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擴大輿論箝制 微短劇成審查新目標

2025年02月14日中國禁聞新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15日訊】中國普通百姓日常消遣的微短劇,正成為北京的整肅目標。中共國家廣電總局近日要求所有微短劇,必須取得發行許可或審核備案後才能上線。分析認為,中共加強審查的根本原因是恐懼不符合意識形態的內容傳播衝擊政權穩定。
中共國家廣電總局本月發布了一份所謂「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微短劇行業發展通知」,規定所有微短劇必須獲准持有「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或完成報備程序後,才能上網。
違反規定播出,導流或推送的視聽平台,將會被約談、停播、整改和追究網站主要經營者責任。
事實上,廣電總局去年就已出台微短劇新規,要求從2024年6月1日起實施「先審後播」。
新規實行前,中國兩大短視頻平台快手和抖音,已著手按照所謂的「正確價值觀」進行審核,下架「不健康」和「非主流」家庭觀、婚戀觀的微短劇。
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表示,中共往往以防止市場混亂,監管非法經營等名義來掩蓋政治審查的目的。
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不管是大眾傳媒還是新媒體、社交媒體,本來他就認為媒體是黨的喉舌,要緊緊的抓住要控制。所以現在他當然對這一塊的市場正在往這方面,他會特別特別的注意。他也很怕說被有心人士有機可乘,利用這種空隙製作出可能會動搖中共的國本的,這種控制成本的政治這方面。」
通知還要求按照網絡劇片分級監管、重點監管原則,劃分「重點微短劇」「普通微短劇」和「其它微短劇」進行審核管理。
涉及政治、軍事、國安、統戰、宗教、司法等特殊題材、總投資額度達到100萬元及以上、長短視頻平台招商主推或在各終端首頁首屏推薦播出的「重點微短劇」,規劃備案由國家廣電總局統一備案公示管理。
投資在30萬~100萬元之間,且非重點推薦的「普通微短劇」,也需報省級以上廣電主管部門進行規劃備案和成片審查。
投資不足30萬的非重點推薦「其它微短劇」,則由網絡視聽平台審核內容,並定期報屬地省級廣電部門備案。
旅美中國學者吳祚來表示,由於失業率高企等原因,整個中國出現了幾乎全民大生產微短劇的現象,上千萬人參與短視頻製作或是帶貨。
旅美中國學者吳祚來:「這些視頻它會帶來一個重要的後果。就是所有的信息,立即就會上傳到網絡,形成一種鏈式的爆炸效應。哪兒出現暴力襲擊了,哪裡有人在殺官員了,哪裡老百姓在造反了,這些東西防不勝防。共產黨管控,它不是說你搞笑的東西它要管控。它是要管控影響它穩定的東西或者反共的東西,或者揭示社會真相的東西。」
事實上,微短劇未必直接涉及政治,但通常反映一些典型的社會現象,能引起民間共鳴。單集時長通常只有1~3分鐘左右,情節轉換頻繁,而且是豎屏拍攝以便手機觀看,不少人甚至願意付費觀看更多的內容。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早前發布的白皮書顯示,截至去年6月,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到5.76億人,占整體網民的52.4%,呈穩步增長態勢。微短劇相關企業註冊量也持續攀升,已突破8.3萬家。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認為,過去正是中共疏於監管,微短劇才得以快速發展。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中共插手的話,一個是由於思想這種控制,使它的題材受了很大的限制,或者說它想用微短劇在導入灌輸所謂這個主旋律,那這使得它失去了那種原有的生機。再有一個各個行政監管部門的這種插手,它要分其中的利益,那麼投資方如果沒有太多的利益,那也就不願意投資,那麼這個市場可能也就會越來越萎縮。」
很多網友也感嘆,「管一行死一行,看來短劇要涼涼了。」
編輯/李明飛 採訪/駱亞 後製/高玉