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06日訊】據中共官方披露,去年全國稅收收入下降3.4%,但非稅收入卻猛增25.4%,其中罰沒收入增加近15%。分析人士指出,非稅收入如此暴增很不正常,而罰沒收入的異常增加,正是地方政府在財政困局下的撈錢手段。
中共財政部最近公布,2024年,中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兆9,702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1.3%。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7兆4,972億元,比上年下降3.4%。而非稅收入4兆4,730億元,比上年增長25.4%。
對於去年非稅收入大增,中共財政部解釋,主要是部分中央單位上繳專項收益以及地方盤活資源資產等,拉高非稅收入增幅約24個百分點。其中,罰沒收入增長14.8%。
然而,專家直言這很不正常。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這肯定是不正常的。非稅收入的巨額增加,反映了中共的財政困難,而中共的財政困難反映的是整個經濟形勢的低迷。」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有些地方政府它收入不夠的時候,它就開始在稅收之外打主意,就是用各種各樣的罰款,橫徵暴斂,來增加那個收入。現在這個稅收之外的收入大幅增加,說明這個事情不光是不是一件件一樁樁,而是一個非常普遍以及大規模的,正在迅速增加的。」
稅收和非稅收入,組成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收入佔比越高,反映財政收入質量越高。中國的非稅收入由專項收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政府性住房基金收入等組成。其中罰沒收入主要來自地方收入。
大陸媒體《第一財經》指出,從全國來看,2018年以來罰沒收入佔非稅收入比重在10%左右。2023年罰沒收入佔比最高的3個省分大概在20%左右。
蘇州大學東吳智庫研究員劉成良去年10月公開披露,2022年中共在全國罰沒收入達4,283億元,創十年新高。
王赫:「這個罰沒收入,地方財政一沒有錢就去搞罰款,比如說(河北)霸州一罰,很短時間內就罰了八千多萬。 2022年國家的罰沒收入公布了之後,大家都網上一片罵聲,中共馬上就以後不再公布這個數字了。到現在,我們都已經看不到罰沒收入的全國數據了,只有在個別省份還有。」
去年,中國經濟持續惡化,房地產市場依舊低迷,地方政府賣地收入也較2023年下降了16%。
經費嚴重短缺的各地政府便巧立名目,四處搶錢。有「倒查三十年」逼迫民企「補稅」的,有「遠洋捕撈」派警察跨地區違規執法的,而最常見的就是各地直接提高各種收費標準、亂罰款等。
去年12月,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要求加強執法監管,關注罰沒收入異常增長的情況,但似乎也沒起任何作用。
王赫:「這些都是演戲一樣的事情。中共的口號不就是要法制化嗎?中國恰恰非稅收入的爆裂增長,就說明中國這個經濟很沒有規範,這個法制都是笑話。」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說,在正常國家,如果政府的非稅收入突然大幅增加,有投票權的納稅人選民是不會答應的,只有在專制國家才會出現這樣的事。
謝田:「中國的稅收已經是非常高了,中國老百姓被這個苛捐雜稅已經壓榨的非常厲害了,那現在又突然出現各種各樣的罰款,老百姓肯定是怨聲載道。這些實際上都是在官逼民反,一旦老百姓被逼得忍無可忍的時候,可能就是民變的時候了 。」
另據中共財政部數據,去年中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只增長了1.3%,但公共預算支出卻增長了3.6%。
王赫表示,這說明中共財政收入缺口越來越大,收不抵支,中共壓力山大,但又無法解決。
編輯/王子琦 採訪/常春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