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03日訊】掌控歐洲足球豪門國際米蘭8年之後,中國蘇寧集團最終還是因為債務違約黯然離場,由債權人美國橡樹資本接管。評論認為,以蘇寧為代表的中資企業連續敗走歐洲足壇,是中國經濟一蹶不振的縮影。
5月22日,美國資產管理公司橡樹資本(Oaktree)宣布,以債權人身分接管蘇寧控股集團擁有的意大利足壇豪門國際米蘭,原因是蘇寧未能及時償還3.75億歐元的到期債務和利息,而這筆貸款的抵押物正是蘇寧持有的國際米蘭股份。
蘇寧失去國際米蘭的所有權,只是中資逐漸退出歐洲足壇的一部分。
中國資本進軍海外列強的高峰期是在2017年,當時曾擁有多達20家歐洲俱樂部,2021年僅剩10個。
與國際米蘭同城的AC米蘭足球俱樂部,就曾在2018年因為中國商人李勇鴻無法償還3億歐元貸款,而被美國埃利奧特基金(Elliott Management)接管。
北京球迷、法學專家張博士認為,中資敗走歐洲足壇,直接原因是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和企業本身的非理性投資經營。
北京球迷、法學專家張博士:「蘇寧這樣一個家電銷售的傳統產業,低利潤的產業。而且這個零售行業,夕陽西下,在這個現代的互聯網銷售,電商的衝擊之下,早就七零八落了。它的利潤是每況愈下,它怎麼可能承受得住對國米進行投資所需要的那種高昂的現金流呢?」
國際米蘭持續入不敷出,蘇寧國內業務在2020-2022三年累計淨虧損也超過了600億,2022年末資產負債率為89.22%,一年後更是擴大為91.67%。
《財富》雜誌認為,蘇寧被迫退出歐洲足壇,可見這些針對精英體育華而不實的交易,並不能建立一個真正的足球巨頭。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想著按這種舉國體制式的,然後給這些企業傾斜,企業正好在發展期,那就花巨資去購買歐洲的這些俱樂部。但是第一,他沒有足球文化,除了他有政府的支持和他財大氣粗這兩點之後,但是這個違背足球的根本。經濟的這種下滑,那麼這些人實際上慢慢就退出了這個市場。」
2015年,身為球迷的中共現任黨魁習近平發出打造足球強國的指示。中共官方隨即推出「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把足球提升為國家戰略,並成立「足球改革小組」。
中國資本隨着政策哨響,蜂擁而入足球產業,向國內聯賽投入巨資,引進大量國際球星;甚至斥巨資收購歐洲俱樂部。
2016年,蘇寧宣布收購國際米蘭70%的股份,正是中資進軍歐洲足壇最引人注目的舉措之一。同年,中共足協還推出了「世界足球超級大國」計劃。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中共沒有真正的去從國民,這個身體健康的角度去重視體育,而是把體育作為展示中共有能力,中共發展了,中共強大了的一個標牌,所以它才花重金,用國家的力量去打造所謂的,它認為能顯山露水的那些項目,能拿獎牌的項目。」
到目前為止,中共的一系列計劃和行動,都沒能讓中國隊在球場上取得重大勝利,足協高官卻是不斷落馬。
今年1月,國足前主教練李鐵承認操縱俱樂部比賽,並賄賂足協高層以獲得國家隊主教練職位。
更早前落馬的原中國主席陳戌源、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杜兆才等人,也在官媒記錄片中承認為利益操縱賽果和人事任命的罪行。
北京球迷、法學專家張博士:「足球這樣的既需要個性,也需要集體配合的集體項目,在中共這種專制體制之下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中共足球的腐敗,足球普遍盛行打假球,普遍盛行黑哨,就像中國的司法它全面的腐敗了。足球的腐敗跟政治體制的腐敗有千絲萬縷的內在的聯繫。」
2010年以來的三次男足世界盃,中國隊均在亞洲區預選賽階段就被淘汰。
如今,中國男足的世界排名僅為第88,甚至落後於人口不足60萬的冰島和佛得角等國家。
編輯/李明飛 採訪/易如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