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換殼」避制裁 與美國監管機構打游擊

2024年05月31日美國時政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31日訊】一些受到美國制裁的中資企業,通過更改名稱、在美設立子公司或關聯公司等辦法,「換殼」後繼續在美國開展業務,輕鬆規避了美國政府的監管與制裁。美國媒體曝光了相關操作手法。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前委員建議,應該針對中(共)國的科技行業進行制裁。
據《華爾街日報》5月30日報導,一家名為American Lidar的新公司去年12月在密歇根州註冊,其計劃中的總部距離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都很近。然而,深入調查該公司的背景後可發現,隱藏在American Lidar背後的中資公司,是被美國政府列入有安全隱患黑名單的中國激光雷達製造公司「禾賽科技(Hesai Group)」,但American Lidar的註冊信息中並未披露相關信息。
報導表示,一家面臨美國政府監管限制或有聲譽問題的公司,以不同名稱設立子公司或關聯公司「這樣套路已是司空見慣」。
有國家安全專家表示,在華盛頓限制中國公司在美業務的實體名單不斷擴大的同時,受到限制或制裁的中資企業,會採取類似的策略,重塑品牌並在美國註冊企業來銷售自己的產品,在美國強硬的對華政策中尋找機會,與美監管機構打游擊。
報導引述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前委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的話說:「中國企業受到了衝擊,但隨後調整了商業戰略,得以換道前行。」 並直言,「不應對個別企業實施制裁,應該制裁科技行業。」
對於中資企業的上述做法,一些律師表示,遷移生產、更名註冊成立美國公司,或以新名稱設立子公司的行為,在法律上來說都是合法的,但這些舉措會激怒監管機構。因為在不清楚公司真實背景的情況下,美國政府無法有效進行監管。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被美國政府列入制裁黑名單的中資企業,已經實施了類似的「換殼」手段。
例如:受美國制裁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在遭到制裁之前就成立了一家名為Futurewei的美國子公司;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SZ DJI Technology)趕在美國政府的相關禁令出台之前,與一家美國初創公司達成了在美銷售無人機的協議;中國生物科技公司華大集團(BGI Group),最近將其在馬薩諸塞州開辦的的一家子公司的名稱中,刪除了「華大」這個單詞。
就連正面臨美國政府禁令的TikTok,也曾試圖通過設立美國總部及更改名稱的方式,從表面上與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拉開距離。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