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入醫保價格飆升堪比白銀 網友驚:搶錢?

2025年02月14日時政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14日訊】近日,官方宣布200種中成藥已納入北京醫保。公眾驚訝地發現,其中許多大家司空見慣的藥膳食材製成丸藥後,價格飆漲了十幾倍甚至數十倍,有的藥材單克價格甚至堪比白銀。網絡社群中頓時炸鍋。
北京市醫保局近日將200種中藥配方顆粒新增納入醫保目錄,並於日前公布了具體的醫保支付標準,宣布相關藥材從2月28日起可以通過醫保報銷。與西藥的集中採購價格被瘋狂壓低不同,納入醫保的中成藥的價格反而比過去的常規價格暴漲了很多倍。
在《北京日報》羅列出的醫保目錄中,中成藥醫保報銷單價最高的是「炒酸棗仁顆粒」,一克6.3元。若按斤計算,則一斤的售價超過3000元。
中成藥入醫保價格飆升堪比白銀 網友驚:搶錢?
(醫保目錄截圖)
公眾號「基本常識」發文指出,2月10日白銀的現貨價格約為7.5元/克,納入醫保的炒酸棗仁顆粒價格已經與白銀的價格相差無幾。
為了讓讀者對這批中成藥的價格有一個更直觀的概念,這位自媒體人對比羅列了一些大眾所熟知的藥膳食材被納入醫保前、後的售價差異:
白芷,電商價格大約20元一斤,做成顆粒後醫保報銷價格280元一斤;百合,電商價格約67元每斤,醫保報銷價格500元一斤;大棗,電商價格13元一斤,醫保報銷價格約100元一斤;肉桂,電商一斤不到15元,做成顆粒納入醫保一斤660元;無核山楂乾片,電商售價13. 5元一斤,做成顆粒後醫保買單120元一斤······
文章進一步指出,這些中藥顆粒的製作成本與生產現代醫學藥品的成本「完全是兩碼事」。例如:把山楂乾加工成配方顆粒,二斤原材料可以製成一斤中成藥顆粒,輔料是澱粉和碳酸鈣等,一台1萬多元的全自動中藥顆粒機就可以完成製作,但價格暴增超過8倍。
對此,中國網友紛紛留言辣評:「搶錢啦?」 「中藥都快吃不起了。」 「這就是要大力弘揚的民族產業?」 「這些中成藥是否通過了雙盲實驗?」
中成藥入醫保價格飆升堪比白銀 網友驚:搶錢?
(網頁截圖)
有浙江杭州網友在陸媒的相關報導下留言嘲諷:「芝麻醬的醫藥功能顯而易見,盼望有一天芝麻醬也列入醫保。」
一位上海市網友也跟帖調侃說:「強烈建議把麵粉土豆泥納入醫保 。它們的療效比中藥靠譜多了。」
一位自稱來自火星的網友則留言:「剛從醫院回來,早搏,大夫開了西藥,3.5一盒,配了一盒中藥127(元),我說不吃中藥行不行,他告訴我營養心肌的。」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