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特幣到賣古董 中國一年「潤」出數千億美元

2024年10月23日資本外流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0月23日訊】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資本從中國流出的趨勢正在加劇。從去年6月以來的12個月內,中國有數千億美元的資本外逃。在中共當局嚴厲的資本管制措施下,中國富人仍然利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或古董拍賣等各種手段,大舉將財富轉移到海外。
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公布的國際收支帳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內,有超過2,540億美元的資金,通過非正常渠道從中國境內轉移到了海外。
為了儘可能阻止資本外逃,中共當局早已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資本管制措施。例如,明文規定個人每年購匯的上限為5萬美元,違反者將面臨巨額罰款,甚至可能鋃鐺入獄,要規避官方的監管機制向境外轉移巨額資金並非易事。
《華爾街日報》23日的報導,披露了中國資本外逃的一些渠道和方式。例如:經商者以家族成員的名義在海外設立空殼公司,然後收購其在中國國內企業的股票,或成立中外合資公司,以股利或獎金等名義將資金轉移到國外。這種方式相對比較安全,但轉移資金的速度很慢。
還有一種方式是有計劃地把一些古董或藝術品送到香港去進行拍賣,通過拍賣交易的渠道,將大筆資金以合法的方式轉移到境外。報導援引一位拍賣行職員的話稱,現在多數向拍賣行出脫收藏品的中國買家,其真實的目的是轉移資金。
另一種方法是透過加密貨幣來完成資金轉移。雖然北京當局已明文禁止中國人進行加密貨幣交易,但可以擁有加密貨幣錢包。人們就先用人民幣購買加密貨幣,然後在海外把加密貨幣兌換成當地的貨幣。
報導分析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蕭條,經濟的不確定性,官方對民營企業的打壓,新冠疫情期間的封鎖管控,對人口老化及與歐美對立的擔憂等,都促使中國人想方設法要將資金轉移出中國。
無獨有偶,英國期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去年12月中也曾發文,討論了外國投資者與中國富人正想盡辦法向境外轉移資金的現象。
據其介紹,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一份報告曾提到,中國股票及債券已連續5季出現跨境資金外流。在2023年的第3季度,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淨流量出現了負值,這種情況是該機構從25年前開始收集數據以來首次出現。
此文也披露了一些資金外逃的方式。例如:不少中國居民通過在香港購買貿易信用保險來轉移資金,導致2023年的前9個月,香港針對中國遊客的保險銷售額高達470億港元,比2019年同期暴增了約30%。還有一些企業主在對外貿易中,透過誇大交易貨物的價值的方式將資金轉移出中國。當然,在海外購買各種各樣的外國資產,尤其是購買豪宅物業,是中國富人轉移財富最常見的方式之一。
《經濟學人》指出,自2020年以來,中國買家詢價的全球房屋中位數已從29萬6,000美元,上升至72萬8,000美元,這些中國買家並不是購買較小的房產用於出租,而是選擇購買寬敞的房產用於自家居住。
文章直言,儘管目前中國的資金外流情況尚未達到2015年至2016年恐慌期間的巨大規模,但可能會更持久。除非中國經濟「意外地復甦了」,否則中國的資本外流就不可能放緩。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