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等公司高層一直在討論如何處理。
4名知情人士說,關閉或轉移研究院的想法已經出現,但微軟領導層支持將該研究機構留在中國。
微軟亞洲研究院負責人Peter Lee說「我們沒有討論或主張關閉微軟亞洲研究院,我們期待著繼續我們的研究議程」。
微軟將一如既往地致力於這個研究院和這個團隊的世界級研究。
不過,2名知情人士說,微軟在加拿大溫哥華設立了一個該研究院的分部,並將把部分研究人員從中國調到那裡,如果有更多的研究人員需要搬遷,這個分部是一個備用設施。
另一方面,微軟近年也限制中國研究者從事的項目,例如去年秋天,微軟不允許中國研究者加入可以提前使用GPT-4的小型團隊,GPT-4是微軟合作夥伴OpenAI研發的先進人工智慧系統。同時,微軟還宣布禁止僱用中國軍方下屬大學的學生及研究者,也不能與他們合作。
電動車可能是美中下一個地緣政治戰場
中國比亞迪汽車去年第4季銷量首次超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專家表示,比亞迪背後的中共之手已經令美國和歐洲擔憂,電動車可能成為繼晶片後美中下一個地緣政治戰場,尤其是在電池領域。有報導指出,比亞迪的野心不僅限於超越特斯拉(Tesla),從2022年起,比亞迪開始積極擴展海外市場,在日本、泰國、德國、瑞典、紐西蘭、澳洲等多個國家取得了市場進入,並在部分國家建立了自主工廠。比亞迪的成功其實是中共多年來全力打造汽車製造基地,並想在全球汽車市場占有一席的產物。
2010年,中共實施一系列激勵和補貼政策,鼓勵國內車企更專注於製造電動車,擴大充電基礎設施,向電動車消費者提供稅項減免等等。
2015年,北京啟動了「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強國戰略,為取代美國成為領先世界的經濟大國,其目標是主導下一代技術的開發和生產,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車。
中共經濟工作會議連續2年提及新能源汽車消費。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太陽能)產品包含其中。
歐布萊特石橋集團(Albright Stone Group)中國和科技政策資深副總裁崔歐洛(Paul Triolo)告訴美國之音,中共比美國和歐洲政府都更早意識到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
除了擔心自己的國內市場競爭外,美國和歐洲對比亞迪的擔憂還可能有地緣政治因素。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艾雷洛(Alicia Garcia Herrero)預測,電動車可能成為繼半導體之後的美中下一個地緣政治戰場,尤其是在電池領域。
美歐已經展開行動,美國早在前總統川普時代已對中國進口汽車徵收27.5%的關稅。歐洲方面,去年9月13日,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歐盟將對中國電動車補貼展開調查。
報導指出,專家認為除觀察比亞迪銷售的突飛猛進之外,更應擔心背後中共產業政策及其野心。
美國之音10日報導,曾經多年執筆於亞洲時報(Asia Times)的美國經濟學家高德曼(David Goldman)7日在X平台上表達對中共扶持下飛速發展的各項產業的擔憂,指首先是太陽能電池板和鋼鐵,然後是電訊基礎設施,再來是半導體及電動車,中國工業正在追趕美國。
產能過剩大量裁員 中國光伏業或將大量爛尾
中國光伏業產能過剩,頻頻傳出項目延期、大量裁員的消息,、。外界擔憂,隨著延期潮興起,中國光伏產業會出現大量爛尾。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光伏行業供給端產能1003GW,而市場需求約550GW,產能規模超出市場需求近一倍。
產能過剩引起2023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大跌,其中矽料價格跌幅超過七成,組件價格跌至歷史最低點。
大陸媒體稱,中國光伏先鋒公司海潤光伏黯然退市多年後,在近期的資產拍賣程序中,儘管起拍價打了八折,仍遭遇流拍。
據統計,大全能源、京山輕機、內蒙古歐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輝科技等多家光伏企業均發布公告稱項目延期,其中不乏與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的項目。
報導分析指,延期潮主要受市場環境、供需關係等因素影響,具體體現在當前光伏產業鏈價格波動較大、工商業經營和用電負荷情況發生變化等。
中國華夏能源網報導說,當前項目延期呈現增多態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標的分析說,這主要受產能整體過剩影響,而組件環節的過剩現象最為突出。
呂錦標表示:「此前大家對市場需求預期太高了,都在拼盡全力擴產搶份額,導致如今『狼多肉少』,市場不夠分了。」
政策導向下的行業激進擴張不僅導致產能過剩,伴隨而來的還有裁員熱潮及光伏企業的高額債務。
行業寒冬中,裁員的消息甚囂塵上。鳳凰網報導稱,隆基綠能(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確認了裁員屬實,但給出的理由是「正常的組織優化」。
華夏能源網統計,截至2023年9月底,118家光伏企業總負債規模合計高達1.76萬億元,其中24家企業負債率超過70%、4家企業超過90%。
行業領軍企業晶澳科技在去年年底預測,在半年至一年內,二、三線企業不得不減產、停產,甚至退出行業,特別是傳統的中國新年前後。
上海有色網光伏分析師毛婷婷去年4月表示,光伏行業的價格戰是在高速發展下的必然結果。在矽料、輔材以及電池片等環節,一些資本看到超額利潤投資機會後,大舉投資進入建廠、投產,造成了市場嚴重的供大於求。
據中財網報導,在去年5月的SNEC光伏大會上,隆基綠能的董事長李振國估計,未來兩到三年內,中國將有一半以上的光伏製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除了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之外,中國光伏行業還面臨海外市場的極大不確定性。
過去一年中,歐美國家新出台的政策都顯示出對於新能源產業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狀況十分擔憂,建設自主供應鏈已經是這些國家的共識。
以軍坦克意外引爆摧毀地道炸藥 誤炸「自己人」6死8傷
1月8號6名以軍士兵在加沙地帶一次爆炸中身亡,原因是以軍坦克炮擊意外引爆用於摧毀地道的炸藥。事件發生在加沙中部布賴傑難民營,以軍作戰工程兵「亞哈洛姆」部隊當時準備爆破炸毀一條哈馬斯地道。出於安全考慮,大多數士兵離開現場。以軍首席發言人哈加裡說,初步調查發現,一輛在附近警戒的以軍坦克發現可疑目標並開火,一枚炮彈擊中一根電線桿,電線桿倒下,引燃裝在一輛以軍卡車上的炸藥引發爆炸。當時一隊以軍工程兵還在地道裡。爆炸導致6死8傷,其中數人重傷。
麻生太郎:不容中共武統台灣 籲有力威嚇與對話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10日警告,烏克蘭與加沙的衝突有可能蔓延台灣。他強調中共武統台灣只會破壞秩序,是不被允許的,有必要堅定發揮國際嚇阻力,並希望兩岸和平對話。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走訪美國,他在美國國會大廈「總統和國會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he Presidency and Congres, CSPC)主辦的研討會上,引用犯罪學的「破窗」(broken window)理論表達他的擔憂:也就是環境中明顯的混亂和惡行,會進一步助長更多的混亂與惡行。
麻生太郎表示:「美國犯罪學家凱林(George L. Kelling)博士曾提出『破窗』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一扇破窗不予修復,會有更多窗戶被打破,最終整個城市將被摧毀。」
麻生太郎說:「現在我們應關注台灣是那下一扇被打破的窗戶。」
麻生太郎強調,習近平一再表示中國永不放棄對台用武的權利,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需要強而有力的威懾和政治對話。
「中國以武力統一台灣只會破壞國際秩序,是不被允許的。」 麻生太郎說,中國和台灣須有共同的認知,即「台灣是一扇不應被打破的窗戶」。他並補充說,海峽雙方的這種政治對話,將是地區穩定與繁榮基礎。
好的,鎖定最新要聞,請訂閱新唐人快報,別忘了留言和點讚,我們一起傳播真相。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